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兼修羽化成蝶 未央正向国际化大都市中心区迈进
时间:2012-05-29 07:50来源:西安晚报 作者:为之
|
|
没有人不对北城的巨变心生感慨。
这是一次羽化成蝶的脱胎换骨——作为城市新中心的未央,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依托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设立和发展,才得以摆脱“传统农业+独立工矿企业”的区域形态,逐渐有了城市的功能。随着西安市第四轮城市发展规划的修编,城市发展重心北移,未央加快了“由乡变城”的脚步,步入发展的另一个转折点。行政中心甫一落定,未央这片土地就似乎被注入神奇的力量,路宽楼高,水绿景秀,繁花似锦,安泰若虹。全面转型下的未央区彻底变了旧模样。
这是一番内外兼修的辉煌重塑——改变的不仅仅是面貌。未央区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面对城市化进程中无法绕过的城改问题,管理者将“人”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转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实现城市改造与惠民利民共促双赢。完善城市服务,增强城市配套,未央区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区域承载力随之提升。不计艰辛、奋勇争先,在一项项重点项目建设中,未央人以百倍的信心和无穷干劲创造了一个个“未央速度”。
“去农村化”的蜕变
城改先行,转变跟进。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未央由内而外改变面貌
一旦步入城市化发展的快车道,没有人能够回避城中村改造的现实。未央区大胆启动了“百村城改计划”。往日脏乱破旧的村庄变身为齐整现代的高层小区,区域城市形象得到极大改观,“百村城改”成为未央“由乡变城”进程中最引人瞩目的一大手笔。
改造中,未央区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有机结合、有形改造与无形改造配套实施、统一征拆与集中安置协调推进、区域改造与产业培育相互衔接、城市改造与惠民利民共促双赢的基本原则,城改由此成为未央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最大亮点。
“村民不是城市发展的看客,而应成为参与者、共享者。”未央区制定了全区统一的拆迁补偿安置标准:被拆迁群众人均补偿12.3万元,户均补偿45.89万元,人均安置面积117平方米,户均安置面积436平方米。以每平方米5000元计算,全区拆迁群众拥有的安置房资产已达到542亿元,平均每户家产都在数百万元。汉城街道西三村村民魏引学一家的经历是未央区拆迁群众幸福生活的一个缩影。城改后,魏引学原来的简易楼房,没花分文变成了4套共390平方米的高层楼房,家里5口人每人还在铁路北客站附近拥有20多平方米由村城改后的股份公司统一经营分红的商业用房,同时,家里还得到近百万元的补偿款。如今,魏引学一家搬进了朱宏路北段长乐西苑小区,在设施齐备的现代化社区里开始他们的幸福生活。
未央严把城中村改造企业门槛关,优选实力强、信誉好的企业参与城改,同时严格执行“安置房建设保证金”制度,并规定投资商的预售房资金优先用于村民安置房建设,政府方面也将城改筹资纳入保障房范围,实行政府托底。在安置房建设过程中,建立了区、街、村三级监督体系,对个别问题严重,可能严重影响按期、按质回迁的投资者,坚决清理,实施“二次招商”。
据统计,未央区累计投资109.6亿元,完成了82个行政村、110个自然村、1950万平方米的整村拆除,动迁群众11万余人,实现62个村农转居、20个村撤村建社区;安置楼开工382万平方米,竣工210万平方米,19个村1.6万人实现顺利回迁。未央区还为拆迁群众办理城乡统筹“五险”,累计46.21万人次参保,开展就业创业培训7万余人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近6万人。
通过城中村改造,占全区农业人口59.3%的村民实现了个人身份、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城市化转变;通过城中村改造,未央区减少了村庄、转化了农民、富裕了群众,未央区以崭新的城市形象站在了向国际化大都市中心区冲刺的起跑线上。
承载力的提升
拉大骨架,完善功能。坚持基础设施先行,未央城市环境不断优化
汉城湖刚建成开放不久,市、区两级人大代表何军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地说,“仅4年时间,这里碧波荡漾,鱼游鸟飞,树木葱茏,游人如织,汉城湖形成了仅次于浐灞广运潭的第二大湖面,为古城西安增添了一抹水韵,带来了一份灵气,就像镶嵌在西安北城的一幅画!”
让绿色成为未央的主色调。近年来,未央区开展“绿满未央·花映古城”三年大植绿行动,先后形成了文景路、朱宏路、太元路、北三环、太华路北延伸线等城市绿色走廊,新建清明门、直城门等绿地广场34个,新增绿地190.7万平方米。全区绿化面积达到2.5万亩,绿化覆盖率达44.9%,人均新增绿化面积4.1平方米。
道路网络快速向北推进。得益于“百村城改计划”的实施,城中村改造不但解决了未央区市政道路征地拆迁工作的难题,而且极大地推进了市政道路建设,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未央区累计投资17亿元,完成了近70条市政道路征地拆迁任务,北三环、工农路、北辰大道、太华路北延伸线等45条道路建成通车,地铁二号线投入运营、一号线完成征地拆迁,全区市政道路建设总量占全市50%以上,数量和投资额均超过建区前30年的总和。
随着城建步伐的不断加快,未央区城市骨架不断拉大,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城市形态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城市的发展体现在对人的吸引力上。未央区在完善城市形态硬件设施的基础上,致力于民计民生,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10年来,未央区人口净增30多万。
近年来,未央区累计投资4.2亿元实施基础教育设施标准化建设,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48所;投资2554万元,建成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8个、村卫生室130个,区、街、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率先在全省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为4.3万名城乡居民办理了养老保险;率先在全市建成区级养老信息服务中心,区级养老服务机构12家、社区养老服务站21个,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等为补充的养老服务社会化未央模式。
当优质的公共服务成为完备城市形态的有力补充,未央向国际化大都市中心区的目标又迈近了一步。
重大项目的引领
重点引路,产业升级。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未央区域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
未央始终将加快发展作为最鲜明的工作主题。通过实施重点区域整体开发和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区域综合实力得到大幅提升。
有目共睹的是,行政中心、西安铁路北客站、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汉城湖、地铁二号线等一批重大项目在未央区的建设,犹如一节节动力强劲的火车头,重大项目一经启动,便给周边区域注入了无穷活力。
以项目带动和区域开发战略为抓手,近年来,未央区累计实施重点项目320个、完成投资643.1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突破千亿元规模,涌现出北三环大明宫建材家居市场、和生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盛龙广场、中石化油品质量升级等大型产业类项目代表。
紧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未央区大力引进大型商贸类项目,积极为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布局,如今,未央城市主干道沿线商业气氛日益浓厚,各类专卖店、连锁店、金融网点、大型超市、购物中心接踵而至,汽车、建材家居、五金机电、商品房等大宗商品销售额领先全市。
据统计,在项目建设和区域开发的有力带动下,未央区地区生产总值从2006年的176.28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480亿元,总量跃居全市第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8.7亿元,是2006年的5 倍,年均增长29.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5700元、11600元,实现翻番;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25%,经济发展的质量显著提升。
基于对区域发展的清醒定位,未央区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布局调整,强化项目支撑,突出三产主导,提升区域综合实力和发展竞争力,建成引领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现代产业发展的先导区。
准确认识区情,科学把握方向,务实推进建设。在一条明晰的科学发展思路的指引下,未央区谱写了加快推进城市化的壮美篇章。相信在迈向国际化大都市中心区的征程中,这步履将更加铿锵有力。
(编辑:赵岩)
(责任编辑:白雪松)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