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各地快讯 >

建设中原经济区最佳宜居城市 谱写优居惠民新篇章

时间:2012-09-13 14:51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为之

 ——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强力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纪实

 

省委书记卢展工视察郑州市保障性住房项目

 

 

省长郭庚茂视察郑州市保障性住房项目

 

 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吴天君视察保障性住房项目

 

 郑州市副市长张建慧调研保障性住房项目

 

 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局长王万鹏正在给新型农村社区居民发放房产证

 

 建设中的公共租赁住房项目:格力电器公寓

 

 建设中的廉租住房项目:东城花园

 

 已入住的经济适用住房项目:湖光新苑

 

    河南日报报道:住房是什么?于小家,住房是家,是依靠,更是希望。于国家,住房是安居之本,是民生之要,更是社会和谐之根基。

    在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背景下,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促进房地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始终是党和政府的牵挂。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郑州作为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对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吴天君说,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郑州市各项工作呈现了持续求进的良好局面。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时刻站在“全国找坐标、中部求超越、河南挑大梁”的高度,进一步拉高标杆、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抓发展,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最佳宜居环境城市;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以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机制为保障,努力开创郑州都市区建设工作新局面。

    郑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懿说,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打造郑州都市区和谐环境的重要抓手。房管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抓民生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民生的意识,突出抓好省、市民生实事,切实办好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实事,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局长王万鹏说,要围绕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以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机制为保障的郑州都市区建设“三大主体”工作,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提供住房支撑;加快农村集体土地上房屋登记,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管理工作,推进工作有效落实。明确责任、勇于担当,促进郑州房地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建设中原经济区最佳宜居城市,努力开创郑州都市区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工作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随着郑州市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从城市到乡村,高楼大厦和高档小区会越来越多,居民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如今,当你踏上千年商都的土地,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水在城中、城在林中的秀美画卷,这和谐优美的一幕,正是郑州房管人用心血和汗水绘就的盛世安居图。

    以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

    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搬新家、住新房,意味着新生活的起点。

    9月的一个下午,在郑州市湖光新苑小区一套50平方米的廉租房里,煤气灶上正煮着粥。胡洪涛和爱人两年前搬进这套廉租住房,结束了结婚20年来在城中村租房的漂泊生活。“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这种好事我过去压根儿没敢想过!”胡洪涛说,搬进这套房子,每个月只要付十几元租金,而且窗明几净、电梯上下、冬暖夏凉,第一次让他们觉得生活又有了盼头。据悉,郑州市开展廉租住房工作以来,已有2000多户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进了廉租住房,另有2万多户家庭纳入了廉租住房保障,每人每月每平方米有8元的租赁补贴。

    为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和住房保障职责,今年郑州市结合保障性住房需求以及推进城市化进程、承接产业转移需要,强力推进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有效地解决了产业聚集区和新城市组团建设的来郑务工人员的需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住房支撑作用。郑州航空港区富士康科技集团郑州科技园区内,大学毕业后进入富士康工作的苏尔丽,通过单位集中申请,以不得高于市场租金的70%,在单位附近租赁到一套精装双气小户型,正与同事计划着回宿舍做火锅吃。截至目前,郑州市已建设(含在建)公共租赁住房50552套,交付使用16915套,租赁筹集公共租赁住房2269套,已实现入住近12万人,极大地缓解了来郑务工人员住房困难。

    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围绕现代产业布局,科学规划房地产项目,带动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住房有保障,“产”、“城”相融合。

    ——突出以需定供,多渠道筹集房源是手段。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工作原则,结合推进城市化进程、承接产业转移需要,逐步探索了六种建设模式:一是政府提供政策扶持,土地采取有偿出让,套型结构、建设标准、租金水平、提高配套商业房建设比例等作为前置条件,招标选择开发企业投资建设并持有经营。二是政府提供优惠政策,支持大中型企业利用符合规划的自有土地或由政府提供划拨土地建设公租房并纳入政府统一管理。三是政府投资建设或给予贴息补助,利用符合“六线”规划的土地,建设公租房解决公交、环卫职工住房难。四是在商品房和经适房项目中分别配建10%、20%的公租房。五是在轨道交通沿线或交通便利、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的区域,进行以公租房为主的大型复合型社区建设。六是对小型企业等用工相对较少的单位,由产业园区、新的城市组团辖区政府筹资建设,市财政给予补贴。通过多种模式发展,加快实现广覆盖的保障目标。

