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是文化,也是艺术,为弘扬中国的建筑文化,中国建筑学会最近开展了“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等系列活动,吴良镛、何镜堂、王澍等当代中国百名优秀建筑师入选“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这些人的入选,不仅是外界对建筑艺术的肯定,更是向建筑师的一种致敬。 源于和仰仗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是这个伟大的时代为“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造就了巨大的建筑舞台。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其中,中国的建筑师和设计团队付出了辛勤和不懈的努力。今天,结构最复杂的建筑在中国、跨度最大的建筑在中国、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最集中的还是在中国…… 中国是世界上建筑工程量最大的国家,也是最大的建筑市场,但是中国的建筑师名不见经传,盖了那么多的房子没有几栋建筑铭刻着他们的名字。“感动中国”已经办了很多年,授予了那么多感动国人的人物,但是没有建筑师。拍了那么多的电影、电视片,有反映市长、反映县长的,有反映工人、反映农民的,但是很少有建筑师。中国的建筑师和设计团队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城乡建设的贡献,是关键的、是重大的。“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这个活动,就是要站直身子向中国建筑师敬礼,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世界上很多国家从小学就开始学习建筑知识。社会公众对作为社会、技术和艺术综合体的建筑有相当的认知,知道生病了要找医生,听医生的话,盖房子要找建筑师,听建筑师的话。但是,我们的小学和中学是不设建筑知识课程的,进了大学只有读建筑的才懂建筑专业。这使得不少国人缺乏对建筑的认知,特别是对现代建筑的认知,不了解什么是一个好的建筑,反而觉得玻璃房子,体量高大的房子,形式夸张的房子,过分装饰的房子才是好建筑。源于中国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特别是建筑文化的影响。很多中国人在困难时期、在“文革”时期自己都盖过小房子,似乎觉得都可以做建筑师,都可以对建筑方案品头论足。如此,中国建筑师的智慧和创作受到约束和影响。表现在建筑上,在功能上、在形式上、在细节上都留下很多缺陷和遗憾。而这些缺陷和遗憾,最终会表现为对以人为本原则的怠慢,对资源的负担,对环境的破坏。 美国有位建筑师叫伦佐·皮亚诺,也像王澍一样是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有人问他有没有做过中国的建筑设计,他回答没有。这并不是没有机会,而是他不能做。因为有国人找到他在美国的工作室,请他做公共建筑设计,但是要求三个月拿出设计方案来,他说:“这不可能。”因为没有一两年调查研究是不可能做出一个好的方案的。国人又讲,方案可以不要了,画一张草图也行,回去配上施工图就可以把房子盖起来。皮亚诺很吃惊,坚持说他不会这样画草图,坚持说建筑设计一定是从当地文化和功能需要的深入调查开始的。这个事情反映出有个别国人不懂建筑,甚至是对建筑创作缺乏应有的尊重。“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就是要给中国的建筑师更多的尊重,尊重他们的劳动、尊重他们的创作、尊重他们的艺术感受,把对建筑师的误解变成理解,把对建筑师的苛求变为帮助,努力提高中国建筑师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地位。 中国建筑文化博大精深、灿烂辉煌,曾经对亚洲乃至世界产生深远影响,在全世界独树一帜。但是今天,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动下,在世界文化趋同的形势下,中国建筑文化还能不能得到传承,能不能得到弘扬,能不能得到繁荣和发展,是当代中国建筑师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