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各地快讯 >

城市建设步伐加速 长沙沿袭千年的街巷正消失

时间:2012-08-14 15:14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李国斌

8月13日,即将开始棚户区改造的北正街及小西门

一带,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围挡施工。 本报记者 赵持 摄
 

  “有多少规划可以重来,确实如是。作为北滘魅力小城某一阶段变化的见证者,确实觉得五六年后的今天,北滘已魅力显现。”@吾海APRIL评论说。本报“观察八年佛山八问”系列报道之五《顺德新城:有多少规划可以重来?》刊发后引发顺德社会各界“共鸣”。顺德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有关负责人昨日回应说,“新城开发最少需要10年的时间,希望市民能够多一点耐心。”
  “一个城市的规划起码要管20年,如果没有连贯性,就容易走样,大的方向定下来了,就不要改来改去,否则浪费社会资源。”广东宝丽雅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顺德区决咨委委员叶中平说。
  顺德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有关负责人则认为,规划频繁改动是因为过去的顺德只是工业化的小城镇,对于规划工作不够重视。该负责人说,由于过去对于规划工作的储备不够,顺德的控制性规划覆盖率仅仅在20%左右,“直到近几年,顺德才加大了对于规划前期的投入,计划在今年年底将控规提高至40%,并争取在未来能够达到60%—70%。”
  “顺德新城的概念外延虽然在不断扩展,但从未跳出原来的范畴,尤其是核心区德胜河两岸的建设与过去一脉相承。”顺德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有关负责人称。新城开发范围之所以不断扩大,是因为城市在不停扩容,“上世纪90年代的顺德,105国道就在现在的鉴海路,城市规模有限”,该名负责人解释,随着近年来广珠公路的外迁以及广珠城轨的开通,新城开发范围自然也要随之东扩。至于今年启动的城市景观设计方案,则是基于城市升级,对城市形态进行改造,并非推翻之前的规划。
  该负责人还列举说,在国内大部分地区,新城的建设都要耗费10年以上的时间,广州的珠江新城从上世纪80年代出台第一版规划,直到亚运前夕才颇具规模;深圳的福田新区从改革开发初期开发建设至今,已经整整30年。“新城开发最少需要10年的时间,希望市民能够多一点耐心”。
  针对不少市民提出频繁的规划动作,财政耗费较大的问题,该负责人回应,顺德的规划费用与同级地区相比并不高,“南海一年的规划投入将近3000万元,顺德从2008年开始新城规划至今整整5年,才投入9000万元”。
    据湖南日报报道(记者 李国斌)国内的许多城市,几乎都和长沙一样有中山路、解放路、八一路……不过在长沙,“一步两搭桥”、“南倒脱靴”、“出入是门”、“平地一声雷”、“二元坡子”等名字特别的老街小巷,凸显出长沙的与众不同之处。
    老街巷是保留整个城市风骨与韵味的所在。一条老街巷是一个故事,让人回味无穷;一条老街巷是一段历史,让人追古思今;一条老街巷是一个标志,让人见名知景。遗憾的是,随着城市建设的步伐加速,长沙的老街巷面临消亡的命运。
    沿袭千年的街巷正在消失
    考古发掘证明,长沙城中心自汉代至今,历经2000余年而未变。从明清两代留下来的10多幅长沙城池图可知,现在的马王街、化龙池一带,坡子街、太平街一带,潮宗街、通泰街一带尚存的老街小巷,其走向、建筑布局、街道名称等,在明清时期就已定型。长沙古城自形成以来,老街巷的骨架沿袭至今,这在世界城市史上都是罕见的。然而,随着棚户区改造启动,街巷里弄离我们渐渐远去。
    8月7日,记者顶着烈日穿行于长沙老街巷,在感受文化积淀的同时,也深感许多街巷的命运岌岌可危。在即将开始棚户区改造的北正街及小西门一带,红色的“征”字随处可见,一些地方已经筑起蓝色的围挡,整治改造蓄势待发。
