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领跑:大同转型的真实力量
时间:2012-06-28 09:41来源:黄河新闻网 作者:为之
|
|
近日,由大同市和央视联合拍摄制作的反映大同历史文化的纪录片《天下大同》正在热播,每到纪录片播放的时段,大同市民就会准时守在电视机前。一部纪录片会受到如此热捧,是此前很多人没有想到的。
但这绝非一件孤立发生的事情。如今,走进大同,穿梭在大街小巷,只要你与大同人闲聊片刻,便会发现他们身上有着强烈的“我是大同人”的自豪感。这种感觉足以展示出大同人对大同文化的认知愈发自信和自觉。
在感受大同历史文化得天独厚、博大精深、弥足珍贵的同时,大同新的特色之美也从大同人心中油然而生。以“一轴双城”为总体,“名城古都保护与复兴”为发端,“转型跨越、绿色崛起”为主线,“文化名城、旅游名都、生态名邑、经济强市”为目标,独具特色的大同转型之路也越来越受关注。
一次文化内涵的深度发掘
“世界煤都”的辉煌,着实让大同人骄傲过不短的时间。然而,坐拥丰厚地下资源的大同,却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于是,转型发展迫在眉睫。
2006年,大同市委、市政府提出“文化强市”战略。2008年,大同开始大幅度迈出“转型发展、绿色崛起”的步伐,并付诸实践。
曾经的“世界煤都”将发展的领域从地下转移到地上,发展眼光更多地聚焦到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上。他们以“一轴双城,分开发展;古今兼顾,新旧两利”的规划手笔,对3.28平方公里的古城进行整体保护,城墙完整修复,城墙内所有现代建筑全部拆除,古城内恢复明朝时的建筑。
随后,大同又逐渐将保护区域扩展到4.8平方公里,凡对古城风貌造成严重破坏的建筑,一律列入拆迁范围,工程浩大的古建筑恢复工程也同步启动。到目前为止,东城墙、华严寺、善化寺、法华寺、府文庙、关帝庙、帝君庙、纯阳宫、清真寺、北城墙、南城墙等保护和恢复工程都已陆续完工,代王府、西城墙、鼓楼东西街等项目还在紧锣密鼓地恢复当中。
在实施名城复兴保护工程中,大同市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和“修旧如旧”的原则,最大限度保护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基因和所传递的文化信息,在考证充分、遗产本位正确的基础上,以保存原建筑形制、原建筑结构、原建筑材料、原工艺技术为前提,进行修缮、重修、复建工程,新旧浑然一体,原汁原味地展现出当年的名城风采与文化魅力。
把具有“老大同”特色的传统历史文化遗存圈进去,把“老大同”的历史记忆保护起来;新区的建设,也走在潮流前线,把现代化特色鲜明、时代感强烈的建筑放在御东新区。在旧城、新城建设中,大同无不把文化的深度发掘放在首位。
一张城市名片的重新亮相
近年来,100多条新扩和新修道路把大同城市拓展数倍,新修南环桥、兴云桥、平城桥、北都桥、迎宾桥,5座形状各异的文化特色桥把东城和西城有机地衔接在一起,一座座现代化的住宅承载着百姓的住房梦想拔地而起……
在开发利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大同逐步开始强化大景区、大旅游、大产业的概念,并将旅游与会展业完美融合起来。从2010年起,已经举办过八届的云冈旅游节,升格为国家级乃至世界级节会,更名为“云冈文化艺术节”,同时,不断引入国家级和世界级的艺术会展纳入艺术节。
除了规模最大的云冈文化艺术节之外,各种独具特色的群众性文化节庆活动也在各县区竞相绽放:大同县的火山黄花文化旅游艺术节、广灵的剪纸艺术节、灵丘的核桃采摘文化节、浑源的吴城杏花摄影艺术节……
如今,越来越多的展会被贴上“国际”二字。2011年的国际雕塑双年展、今年“五一”期间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即将在8月份举办的国际汽车文化节、已经商定的2013年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大同以高度的开放包容心态、宽阔的城市发展空间,去引进众多的世界艺术展会,将多元文化注入了重新起步的文化古都,同时也扩大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张力。
