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市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探索之路
延吉市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首府,地处吉林省东部,长白山脉北麓。延吉全市面积为1748平方公里,65万常住人口中,朝鲜族占58%。延吉素有“歌舞之乡”“足球之乡”的美誉,朝鲜族歌舞曼妙动人;延吉也是美食、购物的天堂,朝鲜族美食、民族饰品构成别样风景。 延吉市辖区有六个街道、四个镇和两个农场。全市户籍总人口5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6万人,农业人口5.9万人。2014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324亿元,同比增长6%;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78.2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28.7亿元,同比增长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876元,同比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263元,同比增长10%。先后获得了全国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延吉市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民市民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城镇化水平迅速提升,走上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产城融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新型城镇化之路,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市城镇化率达到87%,位居吉林省各县(市)和全国百强县(市)之首。 随着延吉市城镇化建设正式纳入国家试点,城镇化将成为持续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强大动力,延吉将迎来新一轮城镇化带来的巨大发展红利。 鳞次栉比的高楼大气别致,纵横交错的城市道路宽阔通畅,富有朝鲜族特色的城市景观随处可见,热闹的韩国商品城等国际化购物商圈人流熙攘。每到夜晚,布尔哈通河两岸灯影绚烂,让人流连。延吉市把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宜居度作为城市建设的根本方向,加大建设和管理力度,做到规划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高水平、运作大投入,城镇化建设在发展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 一、科学规划,城镇化建设高标准起步。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所在。但同时,城镇化又涉及“人、房、钱、地、业”等诸多要素,是关系广大百姓“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复杂工程,需要高站位、全角度的长远规划,需要有力的组织推进、有效的制度保障,才能好开局、开好局。 延吉市在推进示范城镇建设的过程中,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超前谋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确定了实施“产城融合、双城驱动”战略,力争探索出一条具有国际视野、保持国内领先、独具朝鲜族韵味、符合延吉特点、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延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新兴工业区书记、常务副市长和常委副市长为副组长,有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下设城镇化工作委员会,由市级领导担任工委书记,设置四名副书记和一名主任,负责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运作、综合协调和指导各相关工作的开展。 延吉市以建设民族特色城镇化典范为目标,邀请国内外知名规划机构为城市绘制发展蓝图,做到土地规划、空间规划、产业规划、生态规划等相关规划有机融合,为各个城镇制定各有侧重的发展规划,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规划建设体系,城镇化建设科学有序进行。目前正在编制《延吉市朝阳川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延吉市新区景观设计规划》,制定落实规划分步建设实施方案。积极协调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中心,正在编制《延吉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委托吉林土谷城市规划设计公司编制了《延吉市申报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确保方案的可操作性和规划的权威性。 根之茂者其实遂。在高效有力的组织保障下,在科学前瞻的规划引领下,延吉市新型城镇化建设高点起步,一路向前。 二、提升环境,城镇化建设高质量推进。城镇化是一个集合概念,其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只有一个村镇的农民人居环境改善了,生活质量提高了,农民切实转化为市民,这一区域的城镇化建设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为了把延吉建成“最美城镇”,近年来当地投入30多亿元用于城乡道路、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在农村集贸市场改造、安全饮用水工程、厕所改造等方面投入财力和物力。目前,延吉的4个镇全部进入省级卫生镇,三道湾镇被评为国家级卫生镇和国家级生态镇,朝阳川镇仲坪村还进入了国家级“美丽乡村”试点,越来越多“美丽乡村”在延吉大地上涌现出来。 朝阳川镇塔吊林立,正在建设农民集中安置区光荣小区,共拆迁128户,年底,村民们就可以入住。同时,积极推进朝阳川镇棚户区改造项目,拆迁户数为595户,共拆迁6万平方米,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目前正在摸底调查阶段。 延吉市加快镇区和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积极推进万达城市综合体项目和上海城建设项目,拉大城市框架,加快延吉市中心城区和朝阳川镇区的连接,已完成镇区棚户区改造10万平方米,集中安置337户,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5万平方米。 三、产业支撑,城镇化建设后劲十足。产城融合不仅是促进人口和要素集聚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实现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关键。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延吉市结合本地区资源区位优势,大力推进各类产业园区发展,以城聚产,以产兴城。 过去,延吉市工业产业布局分散,产业关联性不强,主导产业不明显,为实现产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加速城乡融合步伐。延吉市运用市场化模式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城镇化建设,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格局。在项目布局上有意向城郊转移,先后将延吉卷烟厂、插秧机厂、啤酒厂、大京纺织等重点企业和大项目搬迁到东西两个工业区,带动城边农村发展。把产业带动的重点放在农业产业化建设上来,发展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0家,创建省级农产品及其深加工产品出口基地和中国朝鲜族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市场服务体系,斥资20亿元开发建设东北亚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大型农产品集散中心延吉万源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村集体经济实力的发展和壮大,是推进城镇化建设、提高农民进城后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朝阳川镇光荣村共有469户,1332人,劳务经济和第三产业是该村主要产业之一,全村常年外出务工人员1300余人,外出劳务收入1027.18万元。该村结合土地流转情况,积极发展绿色花卉产业,成立了光荣村花卉专业合作社,村民以入股的形式参与合作社。目前,该合作社已建设生态园6800平方米、日光温室11000平方米、大棚30栋。“每年,外出务工的村民不仅有自己的劳务工资,还能获得合作社的分红,有效增加了农民人均收入及村级集体收入。”光荣村村民介绍道。 四、改善民生,城镇化建设深入民心。城镇化建设效果好不好,民生工作是个硬指标。延吉市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广大百姓的利益,最终的发展目标依然是惠及百姓,改善民生。然而,土地是农民的根,如何让失地农民收入有来源、生活有保障,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摆在所有城镇化建设者面前亟待破解的一道难题。 土地流转是城镇化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的一环。延吉市以专业农场为载体,完善土地、金融、保险等扶持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流转市场,推动土地有序、合法流转,持续巩固土地流转农民的利益。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征地制度改革,实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制度,加速专业农场发展,解除农民离土离乡的顾虑,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步伐,让农民能够离开农村,进得了城、立得住脚、生活得好。 为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延吉市全力谋之,鼎力为之。延吉市提出,坚持“农民权利照样有、市民权利照样得”的原则,稳步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让进城农民平等享受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 近年来,延吉市切实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特别是加大困难群体和零就业家庭的扶持力度,确保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以内。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力度,适度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城市低保标准由380元/月提高到430元/月,农村低保标准由2800元/年提高到3000元/年。努力扩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五大保险”参保人数累计达到70.3万人次,2014年民生支出达到30.3亿元,占全年财政总支出的68%。建立健全群众就业、就医、就学、住房、养老等一系列保障体系,尤其是建立健全困难群体的保障和救助体系,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标准。不断完善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体系,努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加大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广泛开展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的健康素质。《快乐延吉大舞台》、《四季如歌》演出和艺术表演年均超100场。 延吉市累计投入建设改造资金25亿元,实施综治信访站、民生服务站、群众工作站“三站统管”机制,发展农村社区事务,为城乡居民营造稳定、舒适的生活环境,居民幸福感不断提升。通过不断努力,延吉市进入全国富裕级百强县,在全国县级市唯一被评为“全国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示范市”。 标准化住宅小区整洁舒适、养老保障逐步到位、产业园区梯次跟进……行走在延吉市,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已让众多百姓享受到了城镇化建设的红利,延吉市城镇化建设在百姓的希冀中正加速前进! 中国规划网 国际新闻联盟中国城市频道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