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优美的环境、高效的路网、便捷的交通、靓丽的街景、优质的生活……“十二五”期间,我市大建设累计续建、新建工程1721项,完成投资1337.5亿元,为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建设,造就了合肥,成就了合肥。肇起“十一五”,大建设拉开了合肥现代化大城市的框架;精耕“十二五”,大建设更是从量的扩张转向量质并重,更加注重城市品质,更加注重都市建设,更加注重生态文明,更加注重民生福祉,更加注重城乡统筹。 大建设,刷新了大合肥颜值,让初到合肥的外地人艳羡与惊叹,让出门在外的合肥人更加自信与挺拔。
今天起,本报开辟“十二五,大建设精彩回眸”专栏,全方位报道“十二五”以来合肥大建设的成就与亮点,全景展示这座幸福城市的靓丽画卷。
“十二五”以来,合肥大建设持续发力,改变了城市面貌,刷新了大合肥颜值。如今的合肥,怀千年古城历史底蕴,显现代品位大城气质。 颜值高 “精品城市”蓬勃而起 大投入,推动大建设;大建设,造就大城市。合肥,作为全国唯一一座环抱五大淡水湖之一的省会城市,可谓“天生丽质”。大建设,恰如后天的涵养,让合肥出落成一位“秀外慧中”的倾世佳人。 “十二五”期间,合肥大建设快速推进,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纵横合肥城区的九条高架桥建设完工且环环相扣,宛如一条条腾飞的巨龙,大城气质初步显现。特别是被国家定位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后,合肥提出了建设“精品城市”的战略规划,大建设步伐加速前行。 以2015年为例,合福铁路建成通车、商合杭高铁动工、合安高铁启动;轨道交通1号线实现洞通;南薰门桥加宽、望江西路改造完工; 42个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完成……全市大建设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纵深推进,建设项目和投资再创历史新高。 建设精品城市,外观内涵并重。标志性的建筑、协调的建筑群、丰富的天际线、多样风格的园林小品,成为彰显城市特色的空间载体。去一趟滨湖,宽阔笔直的道路、景色多变的绿林、全钢结构的要素大市场、扬帆启航的渡江战役纪念馆、景色如画的环巢湖大道,处处展现崛起合肥的蓬勃生机。走一趟老城,修旧如旧而又改造一新的明教寺、包公园、城隍庙,时时显露千年合肥的厚重文脉。 晚上下班品美食,不仅可以去宁国路龙虾美食街区,还有包河区罍街、贵池路瑞福·食尚街,这些特色街区不仅美食地道,而且徽派韵味十足,文化品位浓厚。 阳春三月,合肥大街小巷绿树成行,红白两色的玉兰花迎春怒放,绚烂盛开的樱花林点缀林荫,城市风景多彩而且富有起伏感,一路一景色,处处好春光。市园林部门负责人介绍说:“城市绿化不再是简单的增加绿量,而是更加注重季节和色彩的搭配。” 大处景色好,小处无遗漏。细节之处见精品,城区的零星地块,现在也全部绿化到位,无留白、无死角。“十二五”期间,我市累计造林117.8万亩,是“十一五”造林总面积的7倍多,绿量之大前所未有,成效之好令人振奋,“林城相依、林水交融、林路一体、人居依林”的大森林格局基本形成。 标准严 精雕细琢彰显品质 精工铸就精品,细处彰显特色。几年来,合肥大建设更加注重打造精品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过程、工程质量,一律严格要求,精耕细作中提升工程品质。 南薰门桥拓宽改造,被列为2015年大建设一号工程。6月1日零点,南薰门桥在夜色中破土动工。打造精品工程的理念,贯穿施工始终,沥青摊铺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中之重。 着眼工程“品质”:建设部门在材料上,采用高弹高粘新型沥青,抗高温变形、抗低温脆裂、抗水害松散,寿命更长,行车舒适度更好;在建设过程中,组织专家对桥面沥青结构、防水施工工艺等进行论证把关,对沥青选材、搅拌和摊铺全程提供技术指导。 