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临沂9月17日消息(记者张庶卓)今天(17日),国家测绘局承办的第三期市(地)领导测绘工作专题研究班在山东省临沂市结束。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8名市(地)分管测绘工作的副市长(副州长、副区长),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的25名领导干部,以数字城市建设为主题,对大力推进数字城市建设,切实发挥测绘在政府决策和应急指挥中的作用,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进行了为期5天的学习交流研讨,并安排了辅导讲座、座谈交流、参观考察等丰富的内容和活动。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测绘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德明出席开班式并作重要讲话,山东省副省长才利民,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理事会秘书处副秘书长董万章出席开班式并致辞。中共中央组织部教育局有关同志,国家测绘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维森,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徐景颜,临沂市市委书记连承敏,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少军出席开班式。开班式由国家测绘局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张荣久主持。 徐德明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数字中国建设。胡锦涛、温家宝、李克强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对测绘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要求加快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积极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全面提高测绘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数字城市是数字中国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测绘局把加快数字中国建设作为牛鼻子工程,全力予以推进。 目前,全国已有112个城市(区)开展了数字城市建设试点和推广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边建设边应用,数字城市建设已初见成效,在促进科学决策、精细管理、高效服务、低碳运行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提高了城市的信息化水平和社会管理水平,也方便了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 徐德明强调,要充分认识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首先,加快数字城市建设是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的迫切需要。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最活跃、发展最快、信息最丰富的区域。建设数字城市,对于促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避免重复建设,推进城市信息化进程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和基础保障。 第二,加快数字城市建设是促进城市管理科学化的客观要求。数字城市为认识物质城市打开了新的视野。在数字城市提供的地理空间载体上叠加其他业务信息,就可以实现对经济、社会和人文信息的空间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使城市管理和服务空间化、精细化、动态化、可视化、真实化,城市管理工作就能够实现对每个地方、每个时段的准确覆盖,实现由部件管理到事件管理、由粗放管理到精细管理、由多头管理到统一管理、由被动管理到主动管理、由事后管理到事前管理。 第三,加快数字城市建设是服务民生的重要举措。数字城市建成的电子政务服务系统,为城市相关部门通过网络为广大市民和企业服务提供了新的途径。社会公众通过浏览数字城市建成的城市地图网或地理信息服务网,就可以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地了解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方便地查找到衣、食、住、行等信息。有关商家也可借助这个平台便捷、实惠、直观地推介商品和服务,提升销售收入。 徐德明要求,要加快推进数字城市的建设和应用。今后一段时间,国家测绘局将全面推广数字城市建设,力争“十二五”末基本完成全国地级市和部分县级市的数字城市建设,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以及市民生活提供可靠、适用、及时的地理信息服务,并逐步实现国家、省、市的上下贯通和横向互联,最终把分散在各地、各部门的地理信息资源打造成全国地理信息服务“一网(全球卫星定位综合服务网)一图(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一平台(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国家测绘局将进一步加强与各省(区、市)测绘局、各城市人民政府的合作,共同推进数字城市的建设和应用。一是要加快丰富城市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二是要加快建设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三是要加快推动数字城市的广泛应用。要确立和强化数字城市的权威性、唯一性,从机制和政策上保证政府各部门建设的以地理信息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全部采用数字城市建设成果,避免重复投入,杜绝随意建设。 要着力开发维护好各类服务于党政领导机关和相关部门的辅助决策系统,开发维护好公益性地理信息服务网站,鼓励支持增值开发和提供商业化服务,促进数字城市的广泛、高效应用。 才利民表示,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测绘工作,把它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和全局性工作加以推进,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并将基础测绘“十二五”规划列入第一批重点规划。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是数字中国、数字山东地理空间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山东省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支撑平台,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数字城市建设不仅可以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实现管理精细化、决策科学化、信息网络化,还可以实现各部门、各行业信息资源的集成共享,为资源山东、生态山东、平安山东建设提供可靠、适用、及时的测绘服务保障。 山东省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作为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基本要求,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需求牵引、科技推动、资源共享”的原则,积极推动,数字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责任编辑:杨宇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