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随着生态文明从纳入“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到写入“十三五”规划,绿色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凸显。 伴随着全球特别是我国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热岛效应、城市缺水、“路上行船”等城市病开始盛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应运而生。所谓海绵城市,就是充分发挥原始地形地貌对降雨的积存作用,充分发挥自然下垫面和生态本底对雨水的渗透作用,充分发挥植被、土壤、湿地等对水质的自然净化作用,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对雨水具有吸收和释放功能,能够弹性地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 2015年4月,财政部、住建部和水利部联合发布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名单,武汉市是国家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试点区面积38.5平方公里。10月中旬,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部署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海绵城市”建设已上升到国家战略。 上周五,由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主办的“2049城市沙龙”就“海绵城市建设”的话题展开了讨论。市水务局、市园林和林业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海绵城市研究、设计、建设、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出席了沙龙。 嘉宾观点 武汉市水务局排水处副处长 刘青 “海绵城市”不仅是解决水的问题 海绵城市这个概念的提出,不仅仅是水的问题,核心问题是我们整个城市建设、管理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需要我们突破一个瓶颈的问题,所以说集中在水上面问题的解决,是我们国家要求在城镇化发展进程当中,我们要提升我们城市的品质,提高城镇化发展一个跨阶段的任务。 武汉市在“全国首批海绵城市试点工作”试点城市中也是有代表性的,它“优于水也忧于水”。因此,针对于特大城市,人口稠密、城市硬化度高,水资源精确、水安全隐患多、水污染严重,水生态受损等特点,武汉市确定了建设“海绵城市”的总体思路:坚持一个原则,统筹三个关系,注重四个结合,构建三位一体的设施,实现六项功能。 首先,是坚持生态为本,自然循环,规划引领,统筹推进,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基本原则。其次,统筹协调城市的生态保护和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市政基础设施与水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水系统和绿地系统之间的关系。第三,注重绿色生态设施,灰色基础设施,地上设施和地下设施的有机结合。第四,构建包括低影响开发(LID)雨水排放系统、传统的雨水管渠的排放系统、超标雨水的径流的排放系统的三位一体的雨水基础设施。最后,实现六个功能,六个字概括就是“渗、滞、蓄、净、用、排”。 “海绵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空间约束和资源约束并举,保护和恢复城市的生态,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功能。 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王宗平 “海绵城市”建设要先易后难 目前华中科技大学已经在校园里开始着手搞“海绵城市”建设。实际上,高校或是园林绿化基础比较好的单位是比较容易建设“海绵城市”的,一方面这些单位有比较大的空间,另一方面像高校有一些来自于教育部或其他渠道的资金,可以作为基建的费用。其次,“海绵城市”建设无疑会让城市的施工增多,要让市民理解,必须加强“海绵城市”的宣传,高校等单位先建起来,可以让一部分市民去影响另一部分市民。总的来说,“海绵城市”建设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建设“海绵城市”尽量不要改变用地的原有功能。比如华中科大搞了一块下凹式绿地,我个人认为不是很成功。此前这块绿地经常有教职员工家属带孩子或带宠物来休闲,施工之后,把原来的绿地下挖后种下了芦苇和葱,为了让地块“海绵化”,让一块原本能玩耍的绿地变得不能使用了,得不偿失。这些问题在设计施工时都必须考虑到,并不是说下凹不可以,但坡度要计算好,要兼顾地块的原有功能。 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湖北设计分公司总工程师 颜二茧 “海绵城市”的本质是协调人与自然 人类自古以来都是滨水而居,但是洪水来了人要跑,为什么要跑?是因为人跟洪水在争地,洪水来了,说明城市本来就是水该流经的地方,把城市建在水流过的地方,就要考虑怎么和水共处。我们经常说“洪水猛兽”、“地震灾害”,本质都是自然现象,是因为人觉得它是“灾害”它才变成了“灾害”,因此建设“海绵城市”的本质,就是处理人与自然的协调问题,树立这个理念非常重要。 “海绵城市”建设理论不是单一学科或者单一部门能负责的,要注重各种相关专业技术的相互耦合,这里面既包括了给排水、城市规划、建筑、结构、园林景观、生态修复等各种专业,也涵盖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基础理论。 “海绵城市”作为城市建设的新理念,在改变单一以水治水的传统模式,统筹自然生态各要素,协调解决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等问题的同时,还要不断满足人们的文化、旅游、休闲、品质等多功能需求,不能为了“海绵”而海绵,要考虑园林景观融入人文、文化,提升人们生活居住品质,以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体性和谐发展。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