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文化襄阳 先要打牢“基础”
时间:2012-06-28 09:42来源:襄阳日报 作者:李俊勇
|
|
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首提“文化立市”战略,力争把襄阳建设成为“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文化名城”,这对于从事本土文化研究和文化建设的知识分子来说,既是鼓舞,也是鞭策。
“文化襄阳,是以历史文化为标志、处处散发着浓郁文化气息的历史文化名城。”毋庸讳言,名山、名水、名城三位一体的城市结构独特而充满着迷人的魅力,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中国魅力城市”等等殊荣足以令市民引以为豪。生活在这样一座城市,可谓三生有幸。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的文化产品数量单薄且质量浅陋,我们的城市建设缺乏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我们的文化素养还需要大幅提高。一句话,我们离“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文化名城”还相距甚远,文化襄阳建设依旧任重而道远。笔者以为,眼下我们最需要的是认清现状,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
“文化襄阳”建设需要发掘历史文化宝库。襄阳历史文化资源无疑是丰厚的,但盘点建国以来的研究成果,虽然数量庞大,但精品寥寥。一是研究的系统性严重缺乏,二是研究的深度远远不够,三是学术研究的氛围不浓,学风浮躁。“文化立市”战略的确立为发掘历史文化宝库提供了政策支持,为城市生产文化研究精品提供了契机。文化研究应当尊重学术规律,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城市负责,对后世负责”的态度,力求扎实、稳健、严谨,求真,力戒粗制滥造。应组织人力、不惜物力从整理挖掘整理历代正史、方志、笔记、碑刻、档案等历史资料入手,全面系统开展本土文化的系统研究,力争出版一批学术精品和一批高品位的文化普及读本。
“文化襄阳”建设需要保护历史文化根脉。襄阳拥有襄阳古城、隆中、会馆等数量众多文物保护单位,列入各级非遗名录的文化项目也有相当一批。此外,还有大量遗落在城市街巷、乡间陋里的物质的或者非物质的“文化珍珠”,它们共同构成了城市的文化根脉。城市的发展不能以牺牲文化遗产为代价,要在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全面升级与有效保护利用文化遗产间寻求合理的契合点。惟其如此,我们才能“用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市民,让广大市民能够触摸襄阳文化脉搏,感知襄阳文化神韵,汲取襄阳文化营养,不断增强对襄阳文化的认知和认同,自觉成为襄阳文化的守望者、传承者、创造者。”
“文化襄阳”建设需要恢复历史文化标识。如何让襄阳成为“一座历史文化充分表达和彰显的城市”,不仅是文化研究者也应当是城市规划者和城市建设者们更加需要思考的问题。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必须以深沉的人文情怀张扬地方特色,必须为建筑赋予深厚的文化内涵。目前,博物馆、图书馆、大剧院、展览馆等大型文化设施建设项目或实质推进,或规划实施,一个古老而崭新的城市将令国人瞩目。但也有一些现象令人扼腕,如襄阳的“文化之巅”岘首山上新坟林立,北麓忽起高楼,“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旷美意境消失殆尽。襄阳城内古建消失,襄阳城墙“外墙内室”面目依旧。这些都需要尽快解决。
“文化襄阳”建设需要培育学术研究人才。没有一批文化底蕴深厚、热爱襄阳、学风端正并且甘于“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人才队伍,要完成襄阳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是不可想象的。要突破编制限制,以社科联、文联、史志办、学院等单位为载体,引进大量研究型人才,充实研究队伍。还可以与北京、武汉等地的高校、科研院所签订长期协议,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共同完成科研课题。要整合现有社科人才,发挥老专家传帮带作用,引导研究方向,营造学术氛围,使襄阳成为“文化人才聚集荟萃的城市”,文化人才人尽其才的城市。要不惜投入,解决科研经费,加大社科成果奖励力度。要完善研究成果评价机制,杜绝“学术泡沫”。
大处着眼,细节入手,打牢基础,循序渐进。倘若如此,一个文化繁盛的新襄阳将指日可待。
(编辑:赵岩)
(责任编辑:白雪松)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