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城市建设 >

襄阳行政审批“瘦身”改善投资软环境

时间:2012-05-04 17:06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魏劲松、刘东仿、杨戈

  4月27日下午,湖北襄阳市民刘超在该市行政服务中心填写一张注册表后,20分钟就“搞定”了他的软件公司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且分文未出。同样是刘超本人2008年办理一个公司营业执照时却用了5天时间,填写了6张表,还交了一笔中介代理费。窗口工商办证人员倪淑珍告诉记者,像刘超这样注册一家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除享受贴息贷款等政策性扶持外,还可直接从政府获得31200元(培训补贴1200元、一次性奖励补贴30000元)的奖励性补贴收益。

  刘超此次办证经历是襄阳打造全国“审批事项最少、服务环境最优”城市的一个缩影。通过取消、搁置、下放、调整等方式,襄阳大力推行以“减时限、减资料、减费用”(以下称为“三减”)为核心的“阳光新政”,2008年以来,行政审批事项由原来的475项减少为目前的255项,减少了46.3%,已减至全国同类城市中最少。经过“三减”改革后,襄阳市依法招标的项目审批时限由原来的161个工作日优化为60个工作日,一般工业项目的审批资料从163项减少到22项,并减免了注册资金10万元(含)以下微型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每年减免费用4000多万元。
  以前,行政审批环节多、流程长、效率低,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不作为或乱作为严重影响了襄阳的投资环境。湖北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范锐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工业项目要落地,从立项到开工建设,是内资的需要盖46个章,是外资的需要盖58个章;正常情况下,内资需要150个工作日,外资需要大半年以上,再加上法定休息日,就是一年多的时间。“只有以机制创新为主线,从行政审批创新、市场监管创新、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监督创新入手,全面改善襄阳投资软环境,才能吸引更多经济主体入驻襄阳。”范锐平说。
  襄阳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为企业快速成长的助推器。到去年底,全市工业企业总数由2007年底的4300多家增加到800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716家增加到1779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34.6亿元,并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汽车产业为龙头,食品、装备制造、医药化工、新能源汽车等为支柱的产业发展格局。(魏劲松、刘东仿、杨戈)
   (编辑:赵岩)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