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社会管理创新推动和谐建设 实现矛盾纠纷联调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
安顺市探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建立县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300多个,覆盖农村、社区、企业以及新兴组织等各领域。在全市所有县区建立县级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实现矛盾纠纷联调、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通过加强“中心”和村(社区)综治工作网络建设,将综治工作中心延伸至村居(社区)、企业工作站(点、室)。全社会形成合力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为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夯实基层基础,做好群众工作,是探索社会管理创新的首要任务。安顺市以创先争优、“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千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等活动为抓手,不断强化基层基础工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党的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社会共同管理模式。建立县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300多个,覆盖农村、社区、企业以及新兴组织等各领域。全市1837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达90平方米以上,彻底改变“晴天大树下,雨天支书家”的工作状态;实行村、社区干部基层报酬政策和业绩考核制度,先后两次提高补贴标准,将村和社区干部报酬分别提高到800元和1000元;加大工作经费保障,先后从市级财政定额增加4500余万元,将村和社区党组织工作运行经费提高到10000元/年。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干部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工作能力和效果得到明显发挥。
营造安定的社会环境,是发展的根本保障。“7.26”事件发生后,安顺市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在省委政法委工作组指导下,西秀区投入近3000万元在全区建成196个基层网格工作室,工作室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及数字化平台,以社会管理服务,化解矛盾纠纷为职责,通过加强对单元网格巡查,使政府能够主动发现和及时处理各种社会管理问题。截至目前,全市1841个村(居委、社区)均建立了综治工作站,在6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建立了企业综治办。2012年以来,依托四级调解网络,全市90%以上的矛盾纠纷在基层得到成功化解,新排查出来的高危人员得到有效管控,切实将大部分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尽快改善社会治安状况,提升安全感,是广大群众期盼解决的现实问题。2011年底冬季“严打”以来,安顺市深入开展声势浩大的“打黑除恶”、“命案侦破”、严打“两抢一盗”等专项行动和“清网行动”追逃工作,围绕重点工作建设和服务经济建设开展了“护航”行动,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今年1季度,全市共破获刑事案件794起,同比上升23.1%;共破“两抢一盗”594起,同比上升28.02%。其中,抢劫案件立案同比下降43.72%;抢夺案件立案同比下降22.47%。针对社会治安复杂区域,公安部门采取领导包保、警力下沉,把西秀区汪家山村、开发区西王山村、南马村和龙井村被列为试点,集中力量展开对“城中村”深入整治,在试点建立村级综治办、警务室,及“城中村”旅店、网吧、出租屋经营行业自治组织,探索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向社会公开承诺,坚决打击铲除藏污纳垢,隐藏犯罪的非法经营窝点,较短时间扭转治安状况不好的被动局面。为加强网络等虚拟社会的管理,安顺市在互联网上建立了“平安安顺”警务平台,全市89个公安派出所全部开通“网上警务室”,全市224名社区(驻村)民警全部开通“警务QQ”,加强对网上舆情的监控和正面引导,拓展服务渠道。
2011年10月,安顺市启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工作,对拟实施的21个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项目进行了责任分解。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安监局等相关部门结合实际均制定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方案,推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工作的开展。全年全市共对涉及城市建设拆迁项目、铁路、公路建设、水利枢纽工程、工业园区建设等20个重点项目进行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据了解,安顺市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并列为市委、市政府十大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市委常委会、市长办公会先后六次专门听取工作汇报,3月27日—29日,安顺市委书记陈坚、市长周建琨分别到西秀、平坝、开发区、紫云、关岭等地,就社会管理和维稳工作开展调研。研究部署深入加强综治平安建设工作社会管理和创新的具体措施和步骤。市委召开全市社会管理创新经验交流暨推进会,对关岭自治县上关镇等7个优秀乡镇的典型经验进行交流推广。
(编辑:赵岩)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