    据悉,在北正街棚户区改造中,北正街、紫东园巷、西园巷、高升门巷、成功街、通泰街、寿星街等都在拆迁范围内。此外,为拉通太平路,启动了太平路及周边地块棚户区改造项目,范围包括福胜街、路边井街、木牌楼巷、衣铺街、铜铺街等。这意味着,不久之后这些街巷都将从地图上消失。
    1986年,长沙城市地名普查后,出版了《长沙市地名录》,共记录长沙的街巷1026条。1998年,省文史馆馆员陈先枢和摄影家罗斯旦合作出版了《长沙老街》,书中只录了长沙街巷716条。进入21世纪,城市建设大提速,许多街巷成片消失。一直呼吁保护老街巷的陈先枢告诉记者,从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长沙至少消失老街巷500多条,“其中有不少是2000年前后,因打通断头路改善交通而消失,但更多的是近几年棚户区改造和商业开发所致。”
    每一条老街巷都有一段故事
    在漫长的岁月中,长沙形成了具有本地文化特色、反映古城变迁的绝妙地名。“南门到北门,七里三分。”这是解放前长沙老街的长度,在这段并不长的路上,留下了众多耐人寻味的地名。
    长沙老街巷的命名,取材广泛,寓意深邃。老长沙人都记得一段顺口溜:“一步两搭桥,三公里,四方塘,五家井,六堆子,七里庙,八角亭,九(韭)菜园,十间头,百善台,千佛林,万祠巷。”一串闪烁着数字光辉的街巷中,最特别的是“一步两搭桥”,这条位于天心区的小巷,西起磨盘湾,东到小乐嘉巷,是唐代长沙城护城河经过之处,护城河上有两座并列的桥,间隔距离仅一步之遥,故此得名。
    此前,长郡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秦洁做客湖南图书馆湘图讲坛,以《街巷地名存古韵》为题,讲述他所了解的长沙老街巷。秦洁表示,长沙的许多地名中都残留了历史文化的印记,如官僚制度、经济面貌、交通状况、宗法制度等。如藩正街、藩后街因位于藩司所在地附近而得名;盐道坪、都正街分别因位于盐道署、都司的所在地而得名;贡院街是清代贡院所在地;修文街取“大修文治”之意。此外,不乏以历史人物名字命名的街巷,如药王街是纪念药王孙思邈而得名;晋朝醴陵人丁鳌山,任太守,为官清正,后世将其居所葬地称醴陵坡(今里仁坡)加以推崇;汉代贾谊谪居长沙,定王刘发筑台望母,于是便有了太傅里、定王台千古之地。
    秦洁发现,长沙老街巷的名字还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传统文化心理的遵循和对佛、神的崇拜有关,可以说每一条老街巷都有故事。
    老街巷的记忆谁来珍藏
    在北正街,街坊邻居们搬迁在即,不过大家仍然饶有兴致地围拢而坐,打上几圈麻将。“以后搬到安置小区,大家各奔东西,不知道还能不能见面。”在北正街住了30多年的刘先生,希望把在北正街生活的这份记忆珍藏。
    一位文化遗产保护专家表示,高楼林立是现代化城市的符号,但是寄居其中的老街巷,更能直白地告诉后人,这座城市曾经发生过一些什么样的故事。一座城市不能只有钢筋水泥的骨骼,更要有阡陌纵横的像街巷一样的血脉和灵魂,这才是城市文化的根基。
    “一座城市的高度,不在楼有多高,而在历史底蕴有多深。”陈先枢认为,老街巷虽然显得矮旧一点,但是浓缩了城市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人文精神,不是简单的砖木、钢筋、混凝土及建筑构件的堆砌,而是历史、文化、经济等积淀多年的结果,是城市个性风貌的体现,保护老街巷就是留住历史的文脉。老街巷被抹去的命运已无可挽回,让陈先枢更痛心的是,老街巷消失后,别致的名字和所蕴含的故事也将不复存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在陈先枢看来,老街巷的保护和现代城市建设完全可以融合共生,把老街巷的历史建筑修缮好,也会带来长远效益。太平街、化龙池等历史街区的“有机更新”模式就提供了最好的答案。经过修缮后的太平街、化龙池,不仅居民居住条件大为改善,且商业价值看涨,综合效益不断攀升。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