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只是一个小渔村,交通不方便。不过,随着客滚码头的建成,大部分人都跑回来找赚钱的机会。”坐在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综合实验区澳前镇玉楼村一家杂货铺里,玉楼村村民俞建新如是说。
透过杂货铺店门向前望去,平潭澳前客滚码头的两层旅检大楼映入眼帘。7月,骄阳炽烈,海风劲吹,有着1200多名村民的玉楼小渔村,因为对台客滚码头的崛起,呈现巨大的变迁——改变的不仅仅是环境,还有致富的选择。
澳前对台客滚码头建成,“海峡号”高速客滚船直航台中常态化,使得包括玉楼村在内的几个临近码头的渔村村民面临着生活形态的改变。玉楼村前的海面上,码头、防波堤、护岸、港池以及客运旅检大楼,替代了原先渔排林立的海上田园景象。
站在客滚码头的旅检大楼前,平潭澳前组团建设指挥部工作人员魏定任对中新社记者说,客滚码头所处的地方,原来是玉楼村村民海上养殖的海域,填海造地后,形成现在的模样。
投资4亿多元人民币建成的澳前客滚码头,正给这里带来不同以往的景观。记者来到码头采访时,“海峡号”静静地停泊于万吨级泊位上,当天没有航班开行,却一样迎来络绎不绝的旅客,不一样的是,他们不是搭乘“海峡号”赴台湾的旅客,而是慕名前来参观的游客。
“‘海峡号’2012年初常态化运行后,目前一周四天里开行平潭至台中的4个往返航班。随着暑期旅游旺季的到来,7月份以来每个航次基本上满员运行。”魏定任说,7月9日上午9时,船从平潭开往台中,下午4时30分就返回到平潭,来往很方便。
就在记者到码头采访的一个多小时里,看到来自北京、福建武夷山的两批游客接踵而至,亲密接触“海峡号”。“海峡号”是目前大陆最先进、航速最快的高速客滚船,“海峡号”平潭至台中航线是大陆首条对台高速客滚航线,因此“海峡号”和客滚码头成为了平潭的新景观,吸引外地人争睹为快。
对于以前家家户户都靠打鱼与海上养殖为生的玉楼村民来说,从家门前如织往来的台湾与大陆游客人群里,窥到了新的发展机遇。
俞建新说,平潭对台客滚码头带来的不仅仅是人流量,码头周边正在建设的台湾小吃一条街、对台小额商品贸易市场、水果批发市场等项目,也是他们改变谋生方式与致富的期待所在。
过去,玉楼村人都外出从事隧道与海运业,或外出务工,剩下的妇女与老人在家搞海上养殖。如今,像俞建新一样“回归”的村民越来越多,他指着不远处的码头说,原先那里便是玉楼村的海上养殖区。
“现在‘海峡号’的停泊点,原先就是我们家的养殖区。”村民陈登龙说。因为建客滚码头,陈登龙家的鲍鱼养殖渔排被迫从家门口搬到了更远的海域,“没有原先那么近,那么方便,但平潭的开放开发要支持。”
为了码头的建设,村民们离开了他们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承载他们致富梦想的鲍鱼养殖也不得不拆迁。魏定任感言,客滚码头的建设凝聚了村民们的贡献。
辛苦却也安宁的渔村生活被打破了。不过,陈登龙更看好有了码头后玉楼村的未来发展前景,“环境变好了,赚钱的机会也增多了”。
现在,码头前,村民在自家院落开超市,开餐饮小店,做生意的气息盖过了往常跑运输或养鲍鱼的风头。像俞建新、陈登龙一样的村民,在合计着更多的谋生致富方式。
2012年上半年,“海峡号”平潭-台中航线运送两岸旅客52883人次。一座越来越繁忙的码头,正将澳前几个昔日渔村的村民引向不同以往的生活。
魏定任透露,有关方面正准备购进另一艘高速客滚船,争取2012年年底平潭至台中的海上航线实现对开。
玉楼村中,开着一家小杂货店的村民郑娟向记者表示,希望码头周边的小吃街与小商品交易市场早日建成,“那时,大家富裕起来的机会就更多了”。
(编辑:赵岩)
(责任编辑:赵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