    ——确定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基础。为实现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运营的可持续发展,确定了“三步走”发展模式。一是在产业聚集区和产业园区统筹规划建设公共租赁住房,为解决员工居住困难、支持企业入驻发展和产城融合提供住房支撑。截至目前,已建设(含在建)公共租赁住房37402套,交付使用13215套,筹集公共租赁住房2269套,解决了十多万务工人员住房问题。二是在市区内通过在建的经适房和商品房项目配建公共租赁住房,逐步满足中等偏下收入家庭、新就业职工和来郑务工人员的居住需求。2011年,在市区的8个经适房和商品房项目配建了1551套公共租赁住房;2012年,在市区的11个经适房和商品房项目配建了6958套公共租赁住房。三是自2012年起,在快速公交、地铁沿线,启动大型复合型社区用地储备工作,拟建设包括公共租赁住房和限价商品房、普通商品房的大型复合型社区,在暂停经适房建设后,力求通过建设多种户型的公共租赁住房解决城市中等偏下收入家庭、新就业职工和来郑务工人员住房难。

    ——不断求实创新,实现工作新突破是根本。郑州市高度重视住房保障工作,连续多年将其列为“十大实事”,有效推进了住房保障工作的快速发展,基本形成了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并不断取得新突破。一是以成立郑州公共住宅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为标志,实现了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由单纯依靠财政拨付向建立多渠道融资平台的突破。二是以保障性住房目标责任书签订为标志,实现了市级政府负责为主向市、区两级政府共同负责的突破。三是以启动公共租赁住房试点建设为标志,实现了解决城市居民住房困难向新就业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延伸的突破,并在2010年筹集公共租赁住房7680套。四是以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转变为标志,实现了保障性住房单一建设方式向多种建设模式并存的突破,为强力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郑州市在保障房建设实践过程中,力争使城镇低收入和部分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新就业职工住房困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条件得到改善。住房制度的顶层设计正从“零敲碎打”走向成熟完善,一个“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场”的住房供应体系,逐渐从蓝图变为现实。

    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

    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房屋登记

    “有了这个小本本,我就可以贷款建农家宾馆了。”8月29日,新密市牛店镇张湾东宏社区居民张慧丽举着刚刚拿到的房产证,高兴地对记者说。当天上午,在新密市举行的郑州市新型农村社区集体土地房屋登记现场会上,来自该市牛店镇和米村镇的394户农民领到了房产证,集体土地房屋从此有了“合法身份”,这是郑州市首批发放的新型农村社区房产证。

    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积极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郑州作为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解决好快速城镇化伴生的住房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房屋是农民的唯一重要资产,如果不能进行抵押贷款,农民就无法获取生产资金,只能继续贫困下去。目前许多农民都在外地打工,有的工作相对稳定,在城市买房有困难,老家的房子却长期闲置卖不掉,不利于城镇化进程。许多农民无奈只能私下交易,一方面产生许多纠纷,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国家税费流失。新密市张湾东宏社区是郑州市的试点,既解决了农户致富资金难的实际问题,又积累了经验,为郑州市全面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房屋登记工作奠基了基础。

    新型农村社区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形式,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举措。自去年以来,郑州市委、市政府多次提出,要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安置房屋办证,促进安置房屋流转及抵押,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支持农村集体土地上房屋登记工作。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充分考察借鉴成都、重庆、山东临沂等地的先进做法,出台了《郑州市集体土地上房屋登记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对于办证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细节问题都进行了明确,为群众房屋登记办证打下了良好的政策基础。

