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迟菜心远近闻名 羊城晚报记者 朱文海 摄
增城绿道环境优美,许多市民特意前来骑单车游玩 羊城晚报记者 林桂炎 摄
增城客家围屋有“睇头” 羊城晚报记者林桂炎 摄
增城获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称号 羊城晚报记者 邓勃 摄
以生态、休闲为方向,走“欧陆小镇”的发展模式
走一条不靠高楼大厦的差异化发展道路,建设水城、花城、绿城、现代田园生态之城
今年春天,广州吹响了新的号角: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广州特色的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增城被定位为广州城市副中心。增城试图另辟新径,以生态、休闲为方向,建筑也要以低密度、中低层的方式兴建,走“欧陆小镇”的发展模式。
在谋划者们看来,增城的发展,要紧紧抓住城乡一体化这个突破口,统筹推进1616平方公里辖区全境的发展,科学推动“一核三区”的组团式城市空间和功能布局;建设大交通、发展大产业、打造大生态、构建大管理,充分发挥增城的生态优势,走一条不靠高楼大厦的差异化发展道路,把增城建设成为水城、花城、绿城、现代田园生态之城。
组团式发展 融入珠三角
“一核三区”组团式发展
在今年初的广州市的党代会、人大会上,增城被正式定位为广州的城市副中心,将要承载广州的产业和人口。可以预见,未来的增城,人口及企业都将大量增加,为何她选择以低密度、中低层的方式建设楼宇,凭借什么资本打造“欧陆小镇”?答案是1616平方公里辖区面积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同理,较大的辖区面积,令增城南北中的发展定位有异,步伐不一。增城除了城区之外,还拥有282条行政村构成的广袤农村。统筹城乡一体化,是增城发展新型城市化的关键。按照增城的设想和思路,他们将城乡一体化统筹1616平方公里的辖区范围,把它们整体放进大广州的城市发展体系,按照容纳200万左右人口的规模,建设广州东部现代产业新区和生态宜居新城,为中心城区组团发展、人口转移和产业功能布局提供最佳拓展空间。
具体而言,增城将突出“欧陆小镇”的设计理念和风格,推动形成“一核三区”组团式发展格局。其中,在中部的荔城、增江河石滩北部地区,将围绕7000亩的挂绿湖,建设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的挂绿新城,作为增城建设广州东部城市副中心的核心区;在南部的新塘地区,围绕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和增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广州东部现代产业集群区和东江新区;在西部靠近中新广州知识城的中新镇和朱村街组团,规划建设人口规模100万的科教生活新区;在北部的小楼、派潭、正果等3个山区镇,规划建设没有工业污染的北部生态区。通过“一核三区”规划建设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融入广州半小时生活圈
增城地处珠三角东岸城市黄金走廊的重要节点,是广州实施“东进”战略的桥头堡,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目前,增城致力打造“大交通”,融入广州半小时生活圈。增城,将在15分钟车程内到达黄埔、新沙两大海港,在30分钟内直达白云机场和深圳机场两大空港,与珠三角核心城市在半小时里程内共同起飞。
目前增城与广州中心城区的道路交通衔接不畅,制约了发展。增城将在“一核三区”之间以及“一核三区”与广州中心区之间,大力发展“大交通”。其中包括大力推动增城市区直通广州中心城区的高快速路(广惠高速西延线)以及广汕公路综合改造,加快推进地铁13号线、21号线、16号线的规划建设,拉近增城中部与中心城区的时空距离,与中心城区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半小时生活圈”,为增城加快建设广州城市副中心提供条件。为此,增城将依托广州轨道交通加快向增城延伸的机遇,着手谋划推进两个交通枢纽中心,一是依托地铁13号线、穗莞深城际轨道、广深高速铁路,建设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二是依托地铁21号线和高快速公路,建设荔城综合性交通枢纽中心。
发展新兴产业
在走新型城市化道路、规划建设广州城市副中心的进程中,增城将承载广州的产业转移。在曹鉴燎看来,“这要站在一个更高更远角度上看,就不仅仅是承载,不能把一些低档次的产业转进来。”
