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铁连接紧凑香港 "城市骨架"如何成功打造
时间:2011-11-04 10:35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徐 蕾
|
|
香港街头
香港迪斯尼地铁口
去过香港的人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马路上很少有私家车在行驶,大多是出租车、公共汽车或是货车。对于惜时如金的香港人来说,四通八达的地铁是他们便捷、高效的选择,也是对绿色生活的一种支持。不仅是普通老百姓,即使我们俗称的“有钱人”或者“大老板”也会把车停在地铁停车场,然后搭上地铁去公司。
香港地铁,已经成为香港市民生活的重要部分。有人打比喻说,香港的地铁是这座城市的“供氧者”,为城市发展输送动力和能源,不仅创造财富商机,同时也引领着香港人生活方式的改变,塑造了一种有香港特色的紧凑型城市形态。
张小姐每天上班由元朗坐上地铁,换线到中环下,大约半个多小时就能到。“地铁节省了我的很大购房成本,生活质量也没有影响,我到市中心很方便,同时元朗那边的商业和文化生活也很好。”
不知不觉之间,像张小姐一样的香港人已经融入了一个新的城市奇迹——新市镇之中。新市镇,顾名思义指的是在原有的市区之外兴建起的新的城市区。从1973年推行新市镇计划以来,香港在30年间先后兴建了9个新市镇:荃湾、沙田、屯门、元朗、粉岭/上水、大埔、将军澳、天水围和东涌。这30年间,香港人口也由当初的420万膨胀到如今700多万。
但700万人口的香港所感到的人口压力,却远远小于当初420万人口的香港。因为,地铁的发达,让300多万香港市民选择了居住在港岛、九龙之外的9个新市镇。有一个统计数据,大概40%的香港人居住在离地铁500米范围之内。如今,每天从市区到新市镇穿梭,已成为300万香港人的生活常态。四通八达的港铁系统,将新市镇与港九中心紧密联结在了一起,生活和工作一样很方便。据说,未来,香港地铁的目标是铁路车站步行距离范围覆盖全港七成的居民。
的确,地铁改变了香港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而新市镇的崛起,同样也带动了香港交通网络的发展。30多年前,连接港岛与九龙的海底隧道刚刚通车,连通九龙和沙田的狮子山隧道只是单孔,而“地铁”还在图纸之上。30多年后,四通八达的铁路和快速公路网络已将新市镇与旧市区紧密相连。
“地铁不只是交通工具,还是整个城市的骨架,是组织社会的纽带,直接关系到社区、商业、公共服务等肌肉如何生长。”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邹经宇说。
香港地铁能够成功,得益于铁路规划非孤立的交通规划,“香港铁路规划是跟城市建设、住房开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社会公平等问题综合起来考虑的。”邹经宇强调说。
香港地铁在建设中的综合考虑,避免了新市镇成为“睡城”。新市镇的地铁不仅在上下班时段有人坐,其他时候也没有空跑。因为,新市镇有商场,有就业机会,有学校、医院等设施,在住房建设方面,也有公屋,有私楼、豪宅等。地铁建设的综合交通规划,也支撑着一个社会重建的责任。
更让人称赞的是,香港地铁还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盈利地铁,体现了香港人的精明。
在香港,地铁站已成为人们感受资讯与时尚的最敏感的橱窗,也是企业和商家发布广告的首选之地。同时,通过把艺术元素融入香港的地铁网络,不但为乘客带来赏心悦目的乘车环境,也给他们的地铁旅程增添了许多趣味,展示了香港东方之珠独特的文化魅力。中国规划网香港11月4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