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各地快讯 >

古韵新生——写在西安易俗社百年华诞之际

时间:2012-09-13 14:37来源:光明网 作者:张哲浩 潘睿 杨慧峰

    巍巍秦岭,滚滚渭河,悠悠驼铃,煌煌古都。
    一座山、一条河、一条路、一座城,简单却深刻地概括了陕西西安作为千年古都无与伦比的魅力。西安易俗社是西安百年发展史的见证和活化石,是一部光荣而荡气回肠的民族史诗。

    易俗社成立于1912年8月13日,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艺术团体,与莫斯科大剧院和英国皇家剧院并称为“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撑起了中国戏剧界的一片天。

    易俗之光:一抹光耀时代的珍藏

    易俗社的档案室幽静而沉谧,一排排被整齐摆放在柜子里的是易俗社的历史。拉开抽屉,打开橱窗,映入眼帘的是那一叠叠略带泛黄的纸张。档案室工作人员杨益焕今年54岁,已在这个狭小的房间待了19年。

    当她拿起一张黑色唱片碟时,时间凝固了,耳边回荡着秦腔那豪迈又不失温婉的曲调,闭上双眼,仿佛置身于民国时代。易俗社上世纪二○年代到武汉,上世纪三○年代两次赴北平演出,使秦腔的影响南及江汉、北至幽燕,以至有“南欧(欧阳予倩)、北梅(梅兰芳)、西刘(刘箴俗)”之美誉。1934年和1935年,由上海百代公司两次录制唱片。秦腔灌唱片,由易俗社始。

    档案室最引人注目的则是鲁迅先生为易俗社题的“古调独弹”4个字,1924年,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先生到西安讲学期间,多次到易俗社观摩演出,并欣然题写“古调独弹”匾额相赠。

    当杨益焕将鲁迅先生真迹拿出时,我们看到它保存得非常好,字迹清晰,纸张无褶。“这是我们易俗社的一大宝。”以前档案室里资料不整齐,没有分类。自从杨益焕来了之后,她将所有的资料都重新整理、归类,还一手一键地将文字资料打在电脑里,存了一个电子档。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侵占我东三省,易俗社挺身而出,宣传抗日。易俗社的演员们走遍黄河两岸,用当地百姓喜闻乐见的秦腔艺术号召民众团结起来,一致抗日。1937年,易俗社去北平演出前,封至模先生以饱满的爱国热情,改编了《还我河山》和《山河破碎》两个大型历史剧目。

    易俗之韵:一首撼人心魂的歌唱

    走进西安易俗社剧场,长方形的格子窗、屏风式的雕花大门、暗红色的圆柱,高大的歇山屋顶、古朴尊贵的嵌地金砖,剧场两侧走廊里的文化展,向人们诉说着一百年来这里发生的点点滴滴。剧场内,演员们正在为易俗社百年华诞做最后的彩排,让人感觉光阴回转,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人潮涌动的演出场面。

    一位老人拿着一把折扇,一会儿为乐师指点板胡,一会儿又为大家加油打气。这位老先生名叫郝振易,已86岁高龄。他是易俗社第13期学生,“老一辈的人大多都去世了,我能够活着见证易俗社一百周年,我感到很幸运、很幸福。”郝振易回忆说,“1958年,我们在长春拍秦腔艺术片《火焰驹》,得知毛主席要来片场探望演出人员,我们心中又紧张又期待。果然,毛主席来了,当时他问我们,你们拍的是什么戏呀?我们说是秦腔。毛主席接过话说,我在延安看过秦腔的《三滴血》,秦腔好得很啊,你们要好好用心演,让全国百姓能够在剧中学习到、体会到它的精髓。”

    1959年,易俗社赴京参加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受到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这在易俗社的历史上是开天辟地的头一回。

    郝振易说:“在共产党的带领下,我们易俗社一天比一天好。”

    一舞黄土情,百年快哉风。弹指间,西安易俗社剧场已走过了一个世纪的蹉跎岁月。

    “古老的秦腔和易俗社,以及经过一百年淬炼而成的易俗精神,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文化遗产,是跨越了一个世纪的不朽经典。”西安易俗社现任社长惠敏莉饱含深情地说。

    易俗之魂:一曲民族精神的吟咏

    2003年,作为国家9个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之一,西安市选择秦腔剧团为突破口。按照改革方案,易俗社等4个院团的人财物被优化整合,组建西安秦腔剧院,下设易俗社和三意社两个分支机构。2005年前后,西安秦腔剧院进行了3次大的改革,保留200多人继续组成秦腔剧院,并保留易俗社、三意社两个传统老牌子。

    “必须要改革。”这是2008年雍涛被调到秦腔剧团当团长时说的第一句话。2009年,曲江新区按照国家关于省市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的要求,制定了“转企改制方案”和“薪酬方案”,全面推进秦腔剧院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的改革,仅用18天,全面完成了转企改制工作。

