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冬生书记在中国共产党宜宾市第四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建设经济强市,必须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提出,有着怎样的科学内涵?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百万人口特大城市,路径何在?
关键词 区域性中心城市
报告点击: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要以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任务,坚持“两化”互动、城乡统筹,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要求,加快建设百万人口特大城市。
专家解读:
(市委讲师团副教授 武莉莎)
科学内涵:
城市作为区域的中心,是一定地域内的经济聚集体。城市和区域相互依存,彼此推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对一般城市而言,中心城市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中心城市的作用可以概括为若干 “中心”,如商品流通中心、交通运输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信息交流中心、科教文化中心等等,中心城市通过这样的“中心”对区域发展起带动作用,我国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心城市带动,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加强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组织和调控作用,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是加快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中心环节。
未来五年我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过程中,要坚持“两化”互动,城乡统筹,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要求,加快建设百万人口特大城市。
路径:
第一,健全城镇体系,做大城镇规模。坚持产城一体,重点沿交通走廊、经济轴线布局城镇,使城镇网络主体骨架与主要产业空间分布基本一致,着力搭建结构有序、功能互补、整体优化的现代城镇体系。要坚持城乡统筹、区域协调,科学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结构,高标准推进临港新城、翠屏新区、南溪新区、三江口、南岸西区、酒都文化特色街区等新区建设,集中力量推进南岸、白沙、江北等城市组团率先发展,带动相邻组团成片整体开发,推动中心城区集约化发展。要进一步优化城镇规划,提高城镇规划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第二,完善城镇功能,增强承载能力。要坚持“宜居、宜业、宜商”有机统一,不断健全城镇的生产、消费、就业和服务功能,促进城市功能转型。要把人作为城镇发展的生命力所在,把满足城镇居民的工作、生活、学习、交往等需要摆在优先位置,不断完善以人为中心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城镇的人居性、包容性,建设家园城市。
第三,彰显城市文化,提升形象品位。要以留住城市记忆为基础,以塑造城市特色为主要任务,加强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注重历史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弘扬“诚信、包容、智慧、创新”的城市精神,塑造独特的城市个性,打造城市名片。要注重人文特色与自然风貌相融合,坚持城市开发与生态建设相结合,融江、山、城、林为一体,建设生态型山水园林城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规划网成都10月23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