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摄影记者 吴宁/摄 曹雪芹在北京唯一有史可考的故居有望在年内复建,地址位于崇文区磁器口十字路口的东北侧,也就是史料上记载的崇文门蒜市口地区曹雪芹十七间半房故居原址附近。市人大代表宋慰祖在今年年初市人代会上提出的“关于加速复建曹雪芹故居”的建议,近日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回复。 据有关人士透露,复建故居占地800平方米左右,将成为曹雪芹故居纪念馆,展出《红楼梦》各种版本、20多件康熙写给曹家的圣旨高仿品等物件。 ■现场调查 故居原址已成机动车道 近日,记者随宋慰祖代表来到了将要复建曹雪芹故居的所在地。在这个位于崇文门广渠门内大街上的磁器口十字路口,车辆穿梭不断,宋代表指着靠近十字路口东北侧由东向西的车道说,这里就是当年曹雪芹居住的地方,广渠门大街就是原来的蒜市口大街(见上图)。因为在这里生活了30多年,宋代表对这个地区颇为熟悉,“因为原来有个菜市场因卖大蒜而闻名,因而这个地区被称作蒜市口”。 原来的蒜市口大街只有7米宽,曹家是在路北临街的院子,原来叫蒜市口16号院,也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曹雪芹故居原址广渠门内大街207号院。 ■史料记载 清代档案中找到根据 据宋代表了解,1982年10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研究员张书才在清代内务府分类档案中,发现了一件雍正七年的《刑部致内务府移会》,上载明“京城崇文门外蒜市口地区十七间半房、家仆三对,给予曹寅之妻孀妇度命”。张先生拿乾隆《京城全图》对照,蒜市口街16号院与《移会》中记载的十七间半房相似,后实地考察确认此院即为曹氏故居。 ■拆除原因 房子是民国初年建造 2000年,因位置处于两广路施工路段,经论证后曹雪芹故居不得不被拆除。“当时故居的具体位置还存在争议,因为原来的207号院是18间房。但修路拆房时发现,其地基正好是十七间半的构造,进一步印证了207号院所在地就是曹雪芹故居原址。”据宋代表了解,当时故居没能保留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拆除时的房子是民国初年建造的,已不是曹雪芹当时居住的清代建筑。 “无论如何,蒜市口地区就是曹雪芹故居原址所在地,这是没有任何争议的。”宋代表说,“曹雪芹十岁左右随家来到这里居住,大概生活了十几年后,家里因经济拮据把房子卖了”。 ■景物原型 《红楼梦》场景出自这里 宋代表指出,曹雪芹在这个地区生活的时间是曹雪芹《红楼梦》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红楼梦》中的很多场景都能在蒜市口地区找到“影子”,书中提到的兴隆街就离蒜市口不远,铁槛寺的原型是附近的隆安寺,是古代皇家、高官停灵的地方,故居东边还有一座曹雪芹常去的卧佛寺。甚至有红学家认为《红楼梦》前八十回就是在此开始创作的。 另外,宋代表提出,崇文区是传统的手工业聚集区,《红楼梦》中提到的一些景泰蓝、掐丝等工艺,还有女孩首饰的细致描述,都来源于此,也反映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进展曲折 故居复建两次易址 “曹雪芹故居纪念馆”计划在故居拆除后便被提上了日程,但复建的进展却一波三折。据宋代表调查,因为原址已修成道路,复建地点定在了原207号院向北40米处,“2003年复建规划方案通过后,却发现这个地方是地铁5号线的出气口位置”,宋代表指着已被围起来的地铁施工方向说。规划方案不得不做出修改,最终确定再向东迁100米。 2006年新规划通过时,计划2008年就可以完成的复建工程又碰到了麻烦,由于开发商新的地上地下综合开发需求,规划又一次重新修改,又是几年时间过去了。 ■最新进展 纪念馆展陈大纲完成 崇文区在给宋代表的建议回复中表示,曹雪芹故居复建由于所在地块用地规划审批原因至今未能解决,区政府正在与市规划、建设部门沟通,力争年内启动复建工程。曹雪芹故居将建立曹雪芹故居纪念馆,目前,纪念馆的展陈大纲已完成并经我国红学专家论证通过。 市规划委在回复中表示,目前,曹雪芹故居所在地北侧尚存小块畸零地,需入市交易。去年5月已向北京土地储备中心核发了规划意见书,待确定主体后,即可按程序办理后续规划手续。 ■故居特色 曹家珍贵档案将展出 有关负责人透露,故居复建将按照清代乾隆《京城全图》中“十七间半房”建造,占地800平方米左右,著名红学家冯其庸为其题写了馆名。将展出《红楼梦》的各种珍贵版本、曹家档案等,其中包括20多件康熙写给曹家的圣旨高仿品等物件。这些圣旨中,字数最多的有20多个字,内容是告诉曹雪芹祖父,时任江南织造的曹寅“要小心,小心”,字数最少的只有三个字,“知道了”。 这位负责人表示,如果年内启动复建,有望明年对外开放。 ■代表建议 故居将成红学交流窗口 曹雪芹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有着世界级文学家的特殊地位。曹雪芹故居是厚重的历史,是文化的精髓,是弥足珍贵的财富,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更是建设世界城市不可或缺的人文价值之所在。建议有关部门给予关注,将其建成北京乃至中国在文学艺术界,特别是红学与国际交往的窗口。 晨报记者 韩娜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