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建设生态安全和谐、功能与国际接轨、空间集约高效、设施绿色低碳、生活和谐幸福的国际宜居城市。 这是珠海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全新起程。随着港珠澳大桥时代的即将到来,在港珠澳共建国际都会区的机遇下,珠海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统筹发展、规划先行、文化传承、改革创新等原则,从经济、人文、社会、生态、城市建设等多个领域着手,将新型城镇化的理念全面融入国际宜居城市建设的各个环节,有望推动珠海打造成为宜居城市的标杆和示范。 在珠海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作为建设国际宜居城市的主力单位之一,珠海市住规建局联合多部门出台系列惠民举措,大力推进住房保障、社区公园建设、农村环境改善、行政效率提速等工作,让国际宜居城市建设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市民,提升市民的“幸福指数”,进一步提高了城镇化质量。 撰文:罗文范 重点规划陆续落地城市宜居再迈新程 “海上云天,天下珠海。”围绕“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市”的定位,珠海近两年来以世界眼光、全球视野对城市建设进行高端谋划,邀请国内外的规划大师对珠海未来的发展把脉问诊并亲自操刀,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准,以集约、低碳、智能、人本为特色的城市规划相继出炉,勾勒出未来美丽珠海的蓝图。 珠海北站附近将打造成高品质城际轨道交通TOD,香洲港、香炉湾区域将变身城市山海中央公园、国际文化艺术海岸……如今,一批批环境宜居项目逐渐落地,在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同时,也日益转化为珠海吸引资源、产业、人才等发展要素的动力,推动了国际宜居城市的建设。 唐家湾TOD绿色生态新城 建设高品质城际轨道交通TOD 想象一下,从小区里沿着慢行步道就能到达有轨电车站点,风雨走廊让你艳阳天不打伞、雨天不湿鞋,交通出行难不再成为困扰。这样的场景将在唐家湾TOD(公共交通为导向)绿色生态新城实现。 据了解,作为广东省TOD开发的示范区域,这个占地9.94平方公里的小镇将以公交出行为导向,打造成为高品质的城际轨道交通TOD。多功能混合的邻里社区、“单向二分路”的道路模式以及“小街区”的布局模式等理念将在这里实现。 北站800米范围内为核心区 随着广州至珠海城际轨道的开通,珠海与珠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联系更为紧密。其中,广珠城际轨道的唐家湾珠海北站设立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北部,为该区域的开发建设带来重大的机遇。“目前该区域土地资源丰富,地势相对平缓,坐拥背山面海的景观特质,具备优良的开发条件。”市住规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作为珠海闪亮的名片,情侣路以自然、浪漫、休闲的特色吸引了不少游客。但随着沿线人工活动的加强,滨水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原有水生植物、河滩逐渐消失。为改善情侣路滨水生态环境、提升沿线景观,珠海市住规建局开展了香洲港区域改造和香炉湾沙滩修复与景观提升工作,力争到2020年将其打造成城市山海中央公园、国际文化艺术海岸。 根据规划,该区域将以滨海休闲、滨海娱乐、文化服务、生态休闲为 基于城际轨道站点赋予的交通优势和土地开发潜力,珠海决定打造唐家湾TOD绿色小镇。记者了解到,该规划区位于唐家湾北部,北与中山市南朗镇接壤,南靠科技创新海岸(南围)片区。规划总用地面积约9.94平方公里,核心区为1.46平方公里。规划人口规模约为10.94万人。 根据TOD模式开发建设理念,该小镇按照“建设步行优先的邻里社区、优先发展自行车网络、创建密集的街道网络、支持高质量的公共交通服务、创建多功能混合的邻里社区、土地开发强度和公共交通承载力相匹配、提倡短程通勤、建设节能建筑和社区系统降低碳排放”的八大原则,采用“单向二分路”的道路模式及“小街区”的布局模式进行规划,打造成为高品质的城际轨道交通TOD。 其中,广珠城际轨道珠海北站周边半径约为800米范围是进行TOD综合 开发的核心区域。珠海提出,要以现代交通发展理念为先导,以绿色生态为本底,以高端服务为主导功能,将核心区建设成为珠江口西岸现代交通模式实践的典范、珠海滨海综合开发的示范区。 除了进行TOD开发外,该区域还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其中超过5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建筑应达到三星级,其余公共建筑至少达到二星级;同时达到上述标准的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重50%。目前,规划区绿色建筑分布范围内的地块共184个,总建筑面积约814万平米。 3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 据介绍,该小镇由广东省铁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珠海华发高新建设控股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建设。