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城市建设 >

青岛加快建设市域轨道交通体系

时间:2012-05-02 11:04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为之

中国规划网济南5月2日电 青岛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宜居幸福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目标。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必须在加快地铁建设的同时,尽快规划建设通达五市的以中低速磁悬浮列车或轻轨为代表的市域地上轨道交通体系,以交通现代化促进青岛全域统筹、协调发展,进而推动城市的现代化、国际化进程。

一、加快建设市域地上轨道交通体系的必要性

解决“城市病”瓶颈的需要。通达五市、连接主城的轨道交通建设,有利于西海岸新城区的做大做强、胶州湾北岸新城区的做高做新,有利于生态宜居特色重点镇的建设与发展,有利于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提高青岛全域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有利于疏解老城区的人口密度、交通密度,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平衡,有效疏解老城区发展瓶颈,预防和治理“城市病”。正如要跳出“三农”方能解决“三农”问题的道理一样,解决青岛城区交通拥堵问题,也必须跳出主城区方能解决主城区的交通问题。否则,只在主城区进行道路建设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必须通过立体、覆盖全域的轨道交通体系建设,构建便捷高效的市域交通网络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方能有效疏解主城区人口、解决“城市病”瓶颈。

建设环湾型国际城市的需要。市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对照世界知名湾区城市标准,继续拓展、深化和提升“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拉开城市空间发展大框架,加快建设组团式、生态化的海湾型大都市,让青岛真正具有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大城市品质。国际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发达与完善的轨道交通体系在全域范围的建立和运营。在德国,3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都建有发达的包括地上轻轨和地铁在内的轨道交通体系。这就要求我们转变发展思路,调整交通投资比例和结构,适度减少城区道路和公路投资比重,加快成本低、运量大、速度快的地上公共轨道交通体系建设。

实现城市交通现代化的需要。首先,是否有发达的轨道交通体系,是衡量一个城市或区域交通现代化的重要指标。其次,市十一次党代会提出:配套搞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地上、地下空间,加快构建便捷高效的城际交通网络,建设大青岛市政公用体系、公共交通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各组团持续协调发展。只有建设起通达五市、连接主城的发达完善的轨道交通体系,才能实现青岛全域交通的现代化,进而促进人口的均衡分布、经济的协调发展。可以说,通达五市、连接主城的发展完善的轨道交通体系的建立,是青岛交通现代化的标志,也是青岛城市建设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建设宜居幸福大青岛的需要。交通便利,出行方便生活舒适便捷富有旅游流动性是宜居城市的重要内涵。发达便捷的交通网络体系既包括对内的交通运输能力,又包括对外的交通辐射能力,充分实现对外可以自由进出、对内可以便捷到达,可使居住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充分享受交通便利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也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实现环境优美、生活舒适便捷。交通还是经济发展的先导,是城市重要的竞争力、生产力。科学完善的交通体系,有利于各种要素的流动;交通对于大青岛都市圈的形成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全域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加快建设市域地上轨道交通体系的可行性

青岛具备了建设基础。青岛的轨道交通建设较国内同类城市起步晚,已成为制约青岛宜居幸福城市建设的重要瓶颈,尤其是主城区的交通拥堵现象越来越严重,城市运行效率不断下降、成本不断上升,也影响到城市空气质量和居民生活。无论是从青岛的人口规模、经济总量,还是财力水平、建设能力来看,青岛都具备了由市区轨道扩展至市域轨道交通建设的基础和条件。

五市交通具备规模化。青岛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做大做强五市城区,鼓励人口向五市城区集中,胶州、胶南、即墨城区人口规模分别达到60万左右,平度、莱西城区人口规模达到45万左右。即使按照目前五市的人口规模来看,也已经达到或超过国际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水平。目前,青岛市常住人口已经超过870万,伴随着“三城联动”环湾型大青岛框架的形成以及蓝色经济区领军城市的建设,青岛主城与五市之间的人流将更加频繁、规模将不断扩大。“十二五”末,全市常住人口将会迈上千万规模,这意味着主城与五市及五市之间的交通流量已经具备相当的规模。

