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公众关注 >

花十几亿元申遗?“最美”张掖退出乃务实之举

时间:2010-09-01 08:15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李继彦

  近日,第三十四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了将中国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和浙江江郎山联合申报的“中国丹霞”地貌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目录”。遗憾的是,被称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之一的张掖丹霞因财力不足而缺席此次申遗名单,最终与世遗无缘。(8月17日《中国经济周刊》)

  甘肃张掖市因财力不足退出申遗,虽然有些遗憾,却是明智务实之举。张掖不想做“打肿脸充胖子”的事,就凭这,我们就该给张掖退出申遗一些掌声才是。

  前两天,专家们算了一笔“申遗账”,提及“中国丹霞”地貌申遗共投入十几亿元。花十几亿元申遗到底值不值?专家们认为很值,因为申遗成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可估量,但在公众看来,不惜血本的申遗未必那么值,耗巨资申遗更像是一种政绩冲动。据了解,本次申遗的几个地方大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如果抛开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而为申遗劳民伤财,无异于舍本逐末。张掖作为西北经济欠发达地区,其财力不会像其它地方那样雄厚,之所以没有硬着头皮申遗,也许正是基于民生问题的考量。

  有人说,申遗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现有遗产资源。难道只有申遗才能保护遗产资源,不申遗就不能保护遗产资源了吗?依我看,等着用赚来的银子保护遗产资源,还不如直接从申遗资金中拿出钱来保护遗产资源更为现实。

  还有人说,申遗是为了带动经济发展,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可是,遍观福建土楼、苏州园林、承德避暑山庄、九寨沟、黄山、武当山等诸多景点,哪个不是申遗一成功,门票就飙升?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这棵“摇钱树”,摇的可都是百姓口袋里的钱哪!

  “人贵有自知之明”。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在喧嚣的“申遗热”中,张掖并没有迷失自我,而是非常理性地做出了退出申遗的选择。其实,有时放弃也是一种智慧。有人说,退出申遗是一种短视行为,但笔者以为,这不是短视行为,而是务实之举。如果为政者都能理智地放弃诸如盲目申遗的政绩冲动,无疑是百姓之福,社稷之幸!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