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城市建设 >

胜利桥北是大连城市建设的起点

时间:2012-02-27 09:47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胡慧雯

 

  开篇语 一百个城市有一百个样本:大连,因山海而尽展秀美韵味的同时,亦因建筑而彰显其独特的历史风貌。

  大连,虽仅有百年历史,但却是光荣和屈辱并行:日俄扩张野心曾经灰飞烟灭,多少人情世故花开花落,无数幽胜之地掩映于城市深处。对于大连人来说,那建造于不同时期的风格迥异的老建筑,如同标签般成为印在城市面孔上最鲜明的符号,承载着不同时空下这座城市的风貌与记忆,既是大连历经“百年风雨洗礼”变迁的最好见证,也是生活在这方热土上的人们的情感载体。当我们从每一处风格迥异的建筑旁经过时,触碰和感染的,是这座城市最深刻的脉络。解放后,大连的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但遗憾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的远去,很多生活在这里的人,对老建筑的概念开始变得模糊:可能熟悉某一个广场、某一个公园,甚至天天在某栋老建筑内学习、工作,却并不了解这些建筑背后的故事和所承载的历史。城市的现在,是城市历史的沉淀;研究过去,是为了更好地正视现在,并懂得如何让城市的遗产永续,文脉相承。

  即日起,本报将推出“城市遗风·大连老地理”系列策划报道:记录1898-1945年日俄统治时期,大连城市诞生、发育的历史过程。希望能够在回望城市过去、梳理城市遗迹的同时,重温这座城市的“基因”和“胎记”。 胡慧雯

  沙俄殖民统治时期的大连

  (1899年-1905年)

  可以说,大连的诞生是俄国规划的。在沙俄统治的7年时间里,青泥洼,那个曾经荒凉的渔村,开始慢慢走上城市化进程,且起点之高,为人所惊叹——整个城市的规划,完全以法国巴黎为蓝本,将自然与城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短短几年,便发展成为辽东半岛上最大的近代化港口城市。

  大连著名作家、大连市作协主席素素说:“一座城市的出现,可能是一场偶然发生的事件,也可能是一场必然发生

  的事件。大连应该属于后者。 ”一百多年前,大连湾南岸还只是个打鱼晒网之地。1894年的甲午战争,不但震碎了坐落在岸上的村庄,也打破了这里固有的宁静。有一天,当俄国人在旅顺口站住脚之后,便决定在大连湾选址建码头。于是,在原本只匍匐着几个小渔村的大连湾南岸,因为建了一个码头,而有了一座城市。 □记者胡慧雯

  城市诞生

  1899年8月11日

  韩悦行,大连市作家协会会员,曾著有《大连掌故》等多本涉及大连地方史志的书。日前,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详细讲述了“大连之始”:

  19世纪末,早有野心的沙俄为在黄海寻求一个不冻港,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派军舰强占旅顺口、大连湾。沙俄强占旅大后,攫取了港口修筑权和经营权,以及中东铁路的修筑权。

  1899年8月11日,沙皇尼古拉二世下令建设大连商港城市,并指派有筑港经验的东清铁路公司总工程师萨哈洛夫等负责城市的规划。同日,建港工程正式动工——这一天就是大连建城之始。“当时,沙俄把大连称之为‘达里尼’,俄语译为‘遥远的地方’。 ”韩悦行说,彼时,大连还叫青泥洼,是个荒凉的渔村。据史料记载,萨哈洛夫做了这样的规划:以原青泥洼村一带50多个村庄,约5400余亩土地作为城市建设的基地,东起寺儿沟,西至西岗子,南起南山山麓,北至香炉礁海滨,在寺儿沟修建码头,在青泥洼桥修建火车站。

  城市划分 不同“阶级”分区而居

  韩悦行介绍说,根据沙俄对“达里尼”的城市规划,是将居住者的阶级、人种及地区,明确地划分开来。

  大连湾香炉礁海岸以南,中东铁路火车站以北地区规划为行政市区,这里集中着沙俄大连殖民官署机构。当时,俄国人削平山头,填海筑区,并规划54米宽的大桥与市中心相通。在桥的两端,各有半圆形广场,行政区的内街由此辐射与环形支路围成扇形,中心部位留有小广场,轴线上的支路两侧多是办公用房,其余便是铁路与海港职工家属住宅。市区东侧为北公园。市区西北面临海,规划为海水浴场。这一地区环境优美,建筑别致,处处流露着俄罗斯和欧洲的风味。

  东临大连湾,南至南山麓,北隔铁路与行政市区相接为欧罗巴区。它处于整个市区的中心地带,地域开阔,是欧洲人、俄国人的居住区。其中背靠铁路的是商业区,市民区和商业区交错布置。远离市中心的南山麓是士绅住宅区,那里依山望海,向东便是海水浴场。

  西青泥洼村及西岗子一带则被规划为中国人市区。这里环境脏乱、设施简陋,是普通中国市民的居住与生活区,仅占欧罗巴区四分之一左右。然而,彼时当地华人的人口是欧俄的10倍。

