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文明的表现,世界上第一批城市诞生在6000年至7000年前的农业文明初期,我国最早的城市出现在5500年前的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由于生产力比较落后,城市在农业文明社会中发展十分缓慢,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后,城市才有了大的发展。2011年,具有几千年农业文明历史的我国城市人口第一次超过乡村人口,城市化水平超过50%。 城市化促进了经济发展,使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能源利用效率也大为提高。由于水土资源系统实行了集约管理,城市化还增加了就业、教育、保健和社会服务的机会。但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如环境污染、热岛效应、土壤退化、景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退、交通阻塞、人居环境恶化等。 近年来,世界城市化增长势头猛烈而持续,城市化发展的主流已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人口向大城市迅速集中,使大城市在现代社会中居于支配地位。为支撑庞大的城市群正常运转,城市周边的生态环境变得比以前更加复杂,生态安全的脆弱性表现的更加明显。 以饮水安全为例,目前全球约有10亿人无安全饮用水,20亿人缺乏卫生设施,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水安全引起的疾病。2025年,约有2/3的国家严重缺水,40%的城市出现不同形式的水损失。 城市繁荣要消耗大量食品,农业部门不得不大力提高农业生产力,大量农药、化肥的施用致使全球2/3土地出现退化,从而导致了农业生产力下降。城市化也使森林、湿地出现退化,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消失速度比以前大了1000倍,热带雨林已有1/2消失,75%渔产达到极限,70%珊瑚礁灭绝。目前全球约有10亿人呼吸着不健康的空气,每年约300万人死于空气污染、疟疾、寄生虫病等。※城市建设的生态思潮 城市发展经历了古代聚居的生态自发、近代城市的生态失落、现代城市的生态觉醒、当代城市的生态自觉等4次生态思潮。 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 生态城市与其他城市概念有着本质的不同,且能涵盖其他城市概念。绿色城市强调生态平衡、保护自然,但对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关注内容和深度还不够。健康城市强调城市居民健康,忽略了城市社会的经济模式、生产技术文化和赖以生存的区域健康,是狭隘的健康观。山水城市尚不能全面反映生态城市的广义生态观。生态园林城市涉及的空间范围、指标要求、开展时间和普及情况均低于生态城市要求。环保模范城市没有考虑乡村环境保护,未能体现生态城市的广义生态观。 江西省宜春市早在1986年就提出了建设生态市的发展目标,并于1988年初进行生态市试点工作,迈出了生态城市建设的第一步。目前,我国有196个地级以上城市提出了生态市的建设目标,114座城市已编制完成或正在编制生态市建设规划,101座城市已通过省级或国家级专家论证。海南、吉林、黑龙江、浙江、山东、安徽、江苏、福建、河北、四川、广西、天津等14个省(直辖市)被环保部列为生态省试点。 在近代城市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这些生态化城市发展的理念都逐渐趋同,都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其内涵也在研究、反思和实践中日臻完善。※生态城市如何建 生态城市建设不同于城市的生态建设,也不同于一般的专项规划,它在城市发展中居于基础和统筹协调的特殊地位。生态城市不是生态条件优越和发达地区的专利。生态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平台和切入点,是一个持续、渐进的演化过程,且要符合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理念。 毋庸置疑,GDP在统计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贡献是突出的,但对发展过程中资源、环境的代价没有合理扣除,对生态建设经济效益的外部性没有正确估计,对生态系统效应的非市场部分缺乏科学估算,还对产业转型后所带来的潜在效益估计不足。由此可见,类似于GDP“一刀切”的刚性指标不能概括我国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多样性,不能体现生态省(市)建设的动态过程。 在生态城市创建的指标中,应该本着循序渐进,城乡协调,集约高效,因地制宜的原则,增加真实发展指标、国民幸福指数、重视自然资产的保护、生态足迹、加强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城市中的风险意识等内容。 生态城市建设是一项带有全局性、紧迫性、长期性的战略任务,也是保证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是生态城市建设的灵魂,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整体。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