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复兴民族和重新建国的象征,国民政府对首都南京的营造建设极为重视,专事成立相关机构制订首都发展规划。然而首都规划的制定过程却频生变故。不仅负责首都设计的政府机关无故更迭,具体负责规划工作的设计单位亦受国民党高层权力倾轧影响发生改变。 受政治因素影响,国民党还在《首都计划》的规划文本中有意识地植入党记意识形态和民族主义的建筑意图。事实证明,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实际上也是封建时代加强统治和区分异己这一古老政治传统的现代延续。 本书从上古城市产生开始,梳理1927年至1937年南京城市建设发展的政府和政治因素,再现当时作为民国首都南京的城市现代化受政治和权力影响的复杂性,揭示出近代中国城市的政治性而非商业性的特点。随后从政治学的角度对城市规划设计的表达、公共权力的运行规则、首都建设中的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建筑艺术与近代革命文化象征表现等历史现象进行阐释,展示出中国近代城市发展过程中有别于西方的特征。研究方法新颖,内容有创新性,进一步丰富民国城市史乃至整个中华民国史的研究。 读家:别水 ●历史:《民国首都南京的营造政治与现代想象》 作者:董佳 定价:34元
出版:江苏人民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