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城市建设 >

到2015年石家庄、唐山两市城区常住人口超300万人

时间:2011-12-01 11:09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罗伟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二级标准

  城市区域内GDP占全省GDP总量的比重由68%提高到78%

  河北省城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发布

  燕赵都市网讯(记者张洁)到2015年,河北省城镇化率达到51.5%,城镇人口由2010年的3150万人增加到3800万人。石家庄、唐山两市将成为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邯郸、保定的城区人口将超200万人;城市区域内GDP由12780亿元增加到22530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比重由68%提高到78%。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30平方米,农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5平方米;构建环首都城市群、冀中南城市群、沿海城市带等城镇化空间新格局;推进城镇建设上水平出品位……

  为深入推进我省城镇化战略,依据《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我省制定了《河北省城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年-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并于25日印发。

  6个坚持与7个主要目标

  关于“发展方向”,《规划》用了6个“坚持”进行了表述。即坚持城乡统筹、互动共进,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坚持规划先行、区域协调,把城市群作为城镇化发展的主攻方向;坚持突出重点、梯次推进,积极推动县城扩容升级;坚持节地节能、生态环保,以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城镇化发展方式转变;坚持以产兴城、产城互动,推进城市与产业融合发展;坚持政策引领、体制创新,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持久活力。

  按照《规划》所设定的7个主要目标,到2015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市发展方式实现重要转变,城市功能实现新跨越,城市带动农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7个方要目标是:

  城镇化率快速提高。到2015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51.5%,年均增长1.4个百分点,城镇人口由2010年的3150万人增加到3800万人。

  城镇规模结构日趋完善。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2个(石家庄、唐山),200万人以上的城市2个(邯郸、保定),100万人以上的城市达到4个(廊坊、张家口、秦皇岛、沧州),50万人以上的城市达到6个(邢台、承德、衡水、任丘、迁安、定州),武安、遵化、辛集、霸州等城市人口达到30万人以上,20万人以上的县城达到40个。国家和省培育的55个重点镇镇区人口规模全部达到3万人以上。

  城镇空间布局更加合理。构建起以“两群一带”为主要特征的城镇化发展新格局,环首都城市群进一步壮大,冀中南城市群基本成型,沿海城市带快速崛起。

  城市聚集能力进一步增强。2015年,城市区域内GDP由12780亿元增加到22530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比重由68%提高到78%。城市区域内全部财政收入由2095亿元增加到3530亿元,年均增长11%。聚集人才、科技、金融、产业的功能明显提升。

  城镇基础设施水平大幅提升。到2015年,全省建成完善的交通、通信、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防灾等基础设施体系,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所有设区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设区市城区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7.5平方米。县城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建设一批科教文卫体大型设施。

  城镇环境质量全面提升。设区城市全部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县级市全部建成省级园林城市,60%的县城进入省级园林县城行列。设区城市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达到310天以上,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二级标准。城市饮用水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固体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理。

  城乡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30平方米,城镇居民住房保障覆盖面达到20%以上。农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5平方米,完成50万户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新建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执行率达100%,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5000万平方米,新建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到38%。

  城镇化空间新格局

  《规划》称,根据我省环首都、环渤海的区位优势以及资源分布、产业基础、经济联系和交通条件,统筹区域发展资源,突出重点地区,把构建城市群作为城镇化布局的主体形态。

  环首都城市群:以承德、张家口、廊坊、保定市为主体,构筑环首都城市群。

  《规划》明确,要坚持吸纳承接、融合提升、重点推进、统筹发展,充分利用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和首都职能转型的机遇,积极整合环首都地区城镇资源,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把培育和打造新区、县城扩容升级作为对接首都的切入点,着力构筑环首都城市群,形成“四心”(承德、张家口、廊坊、保定中心城市)、“三区”(京东产业协作服务区、京南产业协作服务区、新机场临空产业区)、“一片”(首都生态涵养、高端旅游及特色产业功能片,包括怀来、涿鹿、赤城、丰宁、滦平、兴隆,重点发展京北生态新区)、“六轴”(京津、京唐、京石、京张、京承、京沧等6条区域发展轴)、“多点”(14个环首都县、市、区城镇节点)的空间布局。