项目按照规划进行分期开发,共分为启动期、二期和三期等三个阶段。 其中,珠海北站周边半径约为 800米范围为启动区,其主导功能为居住与商业,通过高品质住宅项目的开发以及大规模、高档次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为片区吸引一定的人气,为后续开发提供支撑。 情侣北路以西的全部用地为第二期,主导功能为居住、工业、公共配套、轨道交通。而第三期位于情侣北路以东、现状规划填海区域,主导功能为居住、商业。通过第三期的开发建设,使规划区的人气得到全面的提升,活力得以初步展现。 据市住规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完成该片区的概念性总体设计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修编工作,现正在组织相关单位从城市详细设计、绿色建筑、绿色交通和绿色市政四方面编制指导开发建设的实施导则。 根据规划要求,2015年将完成项目区域的绿色开发建设实施导则,并开展土地平整与用地出让等工作;后年完善区域内相关交通设施建设,修建公共交通体系;2017年开展启动区内的公共空间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香洲港、香炉湾区域环境整治提升规划 “串联”公共空间走廊打造文艺浪漫海岸 核心主导功能,规划范围包括香洲港、野狸岛到菱角咀的情侣路滨海沿线及近海区域(含情侣路)。 实践中,珠海将贯彻“生长的自然”、“浪漫山海链”、“生态”等三大理念,减少过多的人工干预,创造自然的山海公园,规划将香洲港及海滨公园、景山公园、香樟山一起建设成为城市的山海中央公园,打造成未来珠 海“一带九湾”最重要的名片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山海公园内部通过公共空间廊道“链”,把自然景观(包括周边的山体及海滨公园、海、沙滩、野狸岛等)、人文节点(即结合场地自然环境特征塑造如公共艺术中心等标志性人文节点)等进行串联,最终形成“活力环+文艺岛+都市畔+浪漫湾”的格局。 据介绍,该规划由巴塞罗那城市发展局和深圳蕾奥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设计,格力集团为建设单位,项目建设总工期在2—3年。按照计划,香炉湾滨海环境提升项目预分为3个主要阶段,其中2016年前建设香洲港南堤、海燕桥以及海燕桥周边环境和公共艺术中心;2018年前建设香洲港爱情湾区域和香炉湾区域的人造沙滩,以及提升情侣路沿线的各项服务设施与景观环境;到2020年,野狸岛生态休闲公园实现整体优化和提升。 住规建局 转作风提效能优环境促发展 整合窗口推动“一站式”服务、试点并联审批提高行政效率、信息化手段实现“一张蓝图”管到底……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之时,在珠海加快推进行政审批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型之际,珠海市住规建局以务实的行动,回答了新时期如何简政放权、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命题。 这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样本,也是珠海政府部门转作风、提效能的一大诠释。通过优化审批流程、精简办事环节、压缩办事时限、承接和下放审批权限等手段,市住规建局努力 让企业和老百姓办事更方便、更高效、更满意。 可以预见,不断提升的行政效率将为地方经济发展营造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也为创建国际宜居城市铺垫基石。 窗口整合 “一站式”服务让百姓少走冤枉路 “以前要到处跑,现在各个窗口集中在一个地方办公,办事方便多了。”在珠海市政务服务管理局服务大厅,珠海世邦国际商贸中心工作人员拿到施工许可证后十分开心。 行政服务窗口是普通市民、各级企业日常与政府职能部门打交道的一个重要渠道,窗口虽小,承担的责任却异常重大,这里是群众最直观感受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作风的地方,也最能真真切切地体会到政府的服务水平和效率。 为了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市住规建局克服工作人员不足、数据交换 及办公场地的局限,把“建筑业企业资质”、“房地产物业”等13个窗口并入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实现所有审批事项和社会服务事项一站式受理,减少老百姓来回跑的时间,于是出现了上述的一幕。 整合窗口资源只是第一步,在实践中,市住规建局认真贯彻“公正、便民、廉洁、高效”服务理念,坚持问题导向,立行立改,创新服务谋发展。 为了推动重点项目的快速落地,该局在大厅设置重点项目审批综合接办窗口,不断完善建设工程行政审批“绿 色通道”、“窗口预约”、“容缺审批”等服务建设,累计为珠海现代有轨电车1号线工程、梅华路改造工程、珠海十字门中央商务区横琴片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珠海横琴新区综合开发项目、“一院两馆”等440个重点项目,提供个性化贴身服务,赢得了业界的好评。 