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济南1月4日电 记者 贾瑞涛 通讯 员 张殿方 济南报道 赶在2011年的年末,山东省住建厅经省政府同意正式对外发布了2011-2020年 《黄河三角洲城镇发展规划》以及《鲁南地区城镇发展规划》。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加上之前《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山东省海岸带规划》和《济南都市圈规划》等一批区域性、战略性规划的相继编制完成并实施,全省重点区域城乡发展规划目前已经实现全覆盖。山东财经大学(筹)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导报特约评论员张志元3日对导报记者表示,在经过了人口、要素、企业和产业的集聚后,我们已经进入到城市集聚的阶段。“可以想象,若干年后,现在看似分散的城市将形成一体化,数个板块的崛起有利于缩小全省东中西区域和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协同发展。”“黄三角”巨型城市区“包括之前的‘一体两翼’、‘三个突破’等,其最终目的都是通过发挥各自区域的优势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本身它们就有条件、有优势,规划的出台将给它们以更明确的导向和政策支持。”张志元说,目前城镇化的进程仍然任重道远,关键是要落实好规划,出台进一步的细则和措施。山东省住建厅副厅长万利国告诉导报记者 ,上述两项规划历时3年多,充分考虑了两大区域各自特点,对于探索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模式、科学推进全省城镇化发展和城镇体系布局具有重要意义。负责“黄三角”规划编制的知名城市规划专家、清华大学城市规划系教授顾朝林认为,黄河三角洲的人口、城市、经济规模都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只有走城镇发展、集聚发展的道路,才能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从而为全国其他地方探索如何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起到示范作用。“黄三角最大的优势是能源,尤其是石油资源。除此以外,风能、海洋能等绿色能源也在发展;同时还有土地资源,可建设用地多,人口相对稀少,城镇化水平相对较高。而且,像大王、魏桥等城镇的外向型经济并不比长三角、珠三角弱,这些都是黄三角的优势。”顾朝林说。不过,从整体来讲,黄三角的发展仍然相对滞后。顾朝林表示,在他们调研的过程中,普遍的共识是东营和滨州两市在总体规划和空间发展方向上尚缺乏对接,因此下一步的重点就是以打造一个巨型城市区的理念,实现集聚发展。根据东营、滨州、垦利、利津地域相接、城镇空间距离较近、文化同源、习俗相似等特点,重点培育东营、滨州区域中心城市,引导人口与产业向此集中,远期构建东营-垦利-利津- 滨州多中心巨型城市区。另外,集中发展东营港、滨州港等4个港口和四大临港产业区,建立快速交通体系。“这个大的框架完全可以在10年内完成,再用后面10年把一些节点城市、中等城市支撑起来,从而最终使黄三角成为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中心。”鲁南“新型城镇化”“我总想给鲁南说句话。”操着浓重鲁南口音的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省政府参事柴宝贵,同时也是编制鲁南城镇发展规划的负责人,他对导报记者表示,鲁南地区面积、人口约占全省的1/3,而经济总量、财政收入仅为全省的1/5,城镇化水平低于全省平均8个百分点。柴宝贵说,鲁南先天的资源优势[1948.78 0.36%]过去曾为全省发展作出了很大牺牲,但这也是支撑未来鲁南发展的重要依托。全省煤炭资源的90%、粮食的40%,相当一部分的水、电力等资源都集中在鲁南,而且鲁南还有交通、区位和文化等优势,“但鲁南就是发展慢,就是穷,怎么回事?城镇化水平低,城镇化滞后。” “如何用新型城镇化引领南部经济社会发展,让这里的3400万人与全省发展基本同步,不拖全省发展的后腿,已成当务之急。”柴宝贵表示,新型城镇化意味着不能再依靠挖煤、拼资源获得发展,要实现由资源型城市向功能型城市的转型,大力发展服务业,拉长资源产业链和价值链。柴宝贵认为,今后的城镇化不应再是“单打独斗”,日照-临沂城镇群要做大临港产业区,利用日照出海口优势,不仅要打造精品钢铁基地,还有服务业、旅游业等;临沂也不再仅是商都,还要打造“商城、水城、文化城”,“没想到临沂发展这么快。”济宁- 枣庄城镇群依托济兖邹曲嘉复合中心,枣薛经济带和滕州、微山构成的枣薛滕金三角,培育成淮海经济区重要的城镇群;菏泽城镇群发挥政策、资源和交通优势,力争发展成为苏鲁豫皖交界地区最重要的城镇群。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