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城市建设 >

“中三角”充当探路者

时间:2015-04-22 14:56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陈莎莎
    靠某个巨型城市单打独斗的“个人英雄主义”模式,似乎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而城市“群”“群”联合,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发展模式。从中国战略改革的高度去理解,这次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探索,将成为中国城市群模式的“探路石”。

  4月16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全文。规划称,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的特大型城市群,有人称之为“中三角”。

  规划的基本目标是,到202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5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3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2万元。需要注意的是,规划特地把资源环境指标,放在经济发展之后的第二大指标,2020年森林覆盖率比2014年时提高3%,空气质量达标率提高10%。

  这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后,国务院批复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三大城市群涉及三个省、31个市,国土面积31.7万平方公里。这一区域承东起西、连南及北,是长江经济带三大跨区域的城市群支撑之一,也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全方位深化改革开放、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区域。根据发展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战略定位为:中国经济新增长极、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先行区、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

  规划有何新思路

  中部城市群发展规划思路,主要来自“中部崛起+新型城镇化+一带一路”的改革叠加。而其中,“多中心、一体化”成为探索的主要方向

  作为国家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与以往其他区域规划有什么区别?

  《国际金融报》记者梳理了国家发改委及参与编制的学者观点,发现中部城市群发展规划思路,主要来自“中部崛起+新型城镇化+一带一路”的改革叠加。而其中,“多中心、一体化”成为探索的主要方向。

  实际上,规划明确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六大任务中,第一大任务,就是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多中心、网络化”发展格局,促进“省际毗邻城市”合作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4月16日,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副司长于合军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将紧紧扣住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这条主线。此次规划的第一个特征,就是要构建“多中心”协调发展格局。通过城市群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更有利于一些中小城市在群体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大、中、小城市群,是中国城市纵深发展后的自然结果。“虽然是国家发改委公布的规划,但城市群本身是自然发展的结果,城市之间的合作早已相互渗透,现在只是把这样的合作,进一步上升为国家战略,而具体执行仍然由地方主导。” 复旦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副院长任远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

  “今后将以城市‘群’的模式,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上世纪90年代以中小城镇发展为主,2000年后以大城市发展为主,到了现在,大中小城市自然形成了城市群。”任远分析。

  实际上,三省在规划获批前,就已经在区域合作上迈出步伐。据统计,三省已在产业、交通、科技、文化、旅游、生态、公共服务等领域签订30多项合作协议。2014年12月初,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四地的住房公积金缴存实行异地互认和转移接续。这是跨省级行政区域公积金互认的首度“试水”。

  特别要注意的是,跨省小城市群之间合作,比大城市之间合作难度低。于合军表示,“近些年来,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呈现一种比较好的趋势,就是区域之间包括次区域之间发展合作的态势十分良好。我们在规划里也点到了很多次区域或者叫区域之间的合作,像‘咸岳九’,就是咸宁、岳阳、九江的小三角,比如再就是‘新宜萍’也就是新余、宜春、萍乡与湖南长株潭城市群的合作等等,通过这种城市群的组团发展来带动整个面的发展。”

  这样跨省的小城市群将大批涌现。发改委的规划明确指明了6个省际毗邻城市组团发展:咸宁—岳阳—九江;荆州—岳阳—常德—益阳;九江—黄冈—黄石;长沙、株洲、湘潭—新余、宜春、萍乡;黄冈—安庆—六安;九江—安庆—池州—景德镇。

  2小时直达的交通

  “2小时直达”将在长江中游得以实现,而农村通客车率达到100%,至少5个机场将得以新建

  一张巨大而密集的交通“网”正在形成。

  在此规划之前,《国际金融报》记者在国家发改委网站中梳理发现,江西11个设区市都将全部通高铁,湖南省计划三年内80%县市实现管道气化。而《规划》对三大城市群的交通、能源管道做了更“雄伟”的规划。

  比如在航空方面,《规划》提出,将加快上饶、十堰、岳阳、武冈等机场建设,推动襄阳刘集机场、常德桃花源机场、九江庐山机场、景德镇罗家机场改扩建工程,启动新建荆州、黄冈、娄底、抚州等支线机场。加快武汉、长沙、南昌等临空经济区建设。

