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城市建设 >

三亚市撤六镇设四区 城市变迁“三亚速度”成现代神话

时间:2014-06-28 08:19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汪志民
老一辈三亚人见证城市变迁感叹“三亚速度”
 

原三亚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市政法委书记、市旅游领导小组组长陈人忠
 

原三亚市(县级)副市长廖梅秀
 

    2014年1月份,国务院批复同意三亚市撤六镇设四区的请示,此举意味着三亚将步入城乡一体化进程。近日,三亚正式公布四区名称,分别为海棠区、吉阳区、天涯区、崖州区。目前三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该项工作,正迅速成立工作组制定工作计划,乐观估计在今年10月底之前将完成新设各区班子成立、机构设置和各项调整工作。

    撤镇设区为三亚腾飞插上翅膀

    据资料记载,崖县于1950年4月解放并成立县人民政府。1954年10月中共崖县县委、县政府及直属机关从崖城搬到三亚。1984年5月19日,国务院批复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设置三亚市建制的请求》同意撤销崖县,设立三亚市(县级),以原崖县的行政区域为三亚市行政区域。1987年底三亚市升格为地级市。

    2014年1月份,国务院批复同意三亚市撤镇设区的请示,同意撤销海棠湾镇、吉阳镇、凤凰镇、天涯镇、育才镇、崖城镇等六个镇,设立海棠区、吉阳区、天涯区、崖州区等四个区。海棠区管辖原海棠湾镇行政区域;吉阳区管辖原河东管委会行政区域,吉阳镇行政区域;天涯区管辖原河西管委会行政区域,凤凰镇、天涯镇、育才镇行政区域;崖州区管辖原崖城镇行政区域。目前三亚市委市政府正在就此事紧张筹备中。

    每一次决策,都在指引着三亚的发展方向,都在为三亚设立更高的起点。纵观全国,早在2004年,深圳便实施撤镇设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民委员会。此举使27万农村人口全部转成“城里人”,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在2004年到2009年间,深圳现代化进程迎来重大历史性改革,原来的260平方公里的集体所有土地也收归国有,城市现代化工作全面铺开,深圳成为了中国首个无农村无农民的现代化城市。经过30多年的发展,经历多次重大决策的实施,深圳由一个昔日的边陲小镇变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新兴现代化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

    如今,三亚也在面临新的转折,等待她的也许是更加灿烂的明天。
 

60、70年代牛车、拖拉机是市区建设主要运力(翻拍)
 

1992年12月7日,凤凰机场工程实施爆破一座山头(翻拍)
 

    三亚发展带动疍家人生活质量

    三亚在历史的长河中一路走来,从一个边陲小渔村发展成为国际热带滨海旅游城,其中百味只有与她一起成长的人才能深刻体会。

    在高楼林立,各大五星级酒店争相拔地而起的南海路旁,有一个渝港新渔村。那里居住着曾经祖祖辈辈都以打渔为生的疍家人,他们见证了三亚从一个荒无人烟的小渔村,成为人烟繁闹的国际旅游岛的过程。

    今年57岁的梁先生,从小与父母一起出海打渔,并居住在现为鸿州码头的海边,在1978年,成为第一批从海上迁移到陆地上的疍家人。

    梁先生依然能清晰记得当时迁移的情景,“那时候,崖县的革命委员书记到渝港大队动员我们上岸定居,那时的渝港新渔村还是一片大荒地。”时年21岁的梁先生与家人一起,用舢舨拉来山土、木材、砖头在陆地上建起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出海的风险很大,很有可能一晚上都没有收获。”离船上岸已久的梁先生,回忆起当时出海的日子还是十分感慨。安家后,梁先生决定不再出海打渔,做起口岸维护工作,现在是一名企业的退休员工。

    当时居住在海上的人还是有一部分不肯搬走,大约在2009年,鸿州码头需要征用那块口岸,那时又有一部分人陆续搬进渝港新渔村。现在是休渔期,疍家人都在渔村里休息,等待出海日子的来临。“疍家人打渔,最远到文昌一带,西边的话就在西沙。不过现在靠打渔为生的疍家人越来越困难,鱼越来越少,油价也越来越高。但在新渔村里如果家里有一艘大船,要养活一家子人还是没有问题的。国家每年都有发油料补贴,鼓励这些渔民出海打渔。”

