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美幸福之美融入城市大美 ——兰州推进创建文明城市全纪实
近几年,兰州先后荣获了一系列城市的“文明荣誉”: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先进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创业型城市、全国创建学习型家庭示范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这些来之不易的荣誉,证明了兰州经过了多年的奋斗,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正在打造响亮的文明城市创建品牌。 如今,走在滨河路上,路平灯亮,花红草绿,还有行人满带微笑的脸,市民文明的举止,无一不彰显出这座城市特有的魅力。 采访中,记者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幸福感”,无论是干部还是普通市民,都洋溢着满脸的幸福和对宜居宜业宜游新兰州的期待。共创城市文明风,共享生活之美,已经成为这个城市的生活主题。 半工程从“凡”人善举”到“四点 尊老爱幼蔚然成风 今年,兰州各媒体开设的“凡人善举,和你一起”专栏的报道,展现了无数令人感动的平凡事迹,照顾孤寡老人几十年的道德模范张新好,三十年如一日照顾了43名养老院的孤寡智障残疾老人,为34名老人养老送终的李本河……此后,“学习凡人善举,争做兰州好人”活动走进街道社区,从座谈交流孝道体会,发现发掘孝道示范案例,让市民参与到推选金城孝子的活动中,“尊老敬老”在兰州蔚然成风。 “凡人善举,和你一起”活动,由兰州市委宣传部倡导开展,兰州各媒体强力推进,这既能使中华传统美德得到弘扬,又使得城市文明的建设常态化,还把文明兰州建设体现到了城市管理的细节上。 少年强则中国强。兰州市坚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切入点。据了解,我市已经全面实施了社区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四点半”工程,由社区对辖区内不能回家的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有效解决学校放学后、家长下班前未成年人的失管失教问题。 此外,为孩子们上网撑起一把绿色保护伞也是文明城市思想道德建设一个小小的措施。我市专门成立了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市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集中开展网吧、网络、荧屏声频和校园周边环境四大专项整治行动,得到中央文明委督查组的充分肯定。还加强了校园治安环境整治,为全市所有中小学和幼儿园均派驻了两名专业校园保安和两名综治员。 从“虚拟养老院”到“三维数字社区” 诸多民生难题得到破解 在广场西口附近的华瑞大酒店里,整洁优雅的餐厅里坐着多位老人,他们一边享用着美味的午餐,一边聊起了家常。71岁的刘先生说:“这里的饭菜煮得烂、调料淡,吃着味道好,合大家的胃口。比我儿子做的好吃呢!”老人们告诉记者,在虚拟养老院的餐厅用餐,饭菜质量好,价格也比市面上便宜很多。 伴随着一阵清脆的铃声,老人所在的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湖街道的“三维数字社区”集成管理应用系统上,立刻显示出了老人家的位置:西湖街道建工中街。工作人员一看是卞秀英老人,立刻明白:该给她配送午餐了。随即联系老人所在的社区工作人员。十几分钟后,社区志愿者就送来了香喷喷的饭菜,打开饭盒,老人激动地说:“我不懂啥叫‘三维数字社区’,但它确实是我的‘贴心人’!”为卞秀英老人提供服务的“民情通”呼叫服务系统,只是庞大的系统“三维数字社区”集成管理应用系统中很小的一个子系统。 便民服务其实远不止这些,贴近市民生活,营造爱的氛围,是兰州市创建文明城市的一个着力点。全市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首要任务来抓,城关区创新载体建成“虚拟养老院”,构筑了以政府为主导、社区为依托、网络服务中心为纽带的为老志愿服务体系,被称为我国养老事业的“破题之举”。七里河区西湖街道在建成“三维数字社区”综合管理应用平台的基础上,建立了“民情通”呼叫服务中心,深化拓展“民情流水线”工程,想方设法为群众解决急事难事,得到中组部的肯定并在全国推广。深入推进“平安兰州”建设,创建命名3个平安县区、92个平安乡镇街道、587个平安村、273个平安社区和6455个平安单位,平安创建活动覆盖面位居全省前列,群众对社会治安状况的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到94%以上。 