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世界城市 北京要变得更“轻”
时间:2012-07-02 11:37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为之
|
|
自忽必烈建起让马可·波罗赞不绝口的元大都以来,北京又一次站在了世界城市的历史路标前。北京正在以及将要经历的大规模变化,也许是自13世纪以来从未有过的改变。
正在进行的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不仅史无前例地被高悬于大会会场,同样也史无前例地成为本次党代会的主题。
在刘淇书记的报告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战略任务,首先要取得的重大进展就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实,摆在北京面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提升发展的质量。如同110米栏,奔跑速度不构成胜势的必然,跨栏的节奏和技术更能决定是否拥有冠军相。在通向世界城市之路上快速奔跑的北京,需要找到这节奏和技术,需要让自己变得“轻”一些。
相对于固定资本,人力资本是轻的;相对于机器,知识是轻的;相对于厂房,创意是轻的;相对于投资,消费是轻的;相对于基础设施,服务是轻的;相对于高楼大厦,文化是轻的;相对于钢筋水泥这些“重”的东西,人才、公民素质、创新的头脑、城市精细管理水平等这些“轻”的东西,更能托起一个城市的未来。世界城市,应该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城市,一个围绕着人来打造的城市。那些“重”的东西对于一个世界城市无疑很重要,但一味“重”下去,却可能导致城市的失衡和塌陷。未来的北京,如果变得越来越“轻”,世界城市的梦想,或许将变得越来越厚实。
宽广的马路来自于“重”,整洁的街道则来自于“轻”。宽广易建,整洁难维。事实上,对一个陌生城市最不吝赞美之词就是来自其居民的文明程度,那些来自窗口服务人员和陌生人的言行素质,最能代表一个城市的吸引力,而这些正是城市中那些“轻”的东西。有了它们,一个城市可以举轻若重,而少了它们,一个城市也可以举重若轻。
城市的发展,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写道,城邦(城市)的长成出于人类生活的发展,而其实际的存在却是为了优良的生活。而世界城市的形成,自然是为了更加“优良的生活”。世界城市,是北京居民的“我有一个梦想”,人们期待在这样一个世界城市里,将提供一流的公共设施和服务,提供一视同仁的人文关怀,提供更具幸福感的宜居和福利,提供创新不断喷涌的城市活力,提供作为人的意义上的归宿。
对于北京而言,世界城市既是历史的选择,同时也是自身选择的历史。而建设世界城市,仰望星空之余,更需要脚踏实地,只有经过岁月的铺垫,无数致力于北京发展的大人物和小人物在这其中甘愿成为铺路石,我们才能等到北京的“人类群星闪耀之时”。那将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时刻,就如茨威格所形容的那样,像是避雷针的尖端汇聚了整个大气层的电流一样,震动世界。
(编辑:赵岩)
(责任编辑:白雪松)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