    说着梁先生指了指坐在旁边的老陈,老陈今年已经69岁了,家里有两个儿子,靠着一艘大船出海打渔养活家里10口人。如今,老陈家也早已从海上的疍家棚搬走,住上了小洋房。

    如今,上岸已经成为疍民的趋势,一部分年轻人离开世代飘摇的海上生活,他们已然适应三亚高楼林立的现代化生活,他们或在附近酒店打工,或就职于企业单位。问起如何看待自己从海上到陆地上生活的改变,梁先生说坚守靠海吃海的还有人,作为疍家人,他虽然挚爱疍家文化,但却挡不住时代的步伐,生活在船上的他们总有一天会成为历史。

90年代三亚大桥扩建通车典礼(翻拍)
 

吉阳镇、凤凰镇天涯镇、育才镇崖城镇、海棠湾镇海棠区、吉阳区天涯区、崖州区
 

    短短三年县级市为三亚发展铺路

    今年77岁的廖梅秀曾担任原三亚市(县级)副市长,虽是江西人,但她已经在三亚工作生活了50年。眼看着三亚逐渐壮大,廖梅秀感怀万千。回想起当年三亚撤县设市的场景,廖梅秀概括,三亚真正腾飞是在升格为地级市后,而三亚撤县设县级市虽然短短三年,但也为三亚的腾飞打下了基础。

    廖梅秀回忆,三亚自然风光非常迷人,虽然当时三亚贫穷落后,但早在60年代,三亚就吸引不少国内外国家级领导前来度假。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叶剑英等领导都喜欢在三亚过冬。当时三亚只有一个鹿回头招待所,国家领导都在此居住。

    “三亚美”早已在人们心中定格,对此,三亚成立县级市后确立城市发展路线时领导们便不约而同地确定了建设热带滨海旅游城的定位。县级市短短3年时间里,完成了天涯海角景区的初步建设,开辟了鹿回头山顶公园,开发了大东海、初步规划了亚龙湾。

    “定位是大家一致通过的,但是困难的是资金。当时三亚财政只有940万元,每年还要广东省支持500万元才能勉强发下来全市公职人员的工资。鹿回头山顶公园的雕塑在鹿回头山的最高点,当时没有高楼,三亚人抬头就能看到,他已经成了三亚人的骄傲。但雕塑立上去了,却没钱开路上山。对此,榆林部队给予三亚市大力支持,出动工程兵才将上山的路打通。”廖梅秀告诉商报记者,三亚的开拓者就是这样一路攻坚克难开辟了诸多先河。

    30年艰辛路成就三亚速度

    出生于1936年的陈人忠是土生土长的三亚人,其1987年初任中共海南黎苗族自治州委常委兼中共三亚市(县级)市委书记。1987年底三亚市升格为地级市后任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市政法委书记、市旅游领导小组组长。

    近80岁高龄的陈人忠亲历三亚发展,他在这块土地上见证了飘过青天白日旗,摇过血口白底的太阳旗,解放后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他与三亚一起走过贫穷,走过从无到有的奋斗征程,走过日益昌盛的繁荣。看到三亚如今的变化,陈人忠感慨万千,他说的一句:“我永远都忘不了党和人民”让记者感受到发自老人心底的热忱。

    陈人忠如今还清晰记得对三亚有历史性影响的一刻,“1987年10月1日的鹿回头研讨会”最早确定三亚城市建设“热带滨海旅游城市”的定位,后来因形势发展,再加提“国际”二字。三亚最终定位为“热带滨海国际旅游城市”。正是这一定位,让三亚这个边陲小渔村大胆跨步向前。

    回想起以前的艰难岁月,陈人忠仍历历在目。据其回忆,1987年底,撤销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安排分配来三亚市工作的干部、职工共有700余名,但小小的三亚竟无法安置这么多人。大部分人临时居住在榆林军分区;没有地方办公,就下乡做调查抓农村工作。1989年,三亚遭遇罕见大旱,经常断水断电,市委市政府号召机关、企业自行挖土井解决饮水问题。

    三亚原来基础较差,经济建设较落后。三亚市升格前夕,能供水灌溉的中型水库仅有3个,总库容只有2312万立方米,两部列车头电站(金鸡电站)发电量只有5000千瓦,最早市区电话只有一部“史端乔”自动电话3000门,是广东省无偿赠给三亚的旧机。

