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洪港
磨憨口岸
万人起舞 匡纹 摄
石斛基地
普洱茶标准化生产厂房
热带花卉园
深化合作 扩大沿边开放 西双版纳州以构建通往东盟国家大通道、经贸合作大平台、产业发展大基地、文化交流大窗口为目标,抢占先机,先行先试,大胆探索,与老缅泰边境地区建立了“中老泰边境地区六方合作会议制度和联络制度”,共同绘制中老泰边境地区国际旅游圈、边境贸易圈“两圈”蓝图。 中国磨憨—老挝磨丁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是桥头堡建设规划中三大跨境经济合作平台之一,拟规划合作区面积35.4平方公里,以“联接西南,辐射东盟”的服务平台为目标,建立“物流、商贸、加工、现代服务”四大基地建设。 新实施了一批口岸道路、水电、通讯、集装箱码头及查验配套设施等工程项目,磨憨、打洛国家级口岸联检楼、查验货场等口岸相关查验配套设施项目建成使用;关累码头联检楼、查验货场一期工程竣工,景洪港联检楼改造及勐罕集装箱码头正加快建设;勐腊勐满通道和关累码头已批准纳入国家级口岸建设。 围绕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州的目标,实施了51项旅游重大项目建设,扩大旅游市场营销网络,拓展国内外旅游市场,坚持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恢复开通了3条国际航线,老挝驻昆明总领事馆景洪领事办公室成立并开展签证等业务,已在老挝琅勃拉邦、会晒,泰国曼谷、清莱、清迈设立了西双版纳旅游形象店,跨境旅游日益活跃。西双版纳美誉度、知名度、影响力进一步扩大。2011年,该州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0亿元。 积极构建平台、窗口,扩大交流合作。该州精心组团参加了2011年泰国GMS商品贸易交易会暨文化艺术节、中老建交50周年活动、西双版纳—老北五省外事部门年会等双边和多边国际会展活动,每年举办一届“澜沧江—湄公河西双版纳边贸旅交会”,成功举办2011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艺术节,搭建起了大湄公河流域国家商贸交流、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 永葆雨林 巩固生态绿州 西双版纳州委、州政府把“生态立州”列为经济社会发展“六大战略”之首,在桥头堡建设中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保护优先,在保护中发展,以发展促保护。科学划定严格保护的区域,限制开发的区域,严格项目建设环境准入,对生态环境有破坏的项目一律不批准、不引进;把85%的坝区农田划为永久保护的基本农田,引导项目和城镇向山地发展,建设山地城镇;深入开展“七彩云南·西双版纳保护行动”,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形成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风尚;新建53万亩“布龙”州级自然保护区;与老挝丰沙里省划定新增“联合保护区域”5.5万公顷;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险理赔成效显著。 围绕“率先创建国家级生态州”的目标,开展州、县市、乡镇三级联创活动,层层签订创建目标责任书,强力推进。2011年,1700万亩天然林得到有效保护,全面完成人工造林、封山育林任务,森林覆盖率达78.3%。勐腊县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景洪市勐旺乡荣获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全州90%的乡镇跨入省级生态乡镇行列,有12个申报国家级生态乡镇的乡镇通过了省级审查,今年7月,该州被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列为开展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州市。 兴边富民 团结进步繁荣 西双版纳聚居着傣、哈尼、彝、布朗、拉祜、基诺等13个世居民族。州委、州政府把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州”作为加快桥头堡主阵地建设的一项重要目标和首要任务,围绕“两个共同”的民族工作主题,全力推进民族团结、民族经济、民族教育等10大方面建设和工作。 该州全力实施“兴地睦边”“山区少数民族综合扶贫开发”和农村农场“安居”“安全饮水”等工程;在重点实施基诺族、布朗族(包括克木人)两个人口较少民族扶贫综合开发的同时,加强其他山区少数民族农村的综合扶贫开发和“整村推进”工程,山乡村寨全部实现了路、水、电、广电、通讯“五通”,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培育壮大了茶叶、橡胶、畜牧等支柱产业,绝大多数贫困农民摆脱贫困逐步走上了致富道路。 强力推进中小学校安、州直学校标准化建设等工程,累计投入20余亿元,校安工程累计开工52.6万平方米、竣工36.7万平方米;实现农村中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州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80.9%。加快综合医院、县级中医院和乡镇卫生院项目标准化建设,健全疾病防控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2011年全州农民参合率为97.6%。积极实施“民族文化名州”建设,有规划、有步骤地实施优秀民族文化文献挖掘整理、“十二五”期间十大标志性文化项目、民族文物古迹保护、民族文化传承、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等工程,促进民族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数字 3900亿元 《桥头堡主阵地建设规划(2011—2020年)》显示,全州将建设18类、179项系列项目,预计总投资达3900亿元。 