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中的龙归城保障性住房小区效果图,未来这里将住3万人。 南都记者魏凯 摄 如何效仿新加坡? 菜市场、老年服务中心、超市和居委会、健身中心等公共设施都放在一个集中设置的社区服务中心里,该中心位于龙归城的公交站场上方,居民一下公交车,走上楼梯便能方便地办理日常事务。而现有的普通社区,上述公共服务设施是分散设置的,买菜是一个地方、办理证件又是另一个地方,居民办事需要多走很多趟。 南都讯 记者魏凯 通讯员 杨艳唐晓玲 有3万人口的龙归城保障住房社区,将在离小区大门500米处设置地铁14号线龙归站,昨日上午,市规划委员会9名专家一致同意了该规划。未来该社区将成为参照新加坡的做法,将菜场、卫生站、居委会等公共设施都放在一栋楼里,市民可以一站式解决所有的日常事务。 不出社区就能办证看病 龙归城位于白云区中北部,规划地块面积约34.57公顷。昨日上午提交给市规委会审议的是《广州市保障性住房项目(龙归城)规划设计条件论证》。 根据上述文件,未来龙归城的公共设施将仿照新加坡的做法,菜市场、老年服务中心、超市和居委会、健身中心等公共设施都放在一个集中设置的社区服务中心里,该中心位于龙归城的公交站场上方,居民一下公交车,走上楼梯便能方便地办理日常事务。 而现有的普通社区,上述公共服务设施是分散设置的,买菜是一个地方、办理证件又是另一个地方,居民办事需要多走很多趟。 新方案将增住14051人 除了上述特点外,文件还对原来的龙归城做了较大改动:龙归城的综合容积率从2.2提高到3.4,建设密度为26%,建设面积约87万平方米,绿地率35%;规划人口30545人,比旧方案增加14051人;建设用地面积258219平方米,比旧方案减少8733平方米;建设用地25公顷,住宅面积71万平方米,配套公共设施8万平方米,小学规模从30班增加到36班,中学从30班增加到48班,并增加了消防站、幼儿园、医疗设施的用地。 将满足四类型住户 据悉,龙归城有多元的户型,为实现户型设计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适应不同家庭或单身人士的需求,龙归城拟设置四种类型住房,包括:经济适用住房(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公共租赁住房(户型面积60平方米以下)、政府主导建设的限价房(户型面积90平方米以内)、人才公寓(户型面积35-80平方米左右)。户型设计上有一室一厅、两室一厅、三室一厅等,适合不同家庭或单身人士需要。户型设计上充分考虑使用要求,每个单元户型均设计生活阳台,厨房、卫生间均有自然采光、通风。 讨论现场 焦点1 14号线龙归站为何不进小区 在讨论中有专家表示,虽然地铁三号线龙归站将在亚运前开通,但是该站点在龙归城西面2公里,对居民来说不够方便,建议在规划的地铁14号线再增设龙归站点,经过与地铁公司协调后,初步确定选址龙归城东面500米处,目前市规划局已经初步同意设点,但还需要按程序报批。 对于在小区门口设置地铁站的做法,现场也有专家提出“直接把地铁站放在小区里面,让居民省去换乘之苦”,不过该计划被现场技术人员解释为“不可行”。 技术人员解释说,不让地铁站直接放在小区里面,主要有几个考虑:一是涉及房屋拆迁量太大,高达5万-6万平方米;二是14号线是高架轨道线,车速快噪音大,如果放进小区对周边居民影响较大;三是放进去后对周边10万白云区居民不够方便;四是会吸引很多社区外的人流和车流,大量外来人口进出,加大了社区管理的难度;五是从建设来考虑,14号线几年后才建,会影响龙归城居民的日常生活。他们最终提出折中方案,可以让社区的大门朝东,这样就更加方便居民前往地铁。对此广州市规划局局长王东也表示,还是要想方设法让地铁站距离龙归城更近,“低收入人群还是仰仗地铁”。 焦点2 社区小车泊位为何三户一个 根据规划,社区内有机动车泊位3721个,平均3户一车位。有专家提出,不妨提高车位配置。“现在便宜的小车不过几万元一辆,再过几年,小车可能就不再是奢侈品,而是生活必需品,所以,特困户也可能买小车。现在车位这么少,将来恐怕停车难。”对此,王东表示,龙归城公交便利,泊位按照国家标准配置,暂时不需要提高。记者还了解到,在非机动车方面,龙归城能做到一户一位。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