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新闻网专稿(张永新 高志勇 刘雅利 王艳君)滦县,有“千年灵秀地,关西第一州”之称。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近年来,滦县大力实施“大县城”战略,提高聚集产业、吸纳人口、统筹城乡的综合承载能力,城市建设就在这山水自然、文化传承中延续与发展…… 规划夯基,挺起城市建设的脊梁 有个性的城市,才是有特色的城市,有魅力的城市,才是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的城市。 作为拥有国家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三城”殊荣的县级城市,滦县顺势而为,厚积薄发,把幸福、宜居作为城市发展的导向标,加快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县城、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和冀东文化名城“新三城”,在“转型升级、绿色崛起”的进程中,以“进位全省十强、建设中等城市”为目标,把中等城市建设作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通过实施文化旅游崛起工程,产城融合互动工程,城市品位提升工程,夯城市之“基”,铸城市之“魂”,显城市之“韵”,全力打造“经济生态强县、文化旅游名城”,以更开放的理念搭建起城市发展的框架。 这县按照拓展空间,完善功能,丰富内涵的要求,聘请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20多家规划设计部门,科学编制了中等城市规划等68项规划。围绕“经济生态强县、文化旅游名城”的城市发展定位,合理安排功能区,统筹城市各类用地,推动新城中心区、古城旅游区、响嘡工贸区、高铁新区、滦河新区和滦河风景区“五区一河”融合发展。 新城中心区,突出行政中心、商业中心、工业中心的功能,重点建设科教文化、现代商务、新兴产业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区。古城旅游区以“滦州古城”为核心,着力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及旅游相关配套产业,力争“十二五”末建成国家5A级景区。响嘡工贸区依托司家营铁矿大力建设绿色、生态、环保的现代经济区。滦河新区以休闲度假和创意生态产业为重点,建设具有滨水特色的城市新区。高铁新区,以津秦客运专线建设为引擎,建设功能完善、产业聚集、绿色生态的新城区。“一河”突出生态休闲功能,大力发展滨水文化生态观光游、水上娱乐体验游等项目,建设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既要“面子”,更要“里子”。滦县把项目建设作为城市功能升级的重要支撑,累计投资260亿元,实施了86项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等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建成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人口21.8万,城镇化率达到52%。以交通路网建设作为激发城市发展活力的支撑,启动了滦海大桥、范榆一级路等总投资40亿元的“六纵六横”城市交通网络工程,初步构建起南襟港口、北接高铁、东连机场、西达高速的立体化交通网络。 文化铸魂,彰显城市内涵的基因 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更是彰显城市内涵的基因。滦县坚持“山水为形、文化为魂”的理念,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底蕴,打造“城市之魂”,使文化“软实力”转化为“硬支撑”。 文化支撑,打响“滦泽千里”的历史文化品牌。深入实施古滦州历史遗迹、文化抢救修复工程,重新修建了研山文峰塔景区、横山景区等人文景观,建成滦州龙山中山公园、辛亥滦州起义纪念祠和全省首家专题皮影博物馆,先后被评为“中国滦河文化之乡”“中国皮影艺术之乡”和“中国地秧歌之乡”,打响了“滦泽千里、城迎天下”的文化旅游品牌。凝炼形成了“明礼、兼融、创新、图强”的新时期滦县人文精神和“秉公尽责、知难而进、只争朝夕、务实有为”的干部精神,人民群众的归属感、自豪感显著增强,打响了富有特色的人文精神品牌。 绿色支撑,大力实施“公园化”战略和“绿色家园”攻坚行动。先后建成和完善了研山公园、五子山公园等一批园林工程,新城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4.89%、40.7%和12.45平方米,建成省级生态园林县城,构筑了城在林中、人在绿中、房在园中的总体城区风貌。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累计淘汰水泥产能17万吨、炼铁产能330万吨、造纸产能3.62万吨,荣获“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示范县”称号。 幸福支撑,让每个市民既是建设者,又是欣赏者。在城市建设中,滦县坚持城市改造建设与改善民生工程相结合,积极推进住房保障和“三改”工程,启动实施新华里、友谊里等旧小区改造和北双山等7个城中村平改工程,投资8亿元的33万平方米古城安置房具备了入住条件,216套廉租房和135套经济适用房建成入住;以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作为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双五”工程,年内确保所有行政村实现村街道路硬化“全覆盖”,60个村实现村街道路“户户通”;全面推行城区“网格化”管理模式,投资223万元建设数字化城管系统,建立起城乡一体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城区管理实现了全天候、全覆盖,让群众在生活中真实地感受到了城市发展带来的便利。 产城融合,迸发城市发展的活力 以产兴城、以业聚人,滦县弹出园区建设和古城开发的“二重奏”,推动产城融合。 筑巢引凤,城市建设与园区发展同步。重点项目向园区集结,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产业链条在园区延伸……经济开发区、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司家营经济开发区、滦河文化产业园区等“六大园区”,正成为滦县增强城市产业支撑的主阵地。 位于新城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其前身是始建于2003年5月的台商工业园。十几年来,开发区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吸引世界500强企业——美国林肯电气集团、中国500强企业——伊利集团、庞大汽贸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以冶金机械、装备制造、新型建材、食品加工、现代物流为主的产业体系,夯实了城市产业发展的基础。特别是继2007年后,全国乳业民族品牌和行业领军者——伊利集团再次将项目落户于此,携手打造“全球最大的单体高端奶液态奶工厂”,种植业、饲料业、包装业、运输业、餐饮业等诸多行业因此拉动而发展迅速,相关产业链价值高达80多亿元。以经济开发区为龙头,这县在城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唐山百货大楼滦县店、光明商城和步行街改造等工程,鼓励发展餐饮服务、城市“夜经济”等业态,以产业集聚、政策吸引促进人口聚集,实现了城市由单一中心向多核中心的转变。 老城开发,填补城市建设的“短板”。位于新城东部5公里的老城,历经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曾是一片疮痍之地,城不像城,村不像村,亟待县委、县政府的破题和新解。经过一次次研究、学习考察,县委、县政府决定引进“无中生有”的“彝人古镇”项目建设者,依托千年历史文化底蕴复建滦州古城。仅仅两年时间,一座“明清建筑风格,滦州文化品格”,集文化、旅游、商业、人居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滦州古城便耀世而出。目前,888亩核心景区主体已建成,民俗文化街、韩国风情街等九大主题商街陆续开街,紫金塔、关帝庙等景点正式开放。2013年,古城旅游呈现井喷式增长,接待游客达到720万人次。 以“滦州古城”为龙头,滦县谋划实施滦河文化产业走廊,构建集历史文化游、红色文化游、宗教文化游、民俗文化游、山水生态文化游为一体的文化旅游框架,“滦泽千里、城迎天下”的滦河文化品牌已成为滦县发展的“金名片”。
无处不精细、无处不精致、无处不精美、无处不精心、无处不精彩——滦县用心经营城市,装点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