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城市建设 >

城市群的“出局”与“入围”

时间:2015-04-12 10:13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李杨
    城市群有没有边界?这个疑问缘于本周的两则新闻:一则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而安徽未在此列,出乎很多人意料;另一则是有媒体报道称,《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在即,山西、内蒙古等省份,都期望通过最后的努力,争取“入围”。
    2012年全国两会上,位于中部的湖北、湖南、江西三省提出,希望在长江中游打造一个“金三角”,寻求产业联合互动发展,被人形象地称为“中三角”,这一想法受到国务院有关部门认可和支持。而此后,以合肥为代表的“皖江城市带”宣布“加入”。在该区域的各类联席会议中,也多次出现合肥的身影。就在今年2月,合肥、武汉、长沙、南昌四市有关负责人还在合肥签署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三届会商会合肥纲要》。也正是由于四地的频繁往来,此次安徽未被列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范围,让很多人感到意外。
    当前,市场千呼万唤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关规划,更是因为极高的战略定位而备受关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邻近京津冀的多个省市的代表委员都呼吁,要求将本省纳入该战略的范畴,希望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供应、环境治理、旅游文化等诸多方面,与京津冀展开深度合作。
    回顾近年来多项区域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不少省市都有过“出局”或“入围”的类似经历。但是,值得深思的是,为什么一定要列入规划才能深度参与到某一个区域的合作中?城市群的边界在哪里?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又在哪里……
    由于空间位置邻近,经济活动联系紧密,产业在发展中形成合理的分工和协作,城市之间产生了内在联系,聚集人口、创造价值。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由不同功能和规模的多个城市聚集而成的城市群,正在深刻改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格局。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或几个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带动力,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城市群的范围,而城市群的“边界”,也更多是一种辐射边界。
    相对于国家的整体战略布局,对于地方政府来讲,更复杂的心态或许还来自于对自身话语权和影响力的考虑。例如,在不同的城市组合里,每个城市特别是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和地位或许都会发生微妙变化。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在许多区域规划的编制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对于该区域取什么名,哪个城市名称该放在前,都争执不下。
    而在推动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推动产业的聚集与跨区域合作、推动人员的相互往来和流动上,可以说,政府既是推动者,有时也不自觉地扮演“门槛设置者角色”。不同级别的政府或许可以站在不同层面来统筹生产力布局,帮助打破发展瓶颈,逐步缩小区域差距,但前提是要真正打破“一亩三分地”的固有思维。更为重要的是,要有制度为这种打破固有格局的做法提供支持和保障。
    现实中,地方政府在推动跨区域合作中往往带着复杂心态。例如,对于需要双方甚至多方共同出资的项目,各自拿多少钱?项目建成后,利益如何划分?区域性生态治理和补偿标准如何界定……
    按照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需求,未来,更多城市群规划将陆续制定并出台实施。我们乐见,通过诸多规划的紧密衔接,以及体制机制的深化改革,一步步帮助打破行政壁垒,使各类要素的流动突破城市的“边界”,通过这种方式,让城市群一步步“扩围”,让发展改革成果与群外的城市共享。例如,诸多规划之间如何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推进中实现有效衔接?不同地区的人口、医疗、教育等政策如何与新型城镇化对接,如何满足人口自由流动的需求?各类财政、税收政策如何满足城市间相互融合的需求?政绩考核体制如何鼓励官员打破固有思维?
    在这种发展思路引领下,让不同地区之间有合作的愿望和动力,并使合作的现实通道不再系于“更高层面”推动,而是能在现有制度保障下,蹄疾步稳,水到渠成。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