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建设成为“苏北重要中心城市”
时间:2012-03-13 10:33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淮财 建国 郭强
|
|
中国规划网南京3月13日电 2012年,淮安市财政部门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各项任务部署,进一步优化财政政策职能作用,着力推动新型工业化、现代农业和服务业建设进程,不断加大财政在体制机制创新、服务效能提升等方面的推进力度,全力落实“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战略目标,努力提升各项工作成效。
一是抢抓省级发展机遇,提升城市功能品位。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升级为省级战略,全市财政部门围绕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目标,加强与省扶持政策的对接落实,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力度,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围绕确定的中心城市建设项目,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大城市建设重点项目推进力度,重点支持涟水机场、金马高速公路、南林大南方学院、综合性社会福利中心、市政园林绿化等城建重点项目,加大对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财政扶持力度,促进城市生态建设,提升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综合功能品位。
二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植壮大财源规模。继续坚持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积极推动“扩量提质、转型升级”。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着力培育新兴财源,重点支持“五大千亿元”产业培育,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科技支撑等科研创新,加大对软件园、留学生创业园、人才引进等扶持力度,推动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引导作用,进一步整合财政资金,出台财政优惠政策,紧密结合“五大建设”,着力推动重点产业、重大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突出支持支柱产业和规模产业,扶持创新型经济,关注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可持续发展;支持企业节能减排,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强污染治理,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旅游宣传促销、景区等建设,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强化扩内需项目资金管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放大效应。
三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民生投入力度。贯彻“经济发展水平与人民幸福指数同步提升”要求,积极落实各项民生保障政策和待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落实义务教育免收杂费补助政策,加强优质幼儿园建设,支持农村中小学校车、新疆高中班、校园特卫等项目实施,改善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保障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贯彻。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十件实事”以及廉租房建设等民生项目,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解决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医保问题,逐步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标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就业再就业,推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县区数字影院建设,对市区65周岁以上老人等免费乘坐公交车实行补助,支持优秀剧目创作、文物保护、备战省十八届运动会、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事业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大村级经济建设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四是深入推进创新创优,提高持续发展能力。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财政工作的动力,用创新的思维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着力完善现代公共财政运行体系,进一步提高财政运行效益、提升财政管理绩效。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2012年用于民生、发展等市级财政专项资金预算全面推行项目预算绩效目标申报制度、自评报告制度和重点项目专家评审制度,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认真开展公用经费定额调整研究和测算工作,控制预算代编规模,规范预算结转资金管理,不断提高财政预算科学化编制水平。落实市直公物仓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推进实施资产配置标准制定工作,完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紧密结合。加强财政资金存款和账户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保障财政资金安全。研究统一、规范融资平台公司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加强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财务和债务监管,积极防范债务风险,增强财政综合平衡能力。强化市区土地出让金管理,推动部门之间土地管理信息共享。实施部门预算执行情况三年轮回检查制度,将部门预算执行情况作为财政监督检查重点,强化部门预算约束力。加强对政府投资、重大财税政策执行情况以及涉及民生等专项资金的监督,进一步推进财政监督长效管理机制建设。加强法治财政建设,建立法治财政建设指标体系和考评机制,为财政科学运行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责任编辑:白雪松)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