大同在激发城市文化活力的过程中,也不断地在推出新作品、新创意。2009年,大同市首部胶片电影《梦回云冈》开拍;2010年,首部本土电影《塞上有家》开拍;2011年,电影《恒山月光》开拍;2011年3月,大同市成立影视文化产业园区,并将大同古城整体作为“魏都影视基地”。
文化创意,为大同这个老工业基地带来新的文化元素。大同在加大开发煤炭工业文化、机械工业文化等旅游产品的同时,也利用废弃的工业厂房进行文化创意。如今,一个将大同市煤气化总公司煤气厂停产后遗留下来的厂区、厂房和设备,改造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项目正在酝酿中。
“文化强市,全城共创”的理念渐入人心。以“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弘扬人文精神,发展公共文化”为目的的“大同市民文化大讲堂”,持续引发市民热议。一位大同人在自己的微博这样写道:“大同能够举办‘市民大讲堂’,说明大同是一座内外兼修的城市,大同不仅修得起城墙种得了树,而且非常注重人文素养的建设。”
如今,良好的城市形象,也为大同带来各行各业的翘楚:交通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等金融机构落户大同,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奥特莱斯等家居品牌进驻大同,华北最大的汽车广场、华北最大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开在大同……
一条转型之路的重新定位
在文化强市的实践中,大同的发展路径愈见明朗,各项举措步步深入。2011年初,大同市委、市政府再次将城市发展定位为“打好文化牌,走出转型路,创建特色城”。
打好文化牌,大同拥有天然优势,手中一直握有三张无法复制的好牌。第一张牌就是以名城古都为主体、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和国家风景名胜区恒山大景区为两翼的“一主两翼”传统文化支柱,这为大同走“文化旅游”之路奠定了坚实路基;第二张是 “传统文化科技”的文化产业支柱,与中国最大文化科技产业公司华强公司,合作建设的御东文化科技产业基地、拥有专门工业厂房和遗存设备的煤气公司工业遗产公园、完整展示了不同时代采煤方式的晋华宫井下文化探秘游,是大同文化创意产业的三大基石,也是建设大同特色、中国元素、世界水准文化产业的绝对有利因素;第三张好牌就是博物馆产业,大同将建设故宫博物馆分院。同时,大同博物馆还和中国美术馆签约,成为中国美术馆分馆,而大同古城本身,也成为一个从北魏到近代的历史建筑博物馆。
走出转型路,是所有资源性城市未来发展的必然走向,但是各个城市转型的路径有所不同。不甘于平庸的大同,选择了借力文化,来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和新型战略产业的培育,走大同特色的“绿色崛起”之路。近几年,大同文化产业发展生机勃勃,新型业态不断涌现,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日益加深,从起步之初相对单一的 “文化 旅游”、“文化 节庆”、“文化 休闲”逐步走向“文化 科技”、“文化 金融”、“文化工业”等多产业并存共赢的模式。2010年,大同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已经从2005年1.6%增加到3.3%,文化产业逐步成为该市支柱性产业。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投资环境,又吸引了众多战略性的工业项目落地大同。今年,我省八大标杆性转型项目中,大同就占了两项。
创建特色城,其核心和精髓就是“一轴双城”,避开了城市化大潮中对现代建筑的盲目追求,即以御河为轴线,在御西保护完整的古城,同时跳出古城,建设御东新区,为拆迁安置和现代化发展谋得空间。西边气韵古朴,东边质感现代,两相碰撞,相得益彰,有效克服了古城保护与现代化发展的矛盾,又避免了工业化进程中城市发展的趋同化,以特色取胜,以个性领先,一部“双城记”打造了专属大同的城市魅力。
(编辑:赵岩)
(责任编辑:白雪松)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