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宣传部、市科信局、市社科联共同主办的“智慧城市与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研讨会于近日举行。智慧城市组成部分,天河区部分停车场已建成诱导系统。图为猎德地铁站附近一处停车场诱导系统正显示当天停车位情况。
本版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何剑辉 郭柯堂 近日,市委宣传部、市科信局、市社科联共同主办了“智慧城市与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地区的专家学者对广州建设智慧城市的路径和对策措施进行深入研讨。记者从会上获悉,广州市将在3年内实现移动数字图书馆全覆盖,全市建成2000移动数字图书馆。 电子政务云计算中心 将着手建设 记者从市科信局了解到,2010年至2020年,“智慧广州”将以“五个一”示范工程(“一页、一卡、一台、一库、一城”)带动,着力打造“五个新”,即建设一批智慧新设施,推进一批智慧新应用,发展一批智慧新产业,开发一批智慧新技术,创造一个智慧新生活。智慧广州建设,将围绕破解目前制约广州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以新技术、新设施催生新应用,实施智能技术高度集中、智能经济高端发展、智能服务高效便民。 市社科联主席顾涧清介绍,此次研讨会共收到了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城市发展信息中心、IBM商业价值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专家的文稿共37篇,全部编印成册。 顾涧清表示,“智慧广州”的“五个一”示范工程首开全国先河,建成155万个市民网页,提供交通违章、社会保险、公积金、水费、电费、燃气费、移动话费、电信话费等8大类民生信息订阅服务,提供300余项事项办事结果查询,180多项办事结果主动推送服务。推进市民网页在食品药品、医疗、卫生、文化、住房、信贷等领域的应用。 同时,广州市已经初步完成了电子政务云实验平台搭建,支撑市纪委公务车管理系统、市党政机关邮局、广州市门户网站备用系统等多项应用,着手落实亚运结余资金,开展电子政务云计算中心一期建设工作。 据介绍,广州还加紧推进天河智慧城、中新广州知识城、南沙新区、黄埔智慧港城等作为指挥城市建设试点。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许晶华:智慧广州首要条件是智慧商贸 许晶华指出,广州要建设智慧城市,首先要解决基础结构,尤其是信息基础结构问题。“基础结构不是以铺了多少光纤来衡量,最重要的两个衡量指标是使用成本、使用满意度等方面。 许晶华说,广州的特色主要是商贸,很多政府的规划里都是商贸先行,但是广州商贸环境却不尽如人意。据其透露,根据一个研究报告,以一家国际公司要办成一件事需要的天数来衡量商贸效率,广州市办成一件事需要28天,北京需要37天,但效率最高的新加坡只需要4天。“可见,城市的商贸环境是不是有很大的改善空间。”许晶华认为,在发展智慧城市方面,广州可以利用现有的条件,提升商贸服务的环境质量。 许晶华表示,智慧城市的建设光有技术还是不行,还与这个城市的文化传统有密切的关系。我们看到国外很多关于智慧城市的研究,地域文化都是很关键的。” 广州怎么建设智慧城市呢?许晶华提出这样的设想:广州智慧城市的最重要特色,就是怎么样建设智慧商贸城市。商贸首要解决的是这个城市的物流是不是畅通的,然后才是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慧基础设施的建设。其次就是智慧政府的管理,虽然广州在全国做的相对较好,但是这个方面的改进程度还是非常大。 广州金蟾软件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总裁杨洪:广州3年内形成数字阅读网络 近日,萝岗区建成7个数字图书馆示范点,引起各方关注。杨洪表示,广州市社区移动数字图书馆网络工程将是一个数字阅读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创造性项目。广州市社科联、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图书馆、市图书馆等单位,将结合社会各界专家学者的人才资源、技术资源、资金资源、知识产权和科研研究,共建广州市数字阅读研发推广中心,通过这一平台来凝聚政府、企业、科研和学术等多方资源,共同开展有关数字阅读的技术和应用研发,通过推广广州移动数字图书馆的模型,建设移动数字图书馆的网络,建设云阅读的内容平台,推动广州城乡数字阅读基础设施的建设。 据介绍,移动数字图书馆将覆盖全广州,计划通过三年时间实现四大目标。从今年3月到明年3月,完成移动数字图书馆项目平台,阅读格式,新型阅读设备终端的研发,建立“广州数字阅读标准”,初步建成云数字阅读内容平台,在广州城乡先行建设50个示范点。 从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进一步扩大数字内容资源的整合力度,提高数字阅读环节的便利性和操作速度,在广州城乡累积完成700个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到2015年3月,在广州市城乡累积完成2000个移动数字图书馆建设,实现广州市城乡数字阅读网络全覆盖,形成“广州数字阅读网络”。 广东金融学院副教授刘宇熹:智能交通将公路交通提到空中 刘宇熹的研究方向是利用智慧城市的力量建设广州新型智能交通。“从暨南大学到广州火车站,如果从北门普通公路需要45分钟到1小时,但如果从南门走,很快就上了高架桥,仅需要15分钟。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未来交通应该将很大的努力将公路交通提升到空中。”刘宇熹说。 “广州现在有非常好的城市立交体系,有人曾经设想过,我们城市的立交体系如果进一步的体系化,就可以让私家车不落到地面,在空中的高架桥上行驶。进入空中停车场之后,人再到地面活动,而高架的道路都是在类似大楼的建筑里,将噪音困在隧道中,将污染的空气通过设备集中进行净化。没有建筑物可以专门建隧道,外面种上植物,或者进入地下,形成汽车地下隧道。”刘宇熹说,如果将交通提升到空中,可以提高交通效率,降低事故率,增加交通自由度。其次让出空间给行人,实现人车分流、以人为本。 他举证说,去完香港回来大家都会说除非在商业街,在香港很少看到熙熙攘攘的人。原因很简单,就是人们都在天上或者是地下,这就让出了空间,让人感觉舒适。广州主体城市空间狭小,需要建立以人为本的城市交通体系。“据我观察,提高城市交通的动态效率这是减少交通拥堵的根本性措施。纽约和澳门很少看到信号灯,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停车等待的时间,包括停车时间和启动时间,减少空气污染和能源损耗。”刘宇熹说,解决广州城市交通问题应该有新的思路,就是划小城市单位规模,降低道路间距,而不是拓宽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