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1949年的卡尔·马克思大道,全长2.3公里,宽89米,大街两侧是造型统一的8层大楼,建筑呈整齐划一的方型。它是二战后东德重建的样板工程,被获得普利策建筑奖的意大利著名建筑师阿尔多·罗西喻为“欧洲最后一条伟大的街道”。 昨天,南京市规划建设展览馆内,伴随“《东西德建筑发展历程1949-1989》展”的开幕,这条“伟大的街道”首次在南京公众面前呈现它的模样。 “这条大道是当年东德建筑的典型代表,建筑风格承袭了苏联模式,注重公共场所的建设,是"集体大作坊"的产物,公益性质强烈,大街两侧的高大公寓就通热水和中央暖气,而当时东德的商场顶楼还建有幼儿园。”德国建筑与规划史学家同时也是策展人的西蒙娜·海恩教授向记者介绍说。 相比之下,西德的建筑则更讲究个性张扬,透露出自由的设计理念。“西德二战后重建承袭的是美国模式,柏林的奥林匹克馆就是一个典型代表。”西蒙娜·海恩说,这一建筑最大的亮点在于高水平的屋顶设计,由两个钢筋结构的薄片板对接而成,每个都有3.1万平方米的面积。上边的薄片由76个部分组成,一共有1158片玻璃,每片都重达200公斤,屋顶自身就有20层建筑保护。 一边是中规中矩,一边是创意频出,均是从二战废墟中重新站立起来的东西德建筑,迥异风格随着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而逐步融合了。 这种融合并不是完全推倒重来,而是尊重历史与文化,像东德的一些建筑进行了修复,建筑形式及颜色都更符合大都市发展的需求,卡尔·马克思大道仍保持着原样,街道两侧公寓楼经过翻新后仍十分抢手。 “这些年中国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也出现一些问题。我们希望这样的展览能让两个国家的城市化进行"对话"。”德国歌德学院(中国)副院长夏娓竹说,“标新立异的同时,不要丧失建筑的公益性。”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董卫多次去德国。“在东西德并存的漫长历史跨度中,建筑呈现出多样化的图景。这给我们提供启示:建筑师应在追求个人建筑创作与社会集体成就之间进行协调,建筑的发展需与工业化相适应,并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多元化需求。” “南京平均每年新增长建筑用地约25万平方公里,平均每年新开工各类建筑面积达4000万平方米。”南京市规划局局长叶斌说,正如东西德建筑发展面临的复杂背景,南京的建筑和城市发展,也必须解决一系列问题:如何继承城市的历史与传统?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拓宽国际视野的同时,坚持塑造城市特色、寻求符合当地需求的发展路径?而德国建筑展将进一步激发公众、专业人士以及城市管理者对于城市与建筑未来发展的深度思考。目前,包括德国GMP、KPF在内等一批世界著名设计公司已参与南京的城市规划、设计及建筑设计,希望有更多的德国建筑师能参加到南京的城市建设中来。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