  其中特别明确,要壮大中心城市,提升环首都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增强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和区域协调发展能力。保定市要发挥历史文化优势,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统筹清苑、满城、徐水、安新4县资源,拓展功能组团,构建“一城三星一淀”的大都市发展格局,增强中心城区的规模和实力,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休闲度假旅游基地。廊坊市要发挥临近京津的区位和信息产业优势,构建中心城区与固安、永清三角城市区域,建设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城市。张家口市要发挥产业基础和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宣化区、下花园区、万全县城、宣化县及周边建制镇资源,建设京冀晋蒙交界区域中心城市。承德市要发挥历史文化遗产和生态风景资源优势,建设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形成以中心城区、承德县、滦平县和隆化县为主体的空间布局结构,构建京津冀辽蒙交界区域中心城市。

  其中还明确要,培育新型增长极。推进环首都新区建设,打造区域经济发展新高地。整合三河、大厂、香河县资源,建设京东新区。整合涿州、涞水县资源,协调高碑店发展,建设京南新区。整合怀来、涿鹿,建设京北新区。

  冀中南城市群:以石家庄、衡水、邢台、邯郸市为主体,构筑冀中南城市群。

  《规划》明确,要抓住冀中南地区作为国家主体功能区重点开发区域的机遇,充分发挥交通和资源优势,合理确定城市职能分工,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在与邻省交界地区发展沿边经济,加快冀中南城市群发展,努力建设成我省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新能源基地,形成“一核”(以省会石家庄市为核心)、“三心”(邯郸、邢台、衡水中心城市)、“三轴”(京九、京广、石黄三条交通复合轴)、“多区”(邯郸、邢台、衡水若干个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一边”(晋冀鲁豫沿边产业、贸易经济带)的空间布局。

  为壮大中心城市,《规划》指出,要提升冀中南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增强辐射带动能力。石家庄市要发挥省会优势,切实提高在区域发展中的首位度,不断强化科技、人才、金融、资本等方面的聚集效应;依托机场、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等综合交通优势,整合中心城区与周边地区资源,加快正定新区建设和鹿泉、藁城、栾城组团一体化发展,构建组团式城市功能空间;加快大西柏坡、东部产业新城、临空港产业园区建设,成为冀中南地区以医药、装备制造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以商贸物流金融为主的现代服务中心城市。邯郸市要发挥省际区位、历史文化和矿产资源优势,整合峰峰矿区、磁县、永年县、邯郸县、成安、肥乡资源,形成放射组团式发展格局,着力打造冀南新区,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冀晋鲁豫四省接壤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邢台市要发挥交通和资源优势,整合沙河、南和、任县、内丘、邢台县资源,建设邢台新区,形成组团城市协调发展的空间结构,成为冀中南地区重要增长点。衡水市要发挥交通、农业和生态资源优势,整合中心城区和冀州资源,建设衡水滨湖新区,构建生态宜居的北方湖城。

  “十二五”期间,将以石家庄市为中心,强力推进大西柏坡、正定新区、临空港产业园区、东部新城建设;以邯郸冀南新区、衡水滨湖新区、邢台新区3个产业基地为重点,培育冀中南经济增长新优势。促进生产要素向京广(京珠)、京九(大广)、石黄复合交通轴加快集聚,以壮大特色产业集群为重点,加大交通轴沿线的正定、宁晋、武安、冀州等18个县(市)开发开放力度。

