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城市建设 >

城建声像档案全程跟踪城市建设

时间:2014-11-09 09:00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张扬

两张拍摄于上世纪50年代的照片,左图拍摄于南门楼上,右图拍摄于承天寺塔上。

今年,银川市共对欣安小区、四季园小区、新桥小区等10余个老旧小区进行供暖改造,施工临近时,却发现手里没有图纸,尤其是供暖管线资料的缺失,影响了工程进度。直到银川市城建档案馆为其提供300余份工程图纸、档案资料后,工程量核实及规划设计才算顺利开展。昨日,记者来到这个专业档案馆,了解到这里收藏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交通运输设施工程等11个方面的档案。

每年1000多个项目资料送到这里

在城建档案馆,档案资料分为108个大类,在现有的超过15万卷档案中,来自民用建筑的档案是最多的。该馆馆长郝春丽告诉记者,每年有1000多个送审移交的竣工项目,要将工程建设的所有图纸(建筑结构、水、暖、电、施工材料等等)和资料,在竣工3个月内送交到档案馆。

在档案制作室内,桌子上、地上整齐地摆满了等待录入的档案,七八位工作人员正在一张一张地过目印章。一个项目有多少档案?郝春丽告诉记者,用档案盒装,文字档案不超过2厘米厚为一卷,图纸档案不超过4厘米厚为一卷,一般8000平米左右的工程项目大约15卷,大型工程在100到300卷。

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定期收集声像资料

馆内1958年时的规划图、规划审批资料、图纸等,有一部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银川旧城照片,可以算是最早的城建档案,也是镇馆之宝。这些照片部分存有底片,大多是6×6尺的样张。里面有上世纪50年代的鼓楼、玉皇阁建筑群,有东门、西门、双城门、承天寺塔等较大的建筑物,十分珍贵。

这些照片是声像资料的一部分,目前档案馆采集到的声像资料是从去年开始的。郝春丽介绍说,每年,银川市都有大型工程开工建设等,需要专门派人集中一段时间进行拍摄、收集资料。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也要不定期进行收集。像今年的唐徕小区拆迁,就留存下完整的图片、视频资料。在平时,也要对城市面貌进行收集,在不同时期都要留下相应的城市资料。

档案数字化3年内完成

如此多的档案资料存放,自然不是想象中库房堆放杂物的样子,而是专门有一个标准化的档案库房。这些档案进入库房前,都要先进行编号,并排序录入到电脑中。这样一来,想调阅资料,只需要查到编号,就可以到库房中取出来,一点都不麻烦。

但纸质资料只此一份,时间太长的话,难免会有损失。于是,对这些档案做数字化处理就势在必行。郝春丽告诉记者,今年9月馆里启动了数字化处理档案项目,计划用3年时间,将现存的档案以及即将收到的档案扫描拍照,全部录入到系统中,这样在电脑上查阅就十分方便。

资料大部分公开,市民也可查阅

这些档案都是较为公开的档案,除了部分地下管线档案不公开外,房屋建筑资料都可以查阅。市民查阅,只需要提供个人身份证即可。如果是单位查阅的话,需要带着介绍信,填写档案查阅登记表即可。

郝春丽告诉记者,单位查阅比市民查阅得多一些,施工单位来查阅施工过程中的资料,维修时查图纸,企业进行资质年审等。个人查阅用途广泛

一些,前些年过来查资料的大多是为了办理房产证,现在更多的人查阅资料是因为房子有工程质量问题,为了打官司所以过来,因此律师成为个人查阅档案资料里最大的一个群体。

当然,这些档案的用途不只是这些,郝春丽说,如果因为不可抗因素,导致城市遭受毁灭性灾害后,在复兴重建时,城建档案馆中存放的档案将成为最重要的原始资料和相应证据。

■本报记者张扬文/图
    国际新闻联盟中国城市频道 中国规划网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