据了解,增城将全力做强做大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把其打造成广州东部高新技术产业带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增城将深入实施“一区多园”发展模式,发挥增城开发区体制优势,高标准建设广州电动汽车试验基地和研发创意产业园、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工业园、光伏产业园、电子商务产业园、首个国家级的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园区等一批重大战略性发展平台,健全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和政策支持体系,大力培育节能环保、新能源、高端装备和新能源汽车、现代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进产业高端化、集群化、融合化发展。
北汽华南生产基地、珠江钢琴等68个重大项目正加紧建设;规划建设10平方公里的汽车整车、研发和零部件产业园也在大力开发这里集聚了广本研发中心、日本电装等140多家汽车研发、汽车零部件生产、汽车物流配送企业,形成比较完整的汽车产业链。
农民也能公平分享收益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增城为辖内的282条村确立了三类带动发展策略。
挂绿湖的建设,给了增城很好的经验。那就是在保留湖区周边农民原有土地、农作物权属关系不变,通过让农民参与城市经营和分享城市经营收益的办法,让“失地”的农民能够更公平地分享城市经营带来的收益。
派潭、小楼、正果三个镇位于没有工业的生态保护区内,绿道网络建设和美丽乡村行动在当地农民增收方面成为重要的桥梁,350公里的绿道将增城北部的旅游景点串联起来,沿线统一规划的旅游驿站、星级农家乐、特色农产品摆卖点等方式,让当地农民也能分享到生态旅游的成果。中山大学一项评估显示,2010年增城绿道沿线村集体经济增长速度比未开通绿道的村高出53.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7%,年人均达1万元。2009年至2011年9月,由绿道带动增城城市整体旅游收入超过82亿元。
以挂绿湖为重点
增城要做“欧陆小镇”,通过开挖运河、打通辖区内水网的方式,成为广州的“水城”。
增城水系属东江水系,流域超过5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3条,超过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6条。全市多年平均流量19亿多立方米,过境客水179亿立方米,南部还有潮水涌入,水资源十分丰富,而且水质干净。
增城将围绕核心区域,整合挂绿湖、增塘水库、西福河、联安水库等所有中、大型水库的资源,在荔城街北部挖一条运河,把西福河与增江连接起来,建设一个充满生态的护城河,将辖区内的水网尽量联通起来。“我们不仅要继续建设陆上绿道,还要大力发展水上绿道。”
据了解,联通各水域的同时,增城将在河道内建节点、游轮码头等。河道两岸允许农民摆卖农作物,届时人们可以一边游水上绿道,一边购买增城荔枝等土特产。
除了水上绿道,增城正规划兴建100亩挂绿荔枝园、200亩荔枝博览园和1000亩以上主题花园,“花卉主题公园除了要有当地地的花卉,还要引进国内、国外的花卉,以吸引全球的人一年四季都能到增城来赏花。”曹鉴燎说,如此做法,就是要让市民出门就能看到花卉植物,以吸引高素质人才、企业来增城发展。
谋划者声音
“一核三区”,
以生态优势发展高端产业
受访对象:广州市副市长,增城市委书记,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曹鉴燎
羊城晚报:增城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的理念和路径是什么?
曹鉴燎: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必须要有“三新”,即新理念、新规划、新行动。通过开展系列新型城市化发展学习考察调研活动,增城上下明确了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新理念、新规划,就是要集全民智慧、举全市之力建设广州城市副中心,打造生态、休闲、智慧、幸福增城,努力成为中国现代城市发展典范。接下来,关键是抓好落实,就是要有新行动。目前,我们已经进行了国际招标和专家论证,把全市1616平方公里的城乡区域纳入城市副中心发展体系,推动形成“一核三区”组团式发展格局:以荔城、增江、石滩北部为主体,建设城市副中心核心区;以新塘地区为主体,建设东江新区;以中新、朱村为组团,建设科教生活新区;以派潭、小楼、正果为主体,建设北部生态区。通过“一核三区”规划建设推进产城融合发展,营造最适宜居住生活和创业就业环境,为中心城区人口和产业转移提供高品质、低成本的发展平台。
羊城晚报:能否具体描绘一下广州城市副中心的特色?
