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埃森哲与中科院联合发布《新资源经济城市指数报告2015》,聚焦中国“城市病”,认为大城市病正在向周围中小城市蔓延,城市群急需要协调遏制环境退化。
报告共覆盖了中国100个样本城市,以埃森哲“新资源经济指数”为核心分析工具,从城市经济绩效、资源环境可持续性以及针对未来发展的支撑能力三个维度,综合评估了这些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015“新资源经济指数”城市排名显示:深圳市的综合得分蝉联榜首,由于产业结构及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其资源环境可持续性从2013年的第10位跃升至第1位;另两座超大型城市——北京和上海则面临严峻的环境挑战,资源环境可持续性分别仅列第19和第18位;台州、广州、福州、沈阳得益于环境效率、环境质量及低碳发展水平的进步,资源环境可持续性得到较大提升;烟台、杭州、大连、合肥、长沙的资源环境可持续性则明显下降,环境支撑能力的欠缺已成为这些城市长期发展的制约因素。
报告发现,与2013年相比,尽管中国城市的综合得分普遍因经济实力提升而有所增加,但各级城市的资源环境可持续性都有明显下降。空气污染和水质恶化问题首当其冲,大城市的环境退化现象尤其突出。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性仍在恶化,并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常态”下面临窘境。沿海城市尽管保持了传统经济优势,但资源环境负荷总量过大,资源保障能力下降。 同时,随着城市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片面竞争经济扩张速度的现象非常普遍,因此引发了更加严重的资源环境失衡。在目前的中国五大城市群中,珠三角和长三角综合表现尚可,但其经济增长速度与可持续性之间的偏差最为显著;成渝地区和长江中游地区在经济方面明显落后,需要在兼顾环境的前提下着力发展高附加值产业;京津冀地区的资源环境绩效最差,迫在眉睫的问题是使巨额环保投入取得实效。 “京津冀一体化推进过程中,北京很多的产业将往外迁移,从经济来说是有利于周围城市的发展,也有利于缓解北京市的大城市病,但如果再往外迁移的过程中,没有把相关的配套的治理能力、城市基础设施的能力、城市服务的能力提上去,实际上有可能不仅解决不了周围的小城市问题,甚至会把城市病给‘传染’给周围的城市。”埃森哲战略与可持续发展业务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李广海表示,城市群是解决“经济-资源-发展”三角困局的一个方面,但还需要其他方面的配合,比如交通、城市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相关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力度。 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石敏俊认为:“中国城市群的形成并不能自然而然疏解‘大城市病’。相反,区域中心城市必须首先重新审视自身定位,积极抓住与周边城市的协同转型机会,以创新发展能力为基石稳步落实转型战略,并带动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在整个城市群中的良性循环。” 报告将调研覆盖的100个城市按绩效类型分为四类:“高歌猛进型”城市——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达,但环境质量退化明显;“适度平稳型”城市——经济发展虽处中等,但环境质量较好;“产能落后型”城市——对能源重化工产业的依赖较强,经济发展偏弱,环境质量最差;“基础薄弱型”城市——大多为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中西部地区城市,经济发展滞后,环境质量一般。
此次报告还特别关注了“大城市病”一大表现——雾霾,其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雾霾强度与经济密度的关系呈现出倒U型曲线: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PM2.5浓度会随之升至峰值;而当城市进一步发展,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PM2.5浓度会随着服务业导向型经济的发展回到较低水平。因此,实现城市产业结构转型是解决雾霾问题的重要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