    “虽然只是短短的18天,但前期我们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雍涛回忆,除了感化和教育之外,西安市对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些优惠政策。比如“退休之后保留事业身份”对人员身份顺利转换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改革要用戏说话。”2003年,易俗社新编排了一部反映西安本土文化的主旋律作品《柳河湾的新娘》,该剧一炮走红,获得中国第四届秦腔艺术节6项大奖。这也是易俗社沉寂6年之后,再次排演大戏。秦腔剧院的改革,推动了陕西整个文化体制改革。它改出了活力,改出了戏曲发展的成效。

    100年前,易俗社以“移风易俗”的理念,解放思想,支持中国革命;一百年后,易俗社仍以“移风易俗”的坚持,融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

    百年易俗社采访手记

    在西安易俗社迎来百年华诞之际,记者一行来到这个与莫斯科彼得罗夫大剧院、伦敦科文特花园剧院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剧院的西安易俗社采访。

    初秋的西安酷热难挡,即使把剧场的空调开到最低,似乎也解决不了闷热的问题。尽管如此,西安易俗社的工作人员还是顶着酷暑,有条不紊地为百年庆典做着各项准备工作。舞台上的演员们也没敢闲着,他们正在热火朝天地为易俗社百年华诞精心烹制着自己的美味佳肴。已经退休的国家一级演员杨咏华,虽然腰肌不慎损伤,可依然秉承着易俗社的责任和担当,夜以继日地赶写出一本几十万字的专著---《艺海搏击60年》献于今人,传于后人……

    秦中历来多豪俊,长安自古帝王都。一百年前,面对内忧外患,在辛亥革命的感召下,陕西李桐轩、孙仁玉、高培支、范紫东等一批仁人志士,毅然绝然地创办了一所全新的戏曲团体——西安易俗社,以编演新戏曲,开启民智,移风易俗,服务于民族社会。

    登高一呼,应者熙熙。李桐轩和孙仁玉的倡导,自然得到陕西各界贤达名流的积极响应。易俗社,正像她的名字一样,成为了戏剧界移风易俗的一面旗帜,在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个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年来,百年易俗社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易俗社一批又一批创新人才层出不穷,精品佳作精彩纷呈,易俗社迎来了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又一春天。

    百年易俗,筚路蓝缕,薪火传承。舞台上,范紫东的重孙女范莉莉正在猜摸和演绎着祖辈们用心血凝成的旷世大戏《三滴血》;舞台下,范紫东的两个儿子雪染双鬓,谈笑风生。回忆往昔,他们更为易俗社后继有人而欣慰不已。

    中国文化传承与革新之间的断裂,在戏曲舞台和艺人身上看得再清楚不过了。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有人说唱戏的艺人是奇特的一群,在创造灿烂的同时,也陷入卑贱。也有人说,这些个艺人身怀绝技、头顶星辰,去践履粉墨一生的意义和使命。仅此一点,就令人动容,更别说百年来的易俗社古调独弹,顶住了狂风恶浪,克服了艰难险阻,始终高举移风易俗的大旗奋勇前进,取得了光耀华夏的辉煌。

    “我们必须要保护我们的财富,我们不能遗弃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精神文化遗产,不能忘记先辈们的创办易俗社之初的宗旨。这三句话始终在我脑海里缠绕,所以我下定决心——必须要改革!”这是2008年,雍涛被“空降”到秦腔艺术院出任院长时说的一番话。

    在采访中,记者看到,近年来的改革给易俗人带了难得的自信和自觉。而今,正沐浴着改革的阳光雨露,他们步履豪迈,喜笑颜开。

    2005年,西安曲江集团按照易俗社剧场旧有的规制格局,投入资金,原封不动地重修了这座有着100多年历史的剧院。

    2006 年,新编排的一部反映西安本土文化主旋律的作品----《柳河湾的新娘》只用了3 个月的创排时间,便一炮走红,获得了中国第四届秦腔艺术节六项大奖。这也是易俗社沉寂6年之后,再次排演的大戏。秦腔剧院的改革,推动了陕西整个文化体制的改革和发展。

    2006年,秦腔戏曲自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保护秦腔、传承艺术,又成为了西安易俗社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

    “我们希望看到国家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更希望看到戏剧艺术的传承和创新;我们希望看到戏剧艺术的进步,更希望看到秦腔文化的发展。我们的行业虽然不大,但是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却很大。”有此见识,定行高远。坚持这样的追求,是陕西易俗社之幸。唯其如此,当我们今天走进西安,走进大小剧院,看到千年秦腔正以昂扬之态步入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时,陕西易俗社的百年,也变得更加具体、生动、丰盈、鲜活。那是一部部精神文化大餐,它可以传之久远,历久弥新,沁入国人的血脉和心魂。

    社会在发展变化。理想不老、追求常新的陕西易俗社依然年轻。百年前的老艺人虽然斯人已去,但那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大秦之腔,却依然粗犷邈远地在华夏大地生生不息,久唱不衰……欣赏秦腔,内心之感慨,如百年易俗之芳香,绵绵不绝。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