    为提高农村办证的服务水平,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深入基层为群众提供上门服务:成立了集体土地上房屋登记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房屋交易和登记中心成立了村镇房屋登记科,专门负责该项工作;简化了工作程序,由各区房管部门开展受理工作,直接为群众提供上门服务;成立了五个包区服务小分队,由市房屋交易和登记中心的领导班子成员带队,亲自解决办证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2012年至2014年,郑州市要启动新型农村社区109个,每个新型农村社区约2000户,这意味着未来3年郑州市将有2万余户集体土地房屋登记量。据悉,郑州市以新密市牛店镇张湾东宏社区为试点,每个县(市、区)都要选择几个这样的社区,最终做到符合办证条件的社区全部发证,并积极为新型农村社区房屋上市交易、抵押、出租等提供平台,为推动新型农村社区房屋流转,有效盘活农民固定资产提供保障。

    以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机制为保障 完善网格化管理工作

    新圃南街社区322户老铁路职工办理了期盼20年之久的房产证;经三名筑小区2号高层住宅楼维修电梯,原申请维修资金需要运转半个月时间,实现快速审批后3天就将首笔2.25万元维修资金款划转给了维修施工单位;管城区十八里河镇南刘庄村“两委”成立物业服务公司接管了安置小区;200余家“黑中介”已责令限期整改,60余家无证经营的“黑中介”名单已移交工商部门依法查处……今年以来,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建立“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的长效工作机制,将房地产主要工作融入网格管理,实施房地产板块资源整合和重心下移,强化住房保障、市场监督、物业管理、房屋租赁等管理服务,加快推进管理方式从被动处置问题向主动发现问题转变,从事后执法追责向前端服务管理转变,实现了房地产管理的最佳社会效益,营造了稳定、高效、有序、和谐的宜居环境城市。

    今年4月27日,郑州市“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推进大会上,提出要形成“纵横交织、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网格化管理格局。根据房管系统行业管理的特点,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确立城区为工作重点,采取“突出城区、分级落实、全面覆盖”的方法,强力推进网格化建设工作。局领导分包县(市、区),机关处长分包乡(镇、办)进入第一级网格,科室工作人员联系村(社区),分别进入一、二、三级网格管理。据统计,郑州市房管系统网格化管理工作中,在编干部职工2682人中下沉人员共计1191人,下沉比例44.4%。

    房管部门分包下沉人员到位后,如何实现条块真正融合,是网格化管理向纵深发展的关键?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运用“三五七”工作法,找准着力点,探寻切入点,积极推进房管职能职责、下沉人员融入网格,为破解条块融合难题提供了有效途径。基础工作建立“三本账”:要求工作人员认真填写《工作日志》,市、区房管部门和一、二级网格建立发现和解决问题台账,下沉人员建立问题移交台账;下沉网格做好“五件事”:到基础网格宣传房地产政策法规,会同网格协管员进行房地产问题巡查,参加一、二级网格工作例会,参加办事处房地产工作联席会,参加区、办事处联合执法活动;处置问题坚持“七步走”:采取“格内劝止、格间协调、网格处理、区局处理、市局处理、部门联动、结果反馈”七个步骤。

    目前,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网格化管理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过去,房管工作业务以集中办理为主。现在,逐步实行网点服务,不少工作在网格内落实,在人民群众身边办理,真正实现了上门服务。二是变事后处置为及时处置。受法规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房地产工作积累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解决起来相当困难。重视老问题的解决,预防新问题的发生,并把化解新矛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提高网格化管理的力量将问题化解在初始阶段。三是变常规审批为快速审批。相关法律法规对房地产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业务有明确的规定,尽最大努力简化办事程序,压缩办事时间;制定相关措施,打破常规,特事特办,努力实现快捷高效服务。四是变单一作战为部门联动。为了进一步解决社区用房移交问题,组织网格人员开展了社区用房专项检查,并要求各辖区网格人员将社区用房检查作为一项长期工作。

    风物长宜放眼量。郑州市正在大力开展新型城镇化工作,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将在新型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基础上,随着合村并城、合村并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快速推进,积极将房管系统网格化管理工作向农村延伸,并不断完善逐级负责、条块融合的管理机制,努力实现服务“零距离”、隐患“全排查”、管理“全覆盖”、诉求“全响应”、问题“全处理”的工作目标。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