地上轻轨建设效益高。之所以提出建设地上中低速磁悬浮或轻轨,一是建设成本低。其建设投资分别只及地铁的1/10至1/7。二是建设周期短。地上轻轨建设土石方挖掘及运输量很少,施工条件简单易行。第三,绿色环保。每人单位距离能耗仅为公交车的1/3、私人汽车的1/12;而从空气污染的角度来看,轨道交通产生的有害气体仅为汽车的1/25。

三、加快建设市域地上轨道交通体系的对策建议

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尽快成立由交通、规划部门及城市规划、城市管理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进行前期调研,比较轻轨与中低速磁悬浮的建设与运营成本及效率;确定技术及设备来源。(注:据媒体报道2012年1月20日,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已在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下线。与普通轮轨地铁、轻轨相比,中低速磁悬浮列车采用悬浮架抱轨运行,没有脱轨风险,具有安全可靠、建设周期短、建设成本低、运营管理成本低、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选线灵活、低碳环保等优势。能实现全天运营,不受任何恶劣天气的影响。运用中低速磁悬浮技术的中低速磁悬浮交通运营示范线S1,已于2011年2月28日在北京开建。目前,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已在日本爱知县实现商业化运营5年,累计载客4000多万人次。)然后招标设计单位,进行统一规划,明确途经重点镇及组团,以发挥其最大效应。先期可以选取城市规模较大、人口较多的即墨、胶南或胶州进行建设,然后覆盖莱西、平度,之后逐步形成贯通五市、连接重点镇、部分线路与主城地铁衔接的轨道交通网络。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为蓝色硅谷、西海岸经济新区建设提供强大支撑和动力,有利于鳌山湾新城、董家口港城组团的发展以及胶州湾北部新城的建设,引领青岛早日迈入蓝色领军城市行列。

加快市域轨道交通建设。根据我市轨道交通规划,2020年前,主要进行市区以地铁为主的轨道交通建设。远期规划了由4条线(L1-L4线)组成的总长287.9公里的市域轨道线网。其中,L1线:莱西汽车东站。自莱西市经过华山镇、即墨市,到汽车东站。L2线:王台镇城阳。自王台镇起向北,经胶州市、城阳上马、流亭机场、长途汽车北站,后与L1线接轨。L3线:平度鳌山卫。自平度经张戈庄镇、南村镇、兰村镇、南泉镇至城阳,再经惜福镇到鳌山卫。L4线:胶南长江路。自胶南大珠山镇起,经胶南市到黄岛接M2线。建议结合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新的城市空间布局,对规划线路进行重新论证、适当调整,然后选择一至两条线路,开展项目设计与工程招标等工作,尽快启动市域轨道交通建设。 

创新投融资等体制机制。“十二五”期间青岛市正处于地铁、公路、市内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高峰期,建设任务重、资金需求量大。因此,如何通过投融资体制机制的创新来筹集资金是加快五市地上轨道交通建设的关键。作为国内首条中低速磁悬浮商业示范线,张家界中低速磁悬浮项目建设是由张家界市人民政府、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铁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四方共同出资组建的合资公司,负责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签约一期从黄龙洞景区至武陵源景区,预计总投资20亿—28亿元,项目将在2012年底建成通车。由此,建议在五市地上轨道交通体系建设中,可以采取青岛市与五市财政按照一定比例参股,吸引青岛城投、国信、华通等国有公司作为投资主体,也可以吸纳山东高速等国内外其他实力雄厚的投资主体加盟,并通过向国家开发银行的金融机构融资或申请发放项目建设债券等多种渠道和方式进行融资,以股份制组建合资公司,形成投资、建设、运营主体,推进青岛五市地上轨道交通体系建设。

(编辑:赵岩)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