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各地快讯 >

厦门欲建“多中心”城市 17年四次调整城市规划

时间:2012-09-20 15:22来源:襄阳政府网 作者:为之

  日前,厦门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听取了《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的报告》。厦门市规划局局长赵燕菁提出,厦门应该加紧构筑“双心”格局,除了建设岛内中心区外,还要把岛外新城作为另一个中心进行建设。

  城市规划描绘了城市未来发展的蓝图,引导着一座城市发展的大致走向。本次规划距离2010版《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提出不过两年的时间,“两环五片”的城市规划尚在积极实施当中,厦门市再次提出要调整城市总体规划。

  “这次城市规划是有必要的。”厦门市规划局总工程师任国岩表示,厦门近20年来的城市规划的演变之路,也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

  四次调整

  实现自我完善

  从1995年提出的“一环数片”,到2004年的“一心两环、一主四辅八片”,再到2010年的“两环五片”,如今,面对厦门可能出现的新一次规划调整,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副院长、总工邓伟骥有自己的一番理解。作为厦门近20年来发展的见证人之一,他说,厦门17年更换四次规划的说法其实并不准确。

  1995年厦门市曾经做过一次城市的总体规划,即“一环数片、众星拱月”的单中心卫星状的城市规划设想。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2005年,厦门市提出《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从那以后,我们一直是坚持厦门‘多中心’的城市规划,不曾改变。”邓伟骥强调:“但是在自上而下的规划和自下而上的建设中,必然需要进行一些磨合,需要根据具体的社会状况不断地进行规划的微调,人口规模是影响规划的一大因素,因为谁也没想到近几年来厦门的人口会以这么快的速度增长,仅厦门岛内2011年常住人口就达到了186万人。”

  除人口外,独特的地形地貌也是影响厦门城市规划的重要因素。

  厦门是由大陆、岛屿、海域共同组成的海湾城市,山水相间、陆岛相望,岛内与岛外一水相隔的独特地理环境,既构成了“水在城中,城在水中”的景观格局,也导致城市不断向外发展的过程更为艰难。不像北京、上海等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是一个不断向外扩展的过程,海洋的阻隔注定厦门市的发展是跳跃的。“只有当岛内真正达到饱和状态,才能产生‘溢出’效应,使更多的人迁往岛外居住生活。”邓伟骥表示,这或许是为什么厦门以实际行动倡导岛内外“多中心”、形成新城组团共同发展,但却在短期内没有明显成效的原因。

  合理规划

  升华宜居厦门

  “一座城市从提出规划到实现规划目标,至少需要20年的时间。”邓伟骥说,要让城市规划更具前瞻性,首先要找准城市在地区发展中的潜力,即其内生资源,如地理、人口分布等。其次要充分考虑外部因素对其影响,即周围环境所提供的科技等方面的支撑、整个城市的发展水平等。

  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桥头堡,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社会经济发展,厦门都站在前所未有的高度,为配合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推进经济特区的发展,城市总体规划的修改势在必行。

  当然,在城市“多中心”发展过程中,厦门市也不断争取实现交通设施、公共交通配套和新城建设同步进行,为新城提供硬件上的条件和软件上的配备。

  规划没有发展快。对于厦门来说,在逐步实现城市整体规划的道路上,如何在“多中心”发展新城组团的基础上,建成更加“宜居”的城市、更加“宜游”的城市,进行合理开发建设,需要所有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