  陆路交通方面,规划明确,将实现省会城市之间2小时通达,省会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1—2小时通达。加快发展农村客运,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100%。

  其中,快速铁路将长江三角与长江中游快速连接:建设杭州经长沙至昆明、合肥至九江、南昌至赣州、赣州至深圳、九江至武汉、武汉至西安、怀化经邵阳至衡阳、重庆至郑州等铁路;建设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等城际铁路。

  普通铁路也新建扩建至更小城市:建设衢州至九江、黔江经张家界至常德、六安经安庆至景德镇、鹰潭至梅州、蒙西至华中煤炭运输通道;实施皖赣、渝怀等铁路扩能改造;建设常德至岳阳至九江铁路。

  高速公路将进一步连接至港澳:推进南昌至九江、南昌至樟树、京港澳高速湖北段等高速公路改扩建,建设船顶隘至吉安、南昌至茅店、张家界至武冈、湘鄂界至慈利、来凤至咸丰、建始至恩施等国家高速公路;适时建设平江至益阳、武汉至阳新、通城至修水等地方高速公路。

  对于水陆交通,将加快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打造集现代航运物流、综合保税服务、临港产业开发为一体的长江航运中心。第二层,将加快建设宜昌、荆州、黄石、长沙、岳阳、南昌、九江等主要港口。再下一层,地区性重要港口包括,重点建设鄂州、襄阳等地区重要港口。

  众多的基建项目,资金从哪来?规划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这一栏中,将PPP模式作为重要融资渠道。任远则向记者表示,未来将不仅如此,“融资渠道将更多样化,单纯的公私合营也不一定能满足需求,需要探索更多、更灵活高效的融资模式”。

  六大产业如何分配

  《规划》并不希望长江中游城市群,变成相互之间的竞争,而是希望打造一体化、相互合作、资源良性配置,获得“1+1+1>

  3”的资源整合效果

  最令人担忧的问题之一,是“千篇一律”的严重同质化发展,所造成的城市之间恶性竞争。对此,发改委采取的策略是,对大的主导产业框架进行细分。

  “比如,生物产业重点要在哪儿发展、光电产业重点在哪儿发展、家电产业要在哪儿发展等,在一些细分行业上也对城市群内部各个城市进行了不同要求,从而推动构建产业上中下游协同配套的格局,形成整体合力。”于合军表示。

  记者在《规划》中发现,总共涉及六大产业,分别是生物产业、新能源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汽车产业。而且这些产业也不一定都放在武汉、长沙、南昌三大核心城市,有一些产业,发改委认为应该交由其他城市发展。

  例如,规划并未将武汉、长沙、南昌列入新能源发展的主要基地,而是交给了宜昌、黄冈、咸宁等小一点的城市。规划表示,生物产业,以武汉、宜昌、长沙、衡阳、南昌、抚州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为重点,加快推动生物和新医药产业产学研用联盟建设;建好黄冈、樟树、袁州等优质药材种植和生产加工基地,发展生物医药产业。

  除了生物产业,新能源也同样未交给武汉、长沙、南昌。规划表示,而是要发挥宜昌、黄冈、咸宁、株洲、湘潭、娄底、新余、宜春、上饶等地产业基础优势,加快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装备制造;加快咸宁、荆州等地页岩气勘探开发,推动勘探开发、钻井采气、存储运输等环节重大关键技术突破和装备自主化进程。

  值得关注的是,于合军表示,在一定区域实现一定程度的同质化,有利于联手打造产业集群,增强这个区域主导产业的竞争力。他说,同质化的核心或者关键,是要避免恶性竞争和内部的相互蚕食,如果把内部竞争合理引导,防止产生恶性竞争的话,在一定区域的同质化反而有利于打造产业集群。“因为,毕竟就单个城市来说,实力和竞争力还是要弱一些,如果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国内国际竞争的话,竞争力就会更强。”于合军说。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