在细节上,为保证新铺装沥青面层与老桥面更好粘接,兼顾桥梁安全荷载要求,在合肥首次引入精铣刨工艺,将老桥面混凝土铺装层铣刨1厘米后,再铺装4厘米沥青层。 后经检测,南薰门桥桥面沥青抗滑性、均匀性、平整度等各项性能指标均为优良。据了解,市重点局将在大建设中推广南薰门桥沥青施工的成功经验与做法。 坐落于滨湖新区的合肥要素大市场,是“十二五”时期在滨湖建设的一座地标性工程。得益于精细化设计和施工,该工程先后获得金钢奖特等奖和中国建筑工程钢结构金奖。 自然通风、太阳能供电、屋面收集雨水浇灌绿化,甚至将太阳光引入地下室……要素大市场不仅外形靓丽,酷似上海世博会上的中国馆,它还是全省首座绿色二星建筑。以节电为例,合肥要素大市场年耗电量比普通建筑节能约24%。 几年来,徽州大道高架、渡江战役纪念馆、中科大先研院等一大批精品工程在国内同行业竞成标杆。 精耕细作,提升品质。南淝河是合肥的母亲河,多座跨河大桥已列入建设议程,各桥梁均经精心设计,形态各有千秋。以最先建成的繁华大道桥为例,首先对拱桥、梁桥等图案进行了比照,两相兼顾,最终选择了组合斜拉桥。在建的上海路桥、郎溪路桥分别是钢桁架桥和梁桥;龙岗路桥、广德路桥还在设计中。此外,街头新建人行天桥也不再是千篇一律,而是统筹考虑周边建筑风格,打造“一桥一景”。 打造精品城市,合肥依然在路上。纵横交错的轨道交通,在加紧建设;告别红灯的畅通二环,在次第推进;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在有序进行。今年,轨道交通1号线将开通试运行,2号线、3号线继续施工,4号线、5号线启动建设。随着轨道交通时代的到来,合肥在建设精品城市道路上将向前更进一步。 黄山路精品道路项目已完成设计,即将开工建设,设计原则是“绿量增加、交通改善、景观提升”,一个环境更加优美、设施完善、交通顺畅的新面貌即将展现在合肥市民面前。同时,还有寿春路、徽州大道等一批精品道路,贡街、滨湖城市新天地等一批特色街区项目将开工建设。 今后,每年都有一批精品城市建设项目纳入合肥市大建设项目计划,保障精品城市建设投入,加快精品城市建设。 内里秀 市政设施超前布局 外在更美,内里更秀。谈起合肥“十二五”大建设,市城乡建委负责人笑着介绍,“可以用‘秀外慧中’四个字来概括。”这几年,合肥大建设更加注重“里子工程”。 以地下管网为例,“大建设”施工极少再有挖断水、电、气管道的情形。为什么?市城乡建委负责人回答说,对地下管线的管理和建设更加精细化。 按照市委、市政府指示,2013年~2014年,市城乡建委利用一年多时间对地下管线进行普查探测,绘成地图,为地下管线利用、大建设施工和城市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水电气热,超前布局,科学建设,更显城市内秀。 ——天然气关系民计民生。为了保障燃气工业,我市主动与大型央企合作,增加了气源,提升了储备量。市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自豪地说:“冬季是用气高峰期,近几年有城市经常因气源有限不得不采取限气举措,而合肥的城市用气未受任何影响。” ——水是城市命脉。合肥大建设始终把饮水工程放在重中之重,超前谋划,精细建设。“十二五”期间,我市兴建了六水厂二期,七水厂一期、二期工程。现在,市里又谋划八水厂二期建设项目,确保供水能力满足城市扩张需求。
——供热,不仅保障冬季供暖,还是工厂、医院等企事业单位的用热能源。近几年,在大建设引领下,合肥供热水平显著提升,合肥热电集团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合肥成为南方城市中少数几个实行集中供热的城市之一。去年,合肥城市供热管道已经覆盖所有市区、开发区,而今又向县域延伸,开创南方地区县域供热之先河。·本报记者 梁昌军·(合肥在线-合肥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