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市把“三农”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全面协调发展的高度出发,始终把“四化一体”东部新区建设作为强力引擎,全力以赴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市委书记王茂设强调,我们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总体要求上来,坚决做到思想不麻痹、政策不减弱、工作不松懈,投入有增加、科技有创新、干部有保证,不断推动全市“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
市长李正印要求,农民收入翻番是 “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不断加大“三农”工作力度,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让农民兄弟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朔州市不断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农村经营管理迈出了可喜步伐。
山阴县郑庄村正泰种粮专业合作社,今年在将全村的4500多亩耕地集中经营的基础上,又将邻村部分土地流转进来统一经营、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分红,农民收入大幅增长,每亩比分散种植农户增收300多元,有力地带动了农民增收。朔州市加快土地规范流转,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趋势加快。截至目前,所有县区、乡镇建立了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土地仲裁委员会,所有乡镇成立了土地调解委员会,全市土地流转总面积累计达到了44万亩,100亩以上种粮大户经营耕地面积达到了28.6万亩。其中,1000亩以上种粮户有51户,居全省第一。
朔州市还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目前,全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了2266个,比去年增加了459个,其中省级示范社20个,市级示范社45个,县级示范社70个,直接带动农户近8万户,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明显增强。6月13日,应县龙泉村村民高裕儒站在自己的地头,看着长势旺盛的胡萝卜苗情,心里乐开了花。因为他的10亩胡萝卜在村生产经销合作社的帮助下已经 “名花有主”。老高兴奋地说:“全村家家都种胡萝卜,有专家免费指导,有客商自动上门,种得再多也不愁卖,合作社真是咱农民增收致富的大靠山啊!”截至目前,应县共有各类专业合作社362个,遍布种植、养殖、农产品精深加工、市场营销、农资购销、农技服务、仓储运输等多个领域。
朔州市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去年共完成中低产田改造18万亩,实施玉米丰产方建设22.07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11个、面积13.75万亩。为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增长,他们实施了百万亩水地玉米地膜覆盖工程,除国家、省对全市的60万亩玉米地膜覆盖每亩补助30元外,市、县、区财政对其余的40万亩水地玉米地膜覆盖每亩补助30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地膜覆盖的积极性,全市玉米地膜覆盖面积达到了118万亩,为粮食增产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市粮食产量达到了19.4亿斤,超省定任务5.4亿斤,较上年增长12.14%,再创历史新高。
加大扶持农村工作力度实施连片建设推进工程
朔州市以干部下乡住村包村为抓手,不断加大扶持农村工作力度。住村干部帮助所包村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使规划真正成为引领发展的“路线图”。各住村单位发挥部门优势,积极帮助农村找项目、引项目、建项目,帮助解决好项目建设中的资金、技术、管理等问题,确保每个包扶村都要发展1至2个有效带动农民增收的项目。与此同时,他们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致富的新型农民。
实施新农村建设连片推进,加快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程,提升了农业产业层次和水平。去年,朔州市新增新农村重点推进村113个,按照省里安排,他们在每县区选择一个乡镇,进一步加大村庄整治和产业联动发展力度,启动实施新农村连片建设工程,不断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档次和水平。截至目前,这113个村全部结合实际编制完成了村级发展规划,按省厅标准完成了村内街道硬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文化活动室、村级卫生计生室、标准化小学、农民休闲健身场所和农村连锁店的建设任务,人畜饮水达到了安全标准,全市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观,主导产业基本确立,新农村建设向纵深推进。特别是,在全市深入开展了以拆除破房乱院、残墙断壁、影响美观建筑;改水、改厕、改气、改圈;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为重点的村容村貌集中整治活动,农村人居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山阴县县长南志中专门向全县农民发出倡议书,加大村庄整治力度,并采取九项措施以交通沿线的56个村为重点,对全县农村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进行了集中整治。
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农业持续发展能力
朔州市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任务全部完成。全市各级加强培训,积极推进劳务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千方百计抓好失业返乡农民的培训和再就业工作,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50800人,转移30200人。分别超年初任务800人,200人。其中技能培训12200人,超省定任务4200人,实施科技入户4900户,超省定任务1900户。
走进山阴县古城镇农民王向前家的院子,就看到一个新建的封闭式沼气池,沼气池用管道连接着厕所、厨房、浴室等。走进屋里,沼气灯、沼气灶、沼气热水器、沼气取暖器一应俱全。老王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像他这样的家庭,一吨多水泥就能建设一个8立方米左右的沼气池,综合花费2000多元;每池原料产出的沼气能够一个家庭使用两个多月,全年在液化气方面就能节省1400多元;整个家庭照明全部采用沼气灯,一年光电费就能节省500多元;冬季用沼气取暖器供热,一年能节省出1000多元的煤炭钱,还有肥料,农药……全年节省3000多元。
朔州市农村新能源开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为切实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全市加快以大中型沼气建设为主的农村新型能源综合开发利用。截至目前,全市共新增可再生能源用户6271户,完成省定任务5701户的110%。全市已建成的农村可再生清洁能源服务体系130多处,全部达到了“六有”标准,运行良好。(记者 安玉 通讯员 崔金鑫 尹达)
(编辑:赵岩)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