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瞻性眼光、进入世界消费市场的“李超人”智慧,是时下欲打造世界級公司的内地企业家最需补的门功课。要想知道李嘉诚多么受内地关注,不要去书翻那些“剪刀+浆糊”操作的讲“超人”大智慧的书,而是去商业报刊,看媒体多么热衷于讲述他在这个或那个领域算盘落空的故事。 过去20年间,这个现年76岁的香港超级富豪可能是在内地被提及最多的华人商业领袖了。1990年代初“下海热”的大潮中,他从茶楼零杂工的最底层做到望胶大王、再做到地产巨擘的创业经历,成了最能鼓舞“中国梦”的“self- made billionaire传奇。 他在选择交易时机方面表现出的判断力以及随后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则更为崇拜者所称道,以至于人们开始拿他和“股神”巴菲特来做比较。但在那些信奉公平、多元的自由市场人士看来,李是一个再恰当不过的靶子。在他起家的香港,对李氏商业垄断行为的讨伐和“享有清誉远较追求财富重要”的劝谕的声音近几年来正愈来愈大,概因他的两个企业“长江实业”和“和记黄埔”强大到足以将任何新秀企业扼杀在摇篮中:而他的超强政府公关能力足以使游戏规则轻松偏向他这一边。这甚至是欧盟不愿意承认香港是全球经济自由度最高的地区之一的一个原因。当追捧李嘉诚和讨伐李嘉诚都成为时尚,他半个多世纪来从商生涯中最富勇气的实践一一用前性的眼光,进入世界消费市场所蕴含的“大智慧”,则被人忽略了。这正是时下欲打造世界级企业的内地企业家最需补的一门功课。 1960和70年代在香港这个弹丸之地崛起的那批工商巨贾中,如果不论纸上财富,像李兆基这样的地产巨头或许比李嘉诚更有钱,但李嘉诚却是他们中无可争议的世界级企业家。 转折始自1979年的收购和黄之举。在这场历时两年半被替为香港开埠以来华资收购英资的经典之作完成后,李开始引起西方媒体的广泛注意,《远东经济评论》在1981年把李称为为“香港的超人”,并以卡通人物为封面,自此,“李超人”的绰号也不胫而走。1980年代前期,“和黄”以退为进,开始大规模海外投资,出售英国业务和离菲律宾等一系列举措开始莫定了他亚洲首富的地位。 1987年,李嘉诚投资英国Cable& ireless Pic和加拿大赫斯基能源,并从此开始镇定两项核心业务:电信和港口.10年后,和黄的海外业务(不计内地)已分别占其营业额和利润的19,6%和38.9%.至于盈利能力,和黄在28个国家集中开展的各类核心业务,到2000年已占到集团純利的709。人们开始把“李超人”视作具备各种内外功,老谋深算,内敛而沉稳的世界一流投资家,其善于挖掘合算交易的能力屡屡验证。最能证明这一点的莫过于1999年11月转手Orange公司了: Orange原是一家英国移动通信运营商,但经营不善,只得卖给李嘉诚。经过六年时间的精心培育,李正好赶在电信股高潮时将Orange抛售,这一笔,他赚了146亿美元。虽然他有过投资加大石油公司的失败记录,而且他在内地超过600亿港币投资中亏本的项日也约占到了20%,但是几平没有人认为他会最终失败。 与其说这是对“超人”神话的一种迷信,不如说这是赌博性较强的“前瞻性投资”对较稳健的“价值投资”的一个胜利。与价值投资者的王者巴菲特偏爱传统产业且投资组合地域性很强的特点相反,李嘉诚的投资组合则主要是些具有前瞻性的公司,诸如集装箱码头设施公司以及互联网、媒体、电信、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公司,这些科技投资组合有望取代其房地产投资,在李嘉诚的竞争对手中,没有一位具有这样的远见。尽管网络和电信运营商眼下仍人气低落,但观察人士相信,李的投资组合将进入世界消费市场。 当电信泡沫在2000年底破灭时,和黄在欧洲等国开展3G业务所需近170亿美元以及随后几年可能亏损产生的资金黑洞,使人们对李超人卖0 range劲146亿的艳羡之情迅速转凉。更何况,他在香港的传统房地产业务连续几年内均呈跌势压力面前。李嘉诚这次表现则像是一个笃定的价值投资者。在竞争对手纷纷退却或推迟时,和黄成为第一家在欧洲开展3G业务的公司,尽管该业务的推出因技术故障而大大推迟。 自那以后,在其已拥有3G牌照的国家和地区中,和黄已在澳大利亚、奥地利、丹麦、香港和瑞典等地推出3G业务.截至今年5月,和黄称在全世界已拥有173万名3G用户一发展速度并不尽如人意。业界对李超人的耐心仍将信将疑,在英国甚至有了和黄要撤出3G市场的传言:将这视为无稽之谈的和黄董事总经理確建宁最近则表示,现实恰恰相反,和黄的3G风险期已经过去.李嘉诚则说:“和黄3G就像当年的Orange,各位,把热水烧开也需要时间。”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