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各地快讯 >

安徽城市建设影响力与竞争力日益增强

时间:2012-09-23 09:48来源:安徽经济报 作者:邓九平

    城市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记者近日从省统计局获悉,“十一五”以来,我省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与竞争力日益增强,呈现出建成区面积扩大、经济实力增强等七大积极变化。
  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人口规模增加。2011年,全省16个地级市市区土地面积由2005年的24548平方公里增加到25489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由1117平方公里增加到1480平方公里,占市区土地面积的比重由4.6%上升到5.8%。随着建成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城市人口规模也在不断增加,2011年达1911万人,比2005年增加21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由26%提高到27.8%。
  城市经济实力增强,产业结构不断调整。2011年,全省城市市区生产总值8068亿元,按现价计算,为2005年的2.9倍,占全省GDP比重由51.5%提高到52.7%。人均GDP42417元,为2005年的2.6倍。除宣城、池州、黄山外,其他13市市区GDP均在200亿元以上,合肥超过2000亿元,达2380亿元。
  工业化进程推进,效益水平提升。2011年,16市市区工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1143.1亿元增加到4012.8亿元,按现价计算,年均增长23.3%,快于GDP4.4个百分点。工业化率由41.4%提高到49.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除六安外,其他15市工业化率均在30%以上,铜陵高达71%。
  消费市场繁荣,外向型经济拓展。2011年,全省城市市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1978家,商品销售额5687亿元,为2005年的4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14亿元,为2005年的2.8倍,占全省的55.5%。2011年,城市出口额125亿美元,为2005年的3.6倍,占到全省的73%。随着投资软环境的改善,吸引外资的综合优势不断显现,2011年全省城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3.7亿美元,为2005年的6倍。
  投资推动提升,城市功能完善。近年来,全省各城市从拉动经济增长,优化投资环境,增强发展后劲出发,持续加大对城市道路、公用设施的投入,不仅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也进一步改善了城市人居环境。2011年16个地级市市区固定资产投资6635.7亿元,为2005年的4.5倍,年均增长28.6%,其中房地产投资1872.7亿元,年均增长31.2%;投资额分别占全省的58.3%和71.7%。
  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2011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8471元提高到18606元,年均增长14%;城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由17197元提高到44135元,年均增长17%。城镇人均消费性支出由6368元提高到13181元,年均增长12.9%。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持续扩大,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社区建设逐步加快。
  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建设加强。2011年,全省城市供水管道长度由2005年的8745公里增加到17031公里,年均增长11.7%;用水普及率由90.5%上升到96.6%;污水处理率由52.3%提高到91.1%;绿化覆盖面积由4.8万公顷增加到9.4万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6.6平方米增加到11.9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9.5%。
  科教卫生事业发展,文化事业不断加强。2011年,16个地级市市区科教文卫事业财政性投入319亿元,占全省的37.5%。2011年,16个地级市科技活动人员16.7万人,占到全省的62.4%;专利申请量25915件,占53.4%;授权量17693件,占54.19%。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