112.09亿元 全州50个旅游重大(点)项目有序推进,目前累计完成投资112.09亿元。 6.83亿美元 今年上半年,全州实现对外经济贸易总额6.83亿美元,同比增长46.7%。 40% 今年1至9月,全州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6亿元,同比增长40%。 50% 今年1至9月,全州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86亿元,同比增长50%。 区位优势 西双版纳位居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结合部,与老挝、缅甸、泰国山同脉、水同源、文化同流,国境线长达966.3公里,素有“东方多瑙河”美誉的澜沧江—湄公河纵贯西双版纳,直线距离泰国仅200余公里,东距太平洋(601099,股吧)北部湾400多公里,历来是我国通往东南亚的重要通道。西双版纳拥有功能完善的磨憨、打洛、澜沧江景洪港、西双版纳国际机场4个国家级陆水空口岸,构建起了直通东南亚国家的水陆空立体通道网。 声音 能不能抓住桥头堡的重大历史机遇,关系着西双版纳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全局,关系着全州各族人民的福祉。机遇是流动的资源,抓住了机遇,就能变成巨大的优势和巨大的财富,就能抢占先机、更好更快发展、后来居上。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委书记江普生 绿色是西双版纳最大的特色、最好的资源、最强的资本。良好的生态是西双版纳的生存之基、发展之本,也是我们西双版纳最靓丽的一张名片。我们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不论发展什么,怎么发展,都必须以保护好热带雨林、自然生态为前提。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长刀林荫 行走在神奇美丽的西双版纳,不论是热带生态旅游城市景洪、中老边境的磨憨口岸、中缅边境的打洛口岸、澜沧江畔的景洪港,还是景洪、勐海工业园区,到处涌动着重大项目建设的热潮,铆足了劲的西双版纳人,意气风发地推进桥头堡“主阵地”建设,正蓄积着新一轮跨越发展的能量和气势。 项目带动 找准目标定位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委、州政府高点谋划沿边开放,锁定建设桥头堡主阵地的目标定位,坚持“服务全国全省、服务东盟各国、发展西双版纳”的思路,编制了《桥头堡主阵地建设规划(2011—2020年)》和行动方案,规划涉及基础建设、开放合作、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和谐边疆、实施保障等8个方面。 大项目支撑大发展。实行重大建设项目州级领导挂钩指导指挥领导负责制,强力推进交通、能源、产业、民生等重大项目建设。全州50个旅游重大(点)项目有序推进,累计完成投资112.09亿元。西双版纳机场改扩建即将竣工,景洪绕城高速、景洪港勐罕码头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泛亚铁路玉溪至磨憨铁路正加紧前期工作,景洪电站5台机组实现并网发电,橄榄坝、小黑江电站加紧前期工作;滨江果园避寒度假山庄、国际会展中心、楠景新城(一期)建成使用,大连万达等5家集团联合投资150亿元的西双版纳国际度假区动工建设;曼景兰古城、云锰橡胶深加工、娃哈哈饮料生产线、星油藤加工项目、东骏滇南中药材物流中心等大项目正推进建设。开展厅州合作共建工作48项,合作资金7亿多元。 龙头牵引 崛起特色产业 西双版纳州委、州政府立足热区资源和区位优势,高点定位、高点规划,彰显特色,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建设工业园区、扩大招商引资,发展新型工业,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聚集,特色生物和新型工业超常规发展的态势。 该州着力把特色生物产业培育为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大力实施龙头培育、基地建设、精深加工、市场开拓、品牌打造、科技创新、招商引资七大工程,大力建设天然橡胶、普洱茶、生物柴油、汉麻产业、傣药南药、竹材、绿特食品“七大基地”,州政府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大益”荣获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勐海已成为全国普洱茶的最大最优的生产基地;雅戈尔(600177,股吧)集团和宜科科技(002036,股吧)共同投资组建的西双版纳汉麻产业公司,已建成全国汉麻研发生产示范基地;以光明食品集团云南石斛生物科技开发公司为龙头的一批企业,在这里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铁皮石斛基地;金星啤酒、云南白药(000538,股吧)、娃哈哈等著名集团加盟该州开发,特色生物产业蓬勃兴起。2011年,全州生物产业总产值超过100亿元。 磨憨经济开发区依托昆曼大通道、泛亚铁路中线,全力构建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集商务、仓储、会展、配送、运输、信息服务等为一体的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中国中设集团、云南云维、云南物流等一批国内五百强和行业五百强企业入驻磨憨投资兴业;大为保税仓库、金孔雀监管场所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云南物流集团磨憨综合物流保税园区项目加快推进;锦亿原矿交易中心、中劲物流中心等项目加紧建设;昆钢现代物流基地、中老跨境旅游区等项目即将建设,物流业已成为磨憨口岸最具活力的产业。2011年,磨憨物流基地综合排名跃居全省口岸前列,出入境人员国别和落地签证位列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