  沙俄市政厅 大连城市的起点

  今天的西岗区胜利桥北烟台街1号,伫立着一座俄式古典建筑。很多老大连人都知道,这里曾是大连自然博物馆,而百余年前,这里是沙俄殖民统治时期的达里尼市政厅。“这里,就是大连城市的起点。 ”几乎每一个对大连历史熟悉的人都如是说——这里,是大连历史上第一栋建筑。城市大连,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嵇汝广,笔名海南丢,自称“城市记忆记录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大连老建筑的记录和保护工作。他告诉记者,俄国人在距离海港不远处修建了市政厅,并从这里开始,将城市一点点构筑、布局起来。

  当俄国人把市政街由北向南延伸时,被一条深沟挡住了去路。于是,他们在深沟上架起了一座俄式木桥(今胜利桥)。“这座木桥,把行政区和住宅区连接起来,成为俄国人每天必走的道路。 ”韩悦行告诉记者。

  尼古拉广场 城市的中心和脸孔

  嵇汝广介绍说,俄国当时是以法国巴黎为范本来规划大连的:城市建筑一改昔日中国的青砖绿瓦,而改用欧式的花岗岩和混凝土。而整个城市的布局,也不同于传统老北京的棋盘式格局,而是改成放射式的蛛网式道路。

  而当时,大连整个市街的中心点,就设在今天的中山广场——当时叫尼古拉耶夫斯卡娅大广场,是以沙皇的名字来命名的。

  据记载,当时的尼古拉广场设计的直径是213米,向外放射出10条街道,中间设有绿地、花园,周围的大小树木又将空间分割,使得人们在这里漫步、休憩,并无空旷的感觉。素素曾经如此描写:中山广场是这个城市的封面,不用翻开内页,就知道它姓甚名谁。而在嵇汝广眼里,中山广场是这座城市的面孔,展现着这座城市最原始的面貌。

  此外,大连市区内当时还规划设置了大小不一的广场10多处,并规划了广场环形路侧各种建筑。广场与广场通过干道互相连接。而由广场向外辐射的支路,一般并不宽,但都具有较好的对景。站在广场顺路向远处望去,或是优美的建筑,或是美丽的山林,或是壮观的海景。

  市区的主干道是自港湾桥通向尼古拉广场。宽阔的莫斯科大街(今人民路)是市区的主轴线,串联着几个广场,联系着码头、火车站、尼古拉广场再经欧洲市场到达中华剧场。当时的莫斯科大街宽25.6米,中央建有8.5米的车道和人行道,两侧余宽为绿地。

  在莫斯科大街的两侧,集中着外国的商行:比如,英国旭升洋行、和记洋行,美国茂生洋行、斯密坦商会,德国万利洋行、哈利洋行,法国门顿商会,俄国道胜银行等等。另外,还有邮政局、电报局、消防署和旅馆、医院。

  当时,大连市区的40多条街上安装了2000多盏路灯。市内电话达200号,可直通旅顺。

  城市建设 街区道路随地形走

  一番大兴土木后,大连就成为沙俄在远东租借的一个登陆点。沙俄的太平洋舰队一上岸,就看见了一条条充满怀乡色彩的大道,以及尖顶的房屋。

  留心观察不难发现,俄国人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着实花了些心思。比如,在修筑码头时,会利用不同地势高度修筑铁路路堑;而街区道路会随地形弯转延伸。对于不可建筑的冲沟或是拦堤,将其修建为贮水池,或作绿地,既可防洪,又可绿化。贮水池附近再植上花木,又可成为美丽的水木风景。可以说,萨哈洛夫的总体规划,把路、港、市区的建设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把自然景观和城市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欧洲先进的城市规划建设的经验借鉴到东方。

  初具规模 工厂商店一应俱全

  当年,沙俄对大连规划的目标是,把大连建成一流的东方自由港城市,长期霸占旅大地区,争霸于世界。因此,总体规划比较完整,城市功能的设置比较齐全,但由于日俄战争中俄国的失败,只完成了近期规划和部分建设项目。

  根据记载,当时除铺筑铁路和修建港口外,还建筑有市政府、官邸、旅馆、银行、商店、学校、医院、教堂以及住宅等160多栋,建成面积约94670平方米。在大连建起32所小学,在旅顺建起1所普希金初等学校和1所职业学校。

  另外,当时大连的工厂已达50多家,其中最大的是东清铁路的铸造厂、机车制造所(今大连机车厂)、修船厂(今大连造船厂南坞)。三家各有中俄工人近千人,另外有铁工厂、砖瓦厂、石灰厂、采石厂;轻工业制造厂有钟表厂、面粉厂、酿酒厂、制盐厂、首饰厂、屠宰厂。商店种类也很齐全,有成衣铺、洗衣店、理发店、照相馆、澡堂、刺绣店、书店、粮店、菜店、水果店、饮食店、鞋帽店、服装店、马车店、棉织店、绸缎店、茶叶店、日本货店等等。

  从1898年大连城市开始规划建设,到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大连市区已形成近6万平方公里、人口4万多。其中,中国人有2.6万、俄国人1.4万,日本人300人,还有一些其他国家的人。至此,古老的小渔村终于变成了一个新兴的城市,并超过了旅顺口,取代了旅顺工商经济地位,成为辽东半岛上最大的近代化港口城市。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