●如今的不少官员,他们上任后往往热衷于勾画自己的宏伟蓝图,在大刀阔斧地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之时,前任的建设成果则往往视而不见 十年八年的建筑就推倒重建,的确让人看了心疼。 不过,细细想来,中国建筑短寿也由来已久,似乎倒并非当今所特有。去欧洲转一圈这种体会就更加深刻。比如到意大利,两千年前的斗兽场还立在那里,而我们有号称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千年以上的东西却只能从地下去找。地面之上,五百年以上的建筑就已经凤毛麟角。绝大多数所谓古建,悠久的都是历史,而建筑却是新的——原址重建的。 这些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只是把过去本来就不那么长寿的建筑,弄到更短寿,甚至到了夭折的地步而已。 说到建筑短寿,有人说是中国建筑土木结构的特点所致。人家欧洲的建筑用石头,咱用木头,当然不可能像他们留存那么久。其实,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结论。木头固然没有石头结实,寿命也没有石头长。但问题是,中国的绝大多数土木结构建筑就算拿木头的寿命来衡量,也没有活够年头。著名的山西应县木塔,那可是纯木结构的建筑,从辽代至今快1000年了,而这座木塔却依然完好。可见,木塔能保留1000年,而中国绝大多数土木建筑寿命都不到百年,罪还真不在结构。 那么中国建筑到底为何寿短?我觉得最大根源还是来自我们缺乏继承精神的“短视”文化。中国几千年来的朝代更迭中,类似火烧阿房的“壮举”经常发生。而类似满清入关,修缮并继续沿用明代故宫的做法却罕见。因此,无论是未央宫还是大明宫,这些辉煌建筑对于今天的我们,都早已化做一个古老的传说,往往连残垣断壁都不复存在。今天能看到矗立600年的明清故宫,我们还真要感谢满族同胞继承前朝的胸怀和智慧。 这种“短视”文化演变到今天,就表现成一种推倒重来、大拆大建的发展思路。如今的不少官员,他们上任后往往热衷于勾画自己的宏伟蓝图,在大刀阔斧地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之时,前任的建设成果则往往视而不见。而一旦前任的成果显得“碍手碍脚”时,他们惯用的想法是,与其在前任烂摊子上修修补补,还不如直接推倒了重来痛快。有这种缺乏继承的“短视”基因作怪,不到十年的大楼就推倒重建也就不足为怪了。 其实,对于这些官员来说,先不论是否应该继承前任,如何避免城市规划“一任一规划”的短期性和随意性,让城市规划真正科学、刚性、长远起来,更是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你想,如果大家都把城市规划当成废纸一张,谁都可以一上台就由着性子来“再规划”一番,那么今天你拆掉了前任的建设成果,后任也就会同样拆掉你的。更要命的是,如此拆来拆去,得益的是个别官员的政绩,损失的却是巨大的社会财富。这恐怕也是和平年代最大的一种浪费吧!中国规划网北京11月1日电 (责任编辑:杨宇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