  沿海城市带:以秦皇岛、唐山、沧州市为主体,构筑沿海城市带。

  《规划》称,要充分发挥秦皇岛港、黄骅港、唐山港(京唐港区、曹妃甸港区)重要出海口的优势,提升中心城市功能,推进港口、港区和港城互动,以临港产业聚集区为依托,以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利用好滩涂资源和岸线空间资源,培育壮大唐山湾国际生态城、北戴河新区、黄骅新城,有序扩大县城和中心镇规模,构建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互动的沿海城市带。形成“三心”(秦皇岛、唐山、沧州中心城市)、“一带”(沿海11县、市、区和9个产业功能区构成的沿海经济带)、“两轴”(沿京沈高速公路的秦皇岛-唐山-北京方向发展轴、沿石黄高速公路的黄骅-沧州-石家庄方向发展轴)、“三极”(北戴河新区、曹妃甸新区、渤海新区3个新的经济增长极)的空间布局。

  唐山市要发挥省域中心城市优势,优化中心城区职能和用地布局,促进生产力布局向沿海转移,以京唐港区、曹妃甸港区临港产业聚集区为依托,突出发展临港产业、海洋经济、休闲旅游、会展经济等优势产业,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和布局优化,整合中心城区与丰润、丰南、古冶、开平等资源,打造科学发展示范城市、东北亚地区的合作窗口和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国际港口城市。秦皇岛市要发挥海滨避暑胜地优势,整合昌黎、抚宁的沿海资源,构筑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基地、现代化滨海旅游宜居城市。沧州市要发挥沿海临港优势,做大做强中心城区,整合青县、沧县资源,协调黄骅发展,建设环渤海地区的现代港口城市。

  为培育新型增长极,我省将加快推进工业向沿海转移,以临港产业聚集区为切入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曹妃甸国际生态城、黄骅新城、北戴河新区,着力培育沿海新城。曹妃甸国际生态城要按照国际型、生态近型、现代化滨海城市目标,努力成为京津冀重要的生产服务中心、科研及产业转化基地、环渤海国际港城。北戴河新区要发展大旅游为目标,重点发展高端旅游、科技研发、商务会展、文化创意、总部经济等产业,建设中国北方和环渤海地区现代化旅游宜居城市、国家级绿色建筑示范区。黄骅新城要整合渤海新区资源,按照“东西连接、南北聚合”的开发时序,以工业聚集区为依托,建设成为重要的化工、装备制造基地和辐射冀中南及西部地区的综合性港口城市。

  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提出要推进基础设施扩容、升级和改造,建立起适应人口和产业聚集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体系。按照方便、快捷、高效的原则,深入实施城市畅通工程,合理布置主干道和快速路,增加支路网密度,增加停车供给,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和便民交通设施,建设智能交通控制系统。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形成快速、大运量的公共交通系统。按照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原则,完善城市供水、排水、电力、燃气、垃圾处理、公园绿地和信息网络等市政公用设施,保护城市水源地,加强城市节水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加强城市消防、防洪、人防等公共安全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应城市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的需要。

  我省还将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发挥各城市文化中心的辐射作用,大中城市要以构筑标志性的城市现代化文化设施为主导,加快建设高标准博物馆、纪念馆、公共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剧院(剧场)、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按标准配套建设中小学和幼儿园,在石家庄、唐山、保定、邯郸、沧州等有条件的设区城市重点建设综合性高教区。大中城市要建成国内一流水平的医疗服务、预防保健和卫生监督三大体系,调整现有医疗服务模式,建设区域性综合医疗服务体系,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设施。建设功能完备、风格多样、布局合理的群众健身设施,将石家庄市建成全省的文化体育中心,其他设区市打造成为区域性体育活动中心。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逐步建立适合国情的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体系。
  《规划》还提出,要采用差异化策略,针对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改造模式,加快旧城更新步伐。加强土地功能置换、产业提升、空间优化、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加快旧居住区和城中村改造。加强对旧城区更新的规划调控,严格控制建筑和人口密度。结合“退二进三”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中国规划网石家庄12月1日电 记者罗伟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