曹鉴燎:增城建设广州城市副中心,要凸显花城、绿城、水城特色。重点是以国际视野抓好10平方公里的挂绿湖(其中水面面积7平方公里)的规划建设,明年春节前先完成3平方公里的主湖区建设。同时,围绕挂绿湖规划建设“三个主题公园”,即1000亩主题花园、100亩挂绿荔枝园和200亩的荔枝博览园(博物馆),推进增江、西福河和增塘水库等城乡水系综合整治,建设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有特色的水城花城绿城,形成广州城市副中心生态地标。通过水城花城绿城建设,致力于保持清洁的水源、新鲜的空气、干净的土壤和安全卫生的食品,建设良好的教育、医疗、体育、文化、商业等服务设施,构建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和以自行车、步行为主的出行方式,建设中低层、节能环保建筑,倡导低碳的生活方式,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国际标准的生态城市建设之路。
羊城晚报:产业转型升级是新型城市化发展重中之重,增城如何在珠三角日益激烈竞争中,创出一条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曹鉴燎:增城具有非常好的区位优势、后发优势以及生态优势,特别优美的生态环境是增城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发展高端产业的最好载体。我们将依托挂绿湖、增江、西福河优美生态环境,规划建设100公里的绿道和水道,按照低密度、生态型的理念,重点打造“三区”:即总部经济区、金融集聚区、休闲美食街区,与珠三角及广州中心城区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推动金融会展、创意文化、体育休闲、生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同时,加快推进全国首个省部合作的工信部电子五所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园区,以及20平方公里广州教育城(职教基地)建设,推动产、学、研结合,占领人才和产业发展高地,着力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特别是高新科技企业,成为广州东部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打响橄榄球运动品牌
秋意渐浓,增城康威体育运动场的翻新改造工程接近尾声。
2012年广州增城国际女子橄榄球邀请赛将在这里举行,届时将有来自全球8个国家的顶尖女子橄榄球队同场竞技。
一股橄榄球的热潮正在席卷增城。截至目前,在全市129所推广橄榄球运动的学校中,有条件的30所中小学组建了自己的橄榄球队伍。
在新型城市化的道路上,增城有这样的雄心壮志:建设广州东部休闲消费中心,重点发展商贸会展、文化创意和运动休闲产业,打造增江左岸休闲商业步行街和星级旅游酒店群,加快水上运动训练基地、橄榄球场馆建设,打造“全国橄榄球运动之乡”。
在增城青山绿水之间,幸福导向型产业正呈现崭露头角的美妙形态。
在广东省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首提“幸福导向型产业”,称广东将大力发展健康服务、节能环保、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幸福导向型产业,引导转型升级的方向。而幸福导向型产业,就是以满足人由生存到发展的多元幸福诉求为导向,以健康、绿色、时尚、智慧为特征的新兴产业。增城以橄榄球为代表的运动休闲产业,无疑切合幸福导向型产业的核心内涵。
据了解,增城推广橄榄球运动和举办橄榄球赛事将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推进,力争在国际上打响增城橄榄球运动品牌,加快建设广州城市副中心。
业内人士指出,国家橄榄球基地在增城建成后,带来的消费及旅游收益不容小觑。今年,香港举办国际七人榄球赛,引来数以万计的外国游客专程到港,创下消费纪录新高。数据还显示,单单是美国美式橄榄球“超级碗”决赛30秒的广告,就达到了300万美元,整场比赛的收入超过2亿美元。
国际级橄榄球之乡的谋篇布局,能否为广州这座国家中心城市注入新的活力,值得期待。
建“最美”
总部经济区
从挂绿湖畔低密度、生态型总部经济集聚区规划,再到席卷增城全城的橄榄球热潮,增城由两大突破口入手,描绘未来城市副中心的美好蓝图。
在烟波浩渺的挂绿湖面上,飞翔着各种水鸟,在岸边的绿地上,挂绿荔枝等各种各样的绿色植物覆盖着。挂绿湖畔美好的生态环境更是培育总部经济的沃土。增城要走一条不同于中心城区的总部经济道路,不是高楼林立的钢筋水泥丛林,而是将在挂绿湖畔建设低密度、生态型的“最美丽”总部经济集聚区。
增城从现在开始要启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总部经济发展,包括第一产业的研发、生产、深加工、流通、批发等环节也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要围绕挂绿湖、增江、西福河,尽快启动、规划、打造普通企业和金融业两个总部经济区。走低密度、生态型、差异化的发展道路,整合资源、整合土地,连片集中规划建设,打造美轮美奂的总部经济集聚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