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呼唤一座城。 中国江苏网3月24日讯 过去三年间,沭阳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的步履始终铿锵有力,鸟瞰这座日益长高、变美、扩张了的城市,矫健的身姿越发秀美。 从宏大的城市梳理融合,直至深入到38个乡镇场、街道的城镇化“胎动”,沭阳的各个经济地理单元,在新型城市化的道路上,引发了一场涉及产业、经济、建筑空间等各个形态的体系性变革。一个全新的城市化体系正悄然来到花乡。 新城之新 “东扩南延”的城市扩张版图,是沭阳正在加快推进新一轮城市建设的现实路径。 2009年新岁,以梦溪植物园的启动建设为标志,拉开了东部新城区10平方公里开发建设的大幕。三年后,包括梦溪植物园、梦溪安置小区等在内的“九个一”功能性项目带动了东部城区土地沸腾起来。 2010年初岁,以教育产业园、沭阳如东中学等项目的启动为标志,拉开了沭阳南部新区开发建设的大幕。沭阳城区“南延”进程的骤然加速,旨在为建设一座29.5平方公里区域的新城描绘蓝图。 “东部和南部新城区的开发建设不仅仅局限于自身,而是涉及到沭阳加速城市化进程、培育新的发展优势、提升城市品位和打造宜居环境,事关沭阳的跨越发展和长足进步,具有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沭阳县委书记蒋建明说。 规划,弹指之间已成现实。如今,沭阳东部、南部新区宽阔的主次干道两侧,高楼大厦林立,现代化的城市天际线已经出现在这片曾经是村庄与田畴交错的沉寂之地上。 短短两年时间,南部城区规划建设的10大产业园区全面启动,教育园区已粗具规模,沭阳如东中学、沭阳如东实验学校、南湖公园、体育中心、客运南站已建成投入使用。 而商贸、房产、办公等众多项目的开工,则让南部新区这一集“现代城市示范区、新型项目集中区、绿色生态观光区和机制创新先导区”于一体的城市经济板块初露风姿。 融合之变 变与不变,是沭阳过去数年间城市化进程的两条主线。 与“变”相比,保留过去时光中的旧城,以及那些记录往事的场景,是沭阳加快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的背景。 “2009年以来,城区共实施道路加密改造和路桥配套工程106项,共启动实施公路、港口、桥梁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工程128项,计划总投资达96.7亿元。”分管交通的沭阳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乔学鹏如数家珍。 交通的发展,其意义绝不仅仅是交通本身,事实上,在过去三年里,已融合成沭阳新型城市化中的突出亮点。 作为中心城市新组团和城市经济引擎之一的省级沭阳经济开发区,10年前,在县城以北一个村庄、农田交错之地,打下了园区开发的第一根桩。短短10年,开发区成长为沭阳经济体系中的一个巨人,已承载各类项目632个,用工10.8万人。目前,正在积极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老城区、新城区以及省级经济开发区的融合,带来了沭阳城市更大范围的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和资源集约。目前,沭阳县城基础设施配套面积由2008年的51平方公里拓展到83平方公里,集中居住人口由41万增加到56万。 避免走粗放式、“摊大饼”式的扩张之路,转型为城市的内涵式发展,在过去三年沭阳新型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得到了切实体现。包括中心老城区一批工厂的“退二进三”,不仅还沭阳城区一片蓝天,也使得城区的商贸等功能更加凸显。 城镇之美 乡镇,作为一个最基层的单元,可以说是城乡融合的第一线或者说是最底线。在新型城市化道路上,传统的乡镇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坚持镇当城建,率先推进集中居住区、工业集中区、商贸服务区‘三区合一’向镇区集中。”县委副书记、代县长胡建军对此作了清晰的回答。沭阳旨在通过不断加快人口、经济、功能和体制的城市化,实现由镇到城的历史性跨越。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三年中,乡镇成为沭阳最具活力和最受外界关注的单元之一。沭阳县秉承“全方位、全领域、全激活”发展理念,乡镇工业经济突飞猛进,村级经济快速壮大,全民创业如火如荼。2009年以来,在县本级主要经济指标保持高位运行的同时,乡镇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工业用电量、规模工业产值等指标增幅相继超过县本级,形成乡镇经济和县城经济双轮驱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格局。 由点到面,也不难看到,在过去三年中,通过中心镇培育,12层以上高楼大厦出现在诸如韩山等传统意义上的乡镇农村,现代化的公司、大量的中介结构,这些以往均集聚于城市的要素,广泛出现在中心镇。统计数据表明,2011年,全县38个乡镇场(街道)财政收入全部超2000万元,其中超5000万元22个、超亿元8个,分别比2008年增加了28个、21个和7个。 县乡梯度式的新型城市化架构,让沭阳的城市化发展进入一个向内涵发展的新的重要演进阶段。今天的沭阳,正向着更科学、更理性的城市方向进发。因此,我们有理由祝福沭阳,祝福沭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魏从浩)中国规划网南京3月24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