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个红色钢架蜿蜒组成一架廊桥,人漫步其中仿佛时空穿梭。这就是位于松北区北国水城银水湾支渠核心景区中的红廊桥。本报记者 马智博摄 黑龙江日报讯(记者马智博)冬日的哈尔滨银装素裹,然而四环桥以东的松花江北岸却被一抹红色点亮。百余个高大的红色钢架蜿蜒组成一架廊桥,配以本色的木栈道,人漫步其中仿佛时空穿梭,这就是刚刚完成建设的北国水城银水湾支渠核心景区。据了解,自年初哈市把“一江居中,两岸繁荣”确定为城市发展战略总纲后,建设滨水城市的各项战役便相继打响。编制完成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成功跻身国家级水生态试点城市行列、启动北国水城建设、百里生态长廊规划通过国家评审……哈尔滨正快步走向滨水城市之门。 规划先行 打好以水兴城牌 哈市作为水资源丰富的城市,拥有松花江、呼兰河等众多大小河流湖泊,但开发利用率一直较低。为了将水文章做好,哈市把松花江确定为建设现代大都市的支撑点和中心点,实现以水兴城、以水富城、以水丽城,打造滨水名城。按照规划先行的理念,哈市迅速启动相关规划的编制工作。多次组织国内知名院校专家对哈市水系分布、滩岛利用、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进行反复考察、调研,参照金河湾湿地植物园建设经验,经过反复论证、修改,《哈尔滨市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正式出炉。2010年1月29日,该规划顺利通过国家水利部的评审,哈市也因此成为全国第11个国家级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城市。按照规划,哈市将遵循人水和谐的理念,利用20年的时间通过合理配置水资源,构建“近自然”的“百里生态长廊”,建设“和谐”的生态水网北国水城,治理和修复“三沟”、“三河”、“三湖”河流生态系统,并最终建立起自然、健康、和谐、安全的水生态系统。 “北国水城”,即利用松北地区古河道纵横、湿地资源丰富等优势,结合防洪、灌排体系改扩建,建设“二纵四横十八湖”的水系网络和6个水景观功能区。近日。“第二横”长盈渠试验段工程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而第一横的发生渠建设工程也全面启动。 这项预算总投资289亿元的工程,在2010年初全面进入实施阶段。2010年初,松北防洪灌排体系改扩建及水生态环境工程在松北区万宝灌溉站奠基;4月,银水湾支渠率先开挖。经过施工者百余天“白加黑”、“五加二”的昼夜奋战,银水湾支渠主体工程已于近期完工。全长6.5公里呈“几”字形的银水湾支渠承载着松花江水穿越四个大型住宅区、科技新城及市政府行政中心区,宛如一条银色的项链镶嵌在北国水城的项下,给城区带来了灵气和风韵。 据了解,为支持“北国水城”项目一期建设,国家农业发展银行提供了85亿元非经营性项目贷款。截至11月初,北国水城已完成投资12.9亿元。如今,“北国水城”的画卷仍在描绘,预计到2012年水城一期工程将全部结束。黑龙江日报 中国规划网哈尔滨12月28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