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特别专题 > 经济建设 >

区域规划搭建中国经济“骨架”

时间:2012-10-31 20:15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作者:李会

  在我国“十一五”经济发展规划中,首次将区域规划放在了突出位置,并提出了四大战略区域,此后多个城市群规划、新区规划等又在更细节的层次上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 最终搭建起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骨架”,推动了中国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区域规划密集出台,是否合理?战略区域、城市群、新区,这些规划是如何互补的?贯穿中国区域规划的思路是什么?日前,就这些问题,北京大学政府管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阎雨和仁达方略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王吉鹏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中国产经新闻》:近期,广州南沙新区、兰州新区等一批规划获批。对于区域发展规划的密集出台,出现了批评的声音,您如何评价?
  阎雨:东部经济面临着土地、资源瓶颈,遇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需要转型升级,而这一过程极相当艰难。这一转型过程要避免经济失速,就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广州南沙拥有得天独厚的各种条件和基础,成为国家新区后,南沙被定位成连接大珠三角和东盟国家地区的桥梁 。在内外原因共同作用下,国务院在政策层面上予以广州南沙倾斜就显得很正常了。
  兰州新区成为西部区域的重要增长极,从国家战略而言也十分重要。两新区获批对于我国开发新兴市场、拉动内需将发挥更大作用。
  仁达方略王吉鹏:任何一个政策都有不同的声音,争论本来是正常的,而且是有好处的。
  这两个新区的批复是在整个国家大的战略下的一项决策。这个战略是什么?未来我们在全球竞争中,会有很多新的战略意图,特别是兰州新区是未来战略布局的一部分。我本人对设立这两个新区是持正面评价的,他对我们未来整个国家的战略空间、国家安全以及现在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是有具体意义的。
  《中国产经新闻》:我国区域发展规划包括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城市圈以及新区等诸多类型,它们定位有什么不同?分别对推动经济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阎雨:总体规划、城市群规划、新区规划之间存在一个层次递进、上下位逐渐细化的关系。国家将我国经济总体布局为四大战略区域,东、中、西、东北地区良性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这是国家宏观发展的战略视野。
  区域中心城市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先行地区,作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扩散效应逐渐大于极化效应是区域中心城市对其经济腹地发展作用的普遍规律。
  城市圈有利于疏散人口和产业转移,处理好大城市与周边地区的关系,加强区域合作和一体化发展进程,形成合理的分工关系。
  实验区、新区则无疑是城市圈跨越式发展的动力引擎,核心增长极。国家级新区不仅在区域发展中起着龙头的作用,在国家整体布局中也有重要定位和功能。国家新区更能直接受益于中央的政策支持,对区域发展是极大的利好。
  仁达方略王吉鹏:这三个不是一个层次,区域开发是战略层面的,城市圈属于产业层,到了新区就到定位层面了。另外,他们的辐射力也不一样,有的对全国是强有力带动,有的带动力是比较弱的。
  《中国产经新闻》:近年来我国发布了各类区域规划,贯穿始终的思路是什么?
  阎雨:按照管理学木桶理论,木桶盛水量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短板往往决定着整个组织的水平。在经历了非均衡发展所导致的资源浪费,引发的资源与环境等矛盾后,中国改革进程正从不平衡发展转向协调和全面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成为重要内容。
  在我国四大板块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布局中,尽管西部地区这十年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从全国看仍是短板。从东西部发展差距看,加快西部发展不仅是西部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全国发展的需要。
  同时,东部地区在发展中则遇到了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在外围环境整体不利的情况下,转型升级已是必然,解决这些制约因素的重要途径就是面向海洋、面向国际、面向中部和西部地区。
  而在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中,第一条就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中部地区凭借毗邻沿海、承东接西的地理优势,已经也必将成为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的首选地和现代流通体系的中枢。
  各区域、城市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发展条件而制定本地区的规划,一种区域整合错位发展的潮流已经蓬勃而出,但同时也存在较大的竞争。
  竞争能推动中西部地区向沿海靠拢。而规划的主要作用就在于客观分析自身实力,包括产业的结构与水平、区位条件、资源禀赋、腹地范围大小与整体发展水平等,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国家在制定相关规划过程中以及区域之间的合作实践过程中,也将逐渐摸索出一套能够协调发展、错位发展的竞合关系,解决同质化竞争问题。
  《中国产经新闻》:您认为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在哪里?为什么?
  阎雨:预计未来十年,全国经济发展更加呈现出产业转移趋势下明显的区域之间相互作用。
  对于各区域而言,软实力将是最坚实的支撑,增加劳动力、人力资本、知识的积累和投入,将有利于缩小区域经济差异。但早期的经济热点地区由于GDP基数较大,即使有小幅度的增长率,其增长的绝对数量也不少,因此,全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依然难以出现实质性的变化。
  仁达方略王吉鹏:如果不考虑国家战略安全的话,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还是沿海,强者恒强。如果考虑国家战略安全的话,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短期看是川渝;长期看是丝绸之路(也就是西北地区,西安、兰州、新疆这条线)。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