母亲河一直是兰州的标志,宛如一条飘逸的黄丝带。黄河两岸,垂柳依依,风情万种。散步的人群,悠闲的黄河茶座,是黄河岸边一道不变的风景。然而,就是这条河流,曾污水横流、黑浪翻滚,严重威胁着市民的身体健康。在启动了污水治理项目之后,我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全市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黄河兰州段水质达到国家三类标准,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加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建成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项目。 从“兰州文明网”到“爱心集结号” 市民参与热情不断提升 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了新闻媒体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在《兰州日报》开设“创建文明城市曝光台”栏目,在兰州电视台开设“创建文明城市——我们在行动”专栏。加强网络、手机等新型媒体的宣传功能,开办了“兰州文明网”,开展了“名博解读文明城市”活动,扩大和提升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影响力。在市区各大广场、主要道路增设了创建公益广告,在出租车、公交车和社区的宣传栏、墙报上设置创建公益广告,营造创建氛围。 “人民城市人民建”,这句话用在兰州市再恰当不过。以共建共享为指导,兰州市加强文明志愿服务工作,全市建立2345支志愿者服务队,注册登记的志愿者有28万多人,培育打造了全国首家“爱心集结号”志愿者网站、《听众接待室》志愿者服务队、“夕阳红”居家养老志愿服务工程和“爱心门铃”志愿服务等志愿服务品牌。 记者在社区空巢老人家中看到,志愿者们为老人打扫房间、整理内务、捶背揉肩,和老人聊天谈心。74岁的康奶奶眼里闪着泪花嘴里不停地说谢谢,志愿者紧紧的握着老奶奶的手,与老奶奶促膝谈心,了解老奶奶的健康状况和生活上的困难,并帮老奶奶梳理头发和剪指甲,按摩患有严重关节炎行动不便的双腿。 城市文明的塑造,其根本在人,其活力也在于人。兰州在创建文明城市的实践中,以市民自治为载体,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发挥了城市肌体中最具活力的细胞的作用,提升了人的素质和城市的素质,同时树立了人的文明和城市的文明。 从公园姓“公”到有了“兰马”品牌 金城处处绽放文明之花 近几年,我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特别是加快推进南山路、南绕城高速、北环路、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公交和几座黄河大桥建设,全面实施小街巷、城中村、棚户区和国有企业危旧房改造,对提升城市形象和文明创建具有长远意义。 道路事关市民出行大事。记者在交通部门了解到,这几年我市大力实施“畅交通”工程,从破解短期难题和科学规划长远体系建设两个方面着手,坚持集中整治、强化管理和完善路网三位一体,制定城市智能交通规划方案,实施交通枢纽十字和重点路口交通综合优化改造,启动市区出入口停车场建设。深入开展出租汽车、公交行业综合整治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设立志愿者文明监督岗,开展“星期六文明交通劝导日”活动,增强了市民文明交通意识。 市民不仅要走得畅,还要玩得乐。一个个公园就在家门口,一条条道路成了景观带。所有的公园都免费对游人开放,近日,记者去了趟五泉山发现真的不再收取门票费,游人们对此项举措均表示非常支持。 记者了解到,我市深入开展了城市环境集中整治大会战和城市六大出入口专项整治等活动,持续整治违法建设、违法户外广告、城市“牛皮癣”、占道经营、交通秩序等城市病。 国际马拉松赛、第十七届兰洽会、“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等重大赛事节会活动的成功举办,充分证明了集中实施十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超常规安排,精细化组织,尽量减少对城市交通和市民生活的影响,创造了良好的城市环境。 文明滋养着兰州人的心灵;文明推动了兰州科学发展的进程。黄河岸边的人们正用智慧的双手、勤劳的汗水和昂扬的激情,哺育家乡文明道德、和谐发展的新世纪文明之花。 □记者李沛珂 创建文明城市我们在行动。 (编辑:刘堃茹)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