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各地快讯 >

改革创新 沈阳沈北发展的动力源泉

时间:2012-06-29 14:14来源:时代商报 作者:赵海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基石,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同样,创新也是沈北新区创造“沈北奇迹”的动力源泉。

  从落后郊区到现代化生态新城,沈北新区用6年时间,就跨越了这个在其他城市和地区看来无法逾越的鸿沟。6年里,沈北创新发展、内生增长,民生为本、深化改革,实现绿色崛起,一个田园都市、一个大沈阳的新母城正在冉冉升起。“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胆创新,勇于在关键领域突破,尤其是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激活各种发展要素,是沈北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副市级干部、沈北新区区委书记张景辉如是说。

  作为中国最年轻的新区,沈北的创新无处不在。沈北新区的开发建设,从来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城市扩充,而是担负着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探索重任。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沈北找到了推动新区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改革创新,凭借新体制、新机制的先行先试,沈北迅速成长为沈阳经济腾飞的样板,成为辽宁版图上最抢眼的新地标,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创新体制 突破改革障碍

  沈阳向北,是趋势,更是机遇。当沈阳全市掀起“外学津唐,内学沈北”的热潮时,沈北的体制创新让人惊叹。

  沈北新区改革的首要之举,就是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沈北建立了行政区与开发区分工负责、优势互补的协调机制,将新区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职能向蒲河新城管委会集中,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向区政府集中,使开发区的效率优势和行政区的公共服务优势都得到充分发挥,既促进了地区经济大发展、快发展,又保障了社会和谐稳定。

  目前,行政区和开发区合署办公的积极意义已经体现出来,比如原来辉山农高区只是开发区,而现在变为国家批准的行政区域,有了法律主体。同时,新区的成立还有利于资源整合,原来开发区有体制上的优势,而原新城子区有土地资源和空间,两区之间可以进行资源整合和互补。

  与此同时,沈北打破了机构对口设置的传统模式,在开发区内仅设25个职能部门对应市委、市政府近300个部门,创建起一局多能、一人多职、一职多责的新模式。同时,沈北将14个乡镇(街)组建成6个各具特色的功能经济区,原来乡镇(街)内设的11个机构减少到5个,事业单位由11个精简到4个,精减人员529人。同时,实行监督管理与服务分离,对职能相关或相近的实行业务“归口”管理,对取消的事业单位职能完全通过市场化方式运作。

  通过“用企业的理念管理政府”,沈北新区大力推进“大部制”改革,建立起科学高效的大部门体制,对新区和蒲河新城管委会职能相近的部门进行合并或合署办公,最大限度减少行政机构和人员重复设置,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

  沈北新区的这种体制,是继行政区体制、开发区体制之后,中国很多地区都在探索的第三条道路。而今,沈北已经在这种开发区的行政效率与行政区的法律保障有机结合的第三种体制模式中,快速而激情地发展着。

  创新机制 保障科学发展

  改革创新,是沈北的根,是沈北的魂,是沈北的智慧所在。几年来,沈北充分体会到了体制机制变化带来的甜头。那一系列新鲜出炉的机制创新举措,让体制内外的人们,都感受到了创业的魅力,并成为沈北蓬勃发展的动力之源。

  创新招商服务机制。沈北建立了企业化专业化招商机制:“一把手”把主要精力放在抓规划、抓项目、抓服务上,多数副职专职抓招商。招商工作实行企业化管理,招商人员实行合同聘任制,招商经费实行计件奖励制,招商任务实行目标管理制。以外资项目为引领,由招商引资向选资转换。紧盯龙头企业、产业大项目、世界五百强企业等展开招商活动。

  创新投融资机制。沈北把筹集建设资金作为新区建设的基础,通过市场筹集与政府运作相结合的方式,为新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搭建融资平台,成立国有资产投资公司,构建金融服务体系,与各主要银行建立不同程度的业务联系,金融机构纷纷在新区设立支行,拓宽了新区的融资渠道。

  创新土地管理机制。沈北把盘活土地资源作为发展的生命线,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管理制度,形成了科学管理土地、集约使用土地一整套新机制,使宝贵的土地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集约用地,实现项目向园区集中。撤销所有乡镇工业园区,项目向开发区集中,改变了工业“遍地开花”的粗放布局方式。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通过完善发展教育文化事业机制、完善就业培训机制、完善医疗服务机制、完善社会安全稳定发展机制,全面整合就业、社保、民政、卫生、文化等社会管理职能和服务资源,以社区管理体制创新为突破口,建立现代社区网络管理体系……

  目前,沈北在各项机制上的创新,已然走在全国的前列。他们不断用新思路、新举措成功破解体制机制等制约发展的瓶颈和矛盾,不断创新,大胆实践,使新区的空间潜能、资源潜能和干部潜能都得到空前释放,迸发出巨大的发展活力。

  创新管理 激发内在活力

  事业兴衰,唯在用人;用人之要,重在导向。在沈北各项机制体制创新中,用人机制更为引人注目。中组部李源潮部长曾对沈北新区选人用人机制高度评价,并派研究室、干部局来沈北总结经验,在组工通讯121期推广全国。那么,沈北选人用人新机制到底妙在何处?

  据了解,沈北创新选人、用人、考核机制,从制度上保障发展的不竭动力,全员实行“档案封存、全员聘任、竞争上岗、绩效考评、奖优罚劣”,彻底打破了“铁饭碗”和“铁交椅”。

  在选人机制上,沈北实行公务员与政府雇员相结合的人事管理机制,坚持所有员工全部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择优录用,选人范围不拘于机关,不限定身份和区域,重点选拔有事业心、有才能有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几年来,面向全国公开选拔优秀人才300多人,大批高学历、高级职称人员和海外留学人员到新区任职。

  在用人机制上,沈北树立以政绩论英雄、凭德才用干部的正确导向。实行全员聘任制,打破学历、资历、身份等界限,所有干部、员工实行竞争上岗,所有岗位公开竞聘,一年一聘,年底解聘,打破论资排辈,变身份、职位管理为岗位、契约管理。实行以业绩论英雄的用人机制,在用人上,施行人人有指标的责任机制、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能者高薪的分配机制,并坚持“有为就有位,无为就无位”的干部选拔制度,极大地激发人员的内在动力和干劲。

  在考核机制上,沈北采用定性与定量、客观与主观、领导与群众、自我评价与服务对象评价相结合的办法进行量化考核评分,用科学的考核机制激励干部、员工干事创业,建立以工作业绩和项目为中心的工作效能考评体系,坚持指标量化、责任到人、严格考核、末位淘汰,解决了干部终身制和能上不能下的问题。几年来,共有200多人晋级提薪、100多人降级降薪。

  革故鼎新,以制度创新强化监督。沈北用人体制机制创新背后是将过去对干部的选拔,从模拟化转向数字化,从线性转向立体,从考察谈话转为现代测评技术选贤能,打破“一张桌椅坐一生”,可以说,这是沈北的一次“自我革命”,是沈北人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最直接体现。

  时至今日,沈北的各项改革创新正在不断深化中,伴随着“改革创新年”的深入实施,沈北新区正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和结构调整,并将在沈阳经济区率先实现全域城市化。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沈北的创新之路让人期待!

   (编辑:赵岩)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