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坚持人本理念建设城市文化
时间:2012-08-20 15:50来源:东莞日报 作者:尹立彬
|
|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指出:“建设幸福广东,必须突出文化引领。没有文化支撑和精神富足,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广东。”东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的战略决策,并指出“高水平崛起,文化是根本”。文化名城建设由此加快步伐。东莞这30余年风起云涌的改革开放史,写下不少华彩乐章,独独少了文化的大手笔,自然令人遗憾。正如东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新潮在《加快文化名城建设促进高水平崛起》中所言,东莞不缺传统深远的文化历史,缺的是对文化的宣传与经营。
东莞除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琳琅满目。东莞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鲜明,斑斓多彩。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千角灯、木鱼歌、赛龙舟、麒麟舞、龙舟制作技艺等;东莞的节日文化可称中国之最,几乎一镇一节、月月有节,其中既有传统文化节日,比如水乡的龙舟节、东坑“卖身节”、横沥“牛墟节”、洪梅“花灯节”、望牛墩“七夕节”、茶山茶园游会等,也有时尚文化节日,比如桥头 “荷花节”、清溪“赏花行”、岭南美术节、塘厦音乐节等,还有特色文化节日,如大岭山红色文化节、樟木头的小香港旅游文化节、凤岗的婚庆文化节……
正因为了有了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项目,更兼东莞服务硬件达标,如星级酒店林立,森林覆盖率高,绿道建设已全国有名,不妨在“每天绽放新精彩”的坚持中,先行经营休闲城市、生态宜居城打造民俗风情休闲之都,以浪漫的文化气息不断改观东莞外在形象,文化才是城市的特色和标志。
一、人本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内涵
东莞是个典型的工业城,她的发展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东莞人们素质的提高。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取得新的成果以及新生代对生活持全新的立场与态度,东莞城镇居民愈来愈倾心于现代化生活方式,渴望与世界文明同步,对欧风美雨也有着宽容并包的精神。当然,这是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体现。随着城市化的步伐加快,这势必要求我们努力提升文化的引领作用。
从城市文化角度来讲,城市的发展赋予每个市民享受文明的权利,同时,它也要求东莞人们提升自身的文明程度,以与城市发展共进步,这也是文明城市赋予了每个市民的义务。这二者是相互统一、相互作用的。要让人们感受到这个城市的亲和力、自然和美感,就必须以动态的和开放的眼光看待文化建设这个核心问题。始终把城市管理与文明教养结合起来,把建设文化名城与培养文明现代人相结合起来,要引爆全民参与意识和对文化素养有着发乎于心的追求,使全体东莞公民在文化名城建设中解决精神动力问题。
二、 学习型城市提供城市文化动力
回顾人类文明史,不管是巴黎还是佛罗伦萨,抑或是东京、香港,这些世界级的名城建设的历程告诉我们,现代化城市都是学习型城市,无一例外。没有一座名城能因野蛮而得以不朽,能因不学习而为世人所崇拜。要打造文化名城,树立文明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是其建设中应重点发力处。
幸福东莞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的双转型,继续领跑广东30年,做文化名城等目标的实现,没有内在的文化精神的指引,没有文明的由里而外的修炼是不行的,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文化内力的支撑,没有精神的强大驱动,其行不远的。似乎可以这么说,如果不能形成一种学习的氛围,东莞的城市品位就上不去,文化名城的城市形象就立不起来。
在学习过程中,要以树立新的学习理念为先导,以建设各类学习创新型组织为基础,以构筑全民终身教育体系为核心,通过创建活动的开展,有力地促进全市学习型社会建设。今年正式开展的“新东莞新阅读”全民掌上阅读活动,希望能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文化旅游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东莞市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资源,都有着十分丰富的旅游宝藏。如名史文化的虎门销烟、鸦片战争、抗日战争,名人文化如苏东坡、林则徐、何真、罗亨信、袁崇焕、蒋光鼐等著名将领和现代法学家、外交官王宠惠,以及侨乡文化、书法、体育、宗祠文化等,再加上每年举办名家具展、动漫展、外博会、台博会、电博会、服交会、织交会等50多个展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展会文化。这一切都充分凸显出东莞旅游文化的潜在价值。
发展东莞的文化旅游,首先要树立大旅游观。不断地融合32个镇街的资源,挖掘潜力,突出文化,塑造特色,打造东莞的文化名片。并结合转型升级的进程,瞄准旅游市场,改造提升现有的服务设施,改善旅游发展环境,娱乐设施。其次,文化旅游观须臾不能忘。现代城市以文化论输赢,城市旅游更是以文化为核心。要充分利用硬件建设的优势来表现城市文化旅游的魅力,不单单是文化与旅游的结合问题,而是要用文化来推介旅游,以旅游传播文化,从而达到旅游与文化彼此滋润,共建城市文化。
四、广场文化活动提升城市文化参与度
东莞有许许多多的公园及大大小小的广场。利用这个优势,创造一种城市文化氛围,自然可以引导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而群众活动才是最重要的文化形式与载体。只有通过广泛的群众文化生活,才能使城市文化意蕴、启迪、熏陶居民的精神世界,从而达到提高城市文化品位之目的。
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城市文化新资源,进一步提升其内涵与品味。前一段时间媒体报道的街头文化,即属广场文化的大内涵之中,以其缤纷绚丽和多姿多彩吸引了广大城市的新生代。这一点,可以试行政府牵头,社区组织参与。做到每月推出新主题,每周都有主题活动,则可以实现文化活动的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政府引导、文化部门指导、单位主办、社会联办等广场文化的操作思路,推动文化东莞建设向纵深发展。当然,对于群众文化建设的培育机制应健全起来。邀请本市文化名人出面倡导,文化志愿者队伍的参与、宣传,鼓励文化公益团体演出,或者直接组织文体特长组织,参与到城市文化建设中来。充分发挥节庆效应。节庆性文化活动是最能产生文化魅力的。高度重视社区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小区文化的自觉性。除了积极引导大众文化,还要重视文化阵地建设。
(编辑:赵岩)
(责任编辑:白雪松)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