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穿马路当然危险,而且,对于习惯用“素质论”解释一切的人来说,也的确不显素质。可是,确如一位市民所言,一,绕到路口真的太耗时间了;二,即便绕到路口,碰上那些秩序混乱的路口,也不见得就比横穿马路安全。正因此,在一条人流密集的马路上,如果在一定的距离内,缺乏适宜的过街通道,那么,人们基本上就会选择横穿马路。对于这种并不复杂的人性和民情,我们的道路规划和公共秩序管理者,为什么却如此隔膜陌生? 对于东莞规划部门打算在城区建设8座天桥的计划,我高度赞同,无论如何,理性地正视这种民情和人性,比起空洞地谈论“素质”,或者狭隘地理解市政美观来,观念上进步多了。很简单,一个城市的道路设施和规划,必须时刻对居民的出行需求、公共生活的需求、便利程度,保持高度的敏感和良好的协调。 从这个角度来衡量,这些年来,中国城市在此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已经严重地造成了小至过街、大至城市交通拥堵的种种问题了,这其中,规划思路的偏差,应该是导致种种弊端的主要原因。有必要看见,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官员们对于现代化的标志性想象,还停留在“楼房要高,马路要宽”的阶段,这似乎已经成为很多城市建设的“统一标准”了。然而,这种注重主干道等外在景观,却忽视支路和次干路的建设思路,使得中国城市道路的支路网密度大大低于国际通行标准。也正是由于这种主路网与支路网的不合理性,决定了城市交通常常不得不集中在几条主干道上,反而容易造成车辆汇集而形成的交通堵塞。比如,我在广州看见,双向8至10车道的黄埔大道,路宽60米,全路段不设交通灯和斑马线,设计时速为60公里。然而,每天上下班高峰期,员村二横路及华侨医院高速出口附近,那些首尾不见的车龙,还是让黄埔大道变成了停车场,司机无不以绕开该路段为首选。 其他城市大多也大同小异。深圳的深南大道,确实气势恢宏——双向12车道,130米的红线,最宽路段目测宽度超过300米。道路分主车道和辅道。路中央还有5到8米宽的鲜花绿化带,设计得的确大气美观。然而对于深圳市民来说,却如活鱼饮水冷暖自知:深南大道堵起车来动辄个把小时,让满腹怨言的司机怎么可能有欣赏景观的心情?对于行人来说,则要走超过2公里的路程,才有一个过街通道,给行人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这方面,近在咫尺的香港却比广深要好得多。谁都知道,香港人口密集很高,路网也更稠密。以拥有25万以上人口的天水围来说,一共只有两条主干道接入主要公路,该两条主干道分别驶向上水方向和屯门方向,均为单行道,来回总共只有8车道。可是,香港在做交通规划时,思路非常清晰,很少建造类似深南大道那种超宽马路,他们认为,真正高速的马路其实并不需要建得多么宽,而是速度上去了,车流量自然也就上去了。而且,中国城市的规划习惯,还非常喜欢将一条又一条的公路建在市区内,如深南大道将深圳“劈”为两半,为周边商业区域的发展和人们出行带来诸多不便。而香港,即使建造超宽道路,也很少会刻意割裂一个社区,如元朗公路,基本就建造在郊外,虽然连接元朗、天水围和屯门,但都基本建在城镇边上,新田公路与之类似,马路虽窄,但是更为方便亲民。 不得不说,这种。必须明白,现代化城市的交通,主要靠的还是管理,而不是越来越宽的马路。对于人的需要,更应该放在优先的位置来考虑。早在2005年,国家住建部总工程师王铁宏在谈到中国城市交通问题时也坦言,中国城市的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科技水平仍然偏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合理的决策机制。城市布局、路网结构、交通结构不合理、不完善,影响城市交通功能的正常发挥。例如一些城市一味地建宽马路,忽视路网密度合理性、科学性研究。城市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科学性亟待加强。东莞做交通规划设计时,应该有一个观念上的转变和更新。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