    在艰苦条件下,老一辈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一点一点打基础。三亚开发的重要项目曾被比做“东龙西凤,即三亚东边的亚龙湾,西边的凤凰机场。陈人忠回忆:“我记得在凤凰机场进入紧张施工建设阶段,在主跑道东边的跑道上有座石头山,对施工进展影响很大。经专家讨论决定采取爆破办法。于1992年12月7日,共用炸药170吨,在轰轰的炮声中顷刻被炸开,共计石土方35万立方米,这是难忘的日子。”

    三亚国际凤凰机场于1990年6月26日工程动工到1994年7月1日建成通航,其面临最大的困难是资金不足。当时鲍克明副省长两次带团前往瑞典、法国考察、洽谈。最后落定全部使用法国政府优惠贷款和设备、技术,参照巴黎戴高乐机场搞好设计。凤凰机场建成后,开始组建“北亚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首批飞机仅有3架飞机,其中入股1架、租赁2架。而现如今,三亚客流日益增多,2013年,客流量增加创历史最高,其中飞机起降88499架次、旅客吞吐量1287万人次。在全国176个民航机场中排名16位,是跨入全国大型机场行列的第一个地级市机场。

    亚龙湾的开发同样面临资金问题,1992年省政府将亚龙湾的开发管理权移交给三亚市政府,为了招商引资,市政府决定用亚龙湾的1000亩地折价4000万元入股40%并相对控股“三亚亚龙湾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自此,亚龙湾酒店才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

    陈人忠回忆,打响三亚名气的有两件大事,就是因为这两件事才让世界知道三亚。

    1990年9月,第11届亚运会在北京举行,中央决定在全国设立东、南、西、北、中5个火炬传递点火台,其中南端点火台设在三亚。1990年8月23日,第11届亚运会南端点火仪式隆重举行,省、市领导参加,8时40分在300名运动员的护送下,三路火炬传递队跑下角岭,10时30分,东线火炬传递到市区,近3万名各族干部群众夹道欢迎。这次活动开启了三亚参加国际赛事的先河,此后三亚举办的国际赛事和节庆活动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档次越来越高,影响越来越广远。

    另一件事也不得不提:原来三亚的名气小,1991年市委、市政府讨论决定,委派其和原三亚市副市长江上舟赴北京寻访有关部门和中央领导,解决中央电视台播放三亚天气预报的问题。他们拜访国家气象局邹局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学谦等,经过周折,终于在1992年5月15日晚上,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天气预报》节目开始播报三亚的天气预报。从此,三亚的名声大为远扬,全世界都知道海南岛有个三亚市。

    1996年三亚在亚龙湾成功举办了中国度假休闲游开幕式,后来又举办世界小姐总决赛、奥运圣火中国境内首传、沃尔沃帆船赛、金砖四国首脑会晤、重大国事活动等。自此,三亚享誉世界,城市发展速度越加迅猛。

    撤镇设区促进城乡一体化

    如今,三亚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国际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她以傲人的身姿雄踞世界。而目前三亚又面临新的起点,三亚市撤六镇设四区的做法将加快城乡统筹为三亚腾飞插上翅膀。三亚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勇此前在多个场合表示,撤镇设区之后,三亚在城乡一体化、公共设施配置、公共服务延伸、农村改造,新农村建设等方面,“有了一个很好的机会。”进一步地说,在撤镇设区之前,三亚主市区与偏远地区的发展程度存在较大差距,六镇改为四个区后,将会作为一个整体模块来共同推进,将有效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水平撤镇设区,还将加速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特别是把农民融入到城市产业发展中去,一些农民还将变成社区居民,让更多农民享受到城市的优质资源。

    有媒体报道称三亚下半年将进行实质性操作包括制定具体的调整方案、配套政策以及行政区划勘界、机构设置、编制配备、人员调配、资产配置等事项。

    曾参与琼山市并入海口市课题研究的海南学者、海口市委党校教授鲁兵告诉记者,三亚此举最重要的立足点就是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打造国际级海滨度假旅游城市。撤镇设区仅仅是一个体制的改变,体制改变后各方面工作都要衔接好,设计好,要资源整合,取消城乡二元制度,让农村的硬件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社保养老等基本上能够实现与城市的均等化。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