此外,2014年8月,该局驻政务服务大厅正式试点规划业务审批综合窗口和建设业务审批综合窗口,进一步打破专业分工壁垒,及时分流各专业窗口排队人流,有效解决因窗口功能割裂而需要办事群众跑多个窗口的问 题,同时能够全面提升窗口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再者,所有窗口全面实现预约、延时以及不限定叫号服务,工作人员直到送走最后的办事群众和企业才可下班。从2014年到现在,该局驻政务服务局窗口共提供约400宗预约服务和延时服务。 在此基础上,市住规建局全面更新梳理窗口办事指南、调整完善窗口相关业务流程,推动政务服务的精细化管理。相关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该局窗口连续被评为“文明窗口”,近年来更是在各项考核中名列前茅。 效率提升 11个审批事项时限压减41% “办事难、盖章多,行政审批流程太复杂了!”不少市民经常有这样的感受,提升部门办事效率成为众多市民的期待。 顺应群众对行政审批改革的期盼,以珠海市住规建局为代表的5个行政部门率先在2014年8月份“晒”出权力清单,明确行政职权和政务服务项目,防止行政权力越位、错位、移位、缺位,而造成行政效率低下的情况。 在此基础上,结合珠海开展的第五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住规建局明确规定,在办理行政审批和社会服务事项工作流程不能超过“受理、审查、批准”三个环节,11个审批事项办 事时限压缩了41%左右,与法定时限相比,共节省183个工作日。 与此同时,该局下放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建设工程夜间施工许可、物业服务企业资质审批到区(功能区),确定三级、暂定三级物业服务企业资质核准事项下放各区实施的具体方式,确保改革事项落到实地。 作为珠海优化服务、压缩办理时限的重大创新举措,建设工程并联审批试点受到了社会的认可。 据了解,所谓“建设工程并联审批”是指通过“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办结”的方式,集中多个部门的审批于一个中心点,实现多个审批事项的“一窗受理、同步办理、一窗办 结”。2013年年底,市住规建局在市政务服务大厅建立3个建设工程并联审批(集装箱)窗口(即“规划报建、施工许可、竣工验收”三个窗口),正式启动建设工程项目并联审批业务。 在试点培育并联审批项目时,市住规建局提出,只要涉及到两个以上部门的事项,均可申请并联审批,打破了实施方案中要等某个阶段所有协同审批部门的资料齐全才能走并联审批的门槛,大大方便了群众。 “没想到这么快能办好,真是省了不少事,这才是真正的速度和效率!”第九中学新建教学综合楼项目报建人张玉龙表示,以往报建要跑住建局、市 气象局、市公安消防局等多个部门,起码要27个工作日才能拿到许可证。现在并联审批后,只要把材料交给一个窗口,4天就能搞定。 截至目前,市住规建局牵头负责的“规划报建、施工许可、竣工验收”三个阶段并联审批业务共受理18宗,已完成17宗,1宗正在办理。此外,接受前期咨询服务149宗,对外提供并联审批资料汇编98本。 该局负责人表示,并联审批效率提升潜力巨大,将通过18宗并联审批试点着手研究并联审批流程规范化、系统化、高效化工作机制,并借助信息化技术促进并联审批的发展,争当服务创新的排头兵。 信息为媒 一体化信息平台助推科学决策 行政效率的提升,需要插上信息化的“翅膀”。针对群众反映的在各个窗口办理业务时,有些企业基础信息材料需要重复、多次提供的问题,珠海市住规建局正在开展规划建设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通过梳理22个业务科室、17个局属单位、4个职能部门及7家现有信息系统的建设单位的业务流程,实现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共享、办公协同等,提高服务水平。 探索还不仅限于此。“数据资源是科学管理的基本保障。”近年来,珠海市住规建局始终将数据建设作为信息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制订了包括控规成果、基础地形图、规划三维模型等数据标准化体系,开展完成了全市域控规成果、航空影像、中心城区约100KM2现状及审批档案、三维现状模型、规划地形图等数据的建库工作,横向实现覆盖城市用地“前世今生”的“一张图”管理,纵向实现地面地上“二三维一体化”的“多维度”管理。 目前,数据成果已为“城市之心”、市民文化广场、拱北 口岸整体城市设计等多个宜居项目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撑,并多次在市领导主持的规划成果汇报会上,提供直观、科学的三维辅助决策手段,辅助成果评审,提高了规划管理的科学性,为建设国际宜居城市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针对各项规划不协调导致“落地难”的问题,珠海在全省率先提出了“五规融合”的措施,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城乡规划“五规融合”,让众多规划实现“形散神不散”,集中力量建设国际宜居城市。 为此,珠海将综合运用信息资源规划(IRP)方法,对现有的各类规划、国土、发改以及生态环保等各部门的发展目标、发展规模、用地指标、用地布局空间进行差异分析,通过搭建“五规融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一张图、一个信息平台、一个协调机制、一个审批流程、一个反馈机制”,让不同部门和项目在同一个平台上统筹协调,最终实现一张蓝图管到底。 国际新闻联盟中国城